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1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2181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1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1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1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1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教学反思: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认识钟表这一内容是学生建立初步时间观念的体验。本节课是一组下雨了,老师分别给四位同学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时间的画面,借助四个小朋友和老师的对话,引出“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也就是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在仔细分析教材和学生交流后,制定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表,钟面上有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能正确地认读“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一)本节课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1.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我感觉课本的情境图不太好用,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所以上课时我没有用。我是用一个钟表的谜语导入新课,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你认识钟表吗?你能给我介绍一下钟表长什么样吗?”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经验都说的很好。这样就轻松的解决了第一个知识目标。2.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动手实践。本节课安排了一个“我说你拨”的游戏环节。我说时间让孩子们在钟面上拨出时间,孩子们非常喜欢,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的更清楚。让学生拨一拨自己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晚上睡觉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二)本节课也有以下不足:1.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本节课比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而忽略了数学语言的发展,学生不能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描述时间。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让他们拨一个时间的时候都能拨对,但用语言描述的时候,大部分孩子没有说清楚,这也是下节课要改进的地方。2.难点突破不够。大约几时是这节课的难点内容,从当堂达标检测来看还有部分孩子对于大约几时不理解。3.学生会用自己的小闹钟拨时间,但给他们一个空白的钟面让他画时间的时候,有很多孩子就画不出来了,看来孩子没能学以致用。这也是下一步训练的重点。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教学片段与反思 西师大版教学片段与反思:为了上好“认识钟表”这堂课,在正式上课前,我连续试上了3次,期间经历了新旧教学观念激烈的碰撞,教学设计一波三折地改动,特别是为如何处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判断大约几时,更是绞尽脑汁,一改再改。现将这一教学片段3次试上的教学过程及反思整理如下:教学片段一(在已认识整时刻7时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师:这个钟布的时针指着几?生“时针指着7。师:(更正)时针是大约指着7。分针呢?生:分针在11和12中间。师:那么是什么时间呢?生:7时不到一点儿。师:这个钟面上的时针指着几?生:时针指着7。师:(再更正)时针也是大约指着7,分针呢?生:分针在12和1中间。师:那么是什么时间呢?生:7时刚过一点儿。师: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儿或7时刚过一点我,都可以看成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上完课,仔细琢磨,感觉很不好,纯粹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牵一牵,学生动一动,按部就班的程序教学法,整个课堂显得十分封闭,死板,可以说这与新课程标准不沾一点边儿。反复推敲诞生了教学片段二(还在认识整时刻7时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师:现在钟面上的时间还是7时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分针还没有走到12。师:那么是什么时间呢?生:7时不到一点儿。师:现在钟面上的时间还是7时不到一点儿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分针已经走过了12。师:那么是什么时间呢?生:7时刚过一点儿。师: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7时刚过一点都可以看成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当时,在教学片段二的基础上修改教学思路后还颇为自得,认为接连提问了两个“为什么”,应该算给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时空了吧!可上完课,细细一琢磨,哎,我这不是还牵着学生鼻子走路嘛!灵感终于光顾,于是又有了:教学片段三: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不是整时的时间又应该怎样看呢?师:观察一下,这3个钟面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好朋友。(学生颇有兴趣地在优美的音乐中声浪地观察,而后走下来自由地交流)师: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这时,非常多的小朋友都踊跃地举起小手,欲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现的快乐)生1:(很自豪,很响亮地)3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7,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钟面上分针在11和12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在12和1中间。生2:不对,第一个钟成的时针正好指着7,后面的钟面的时针应该是差不多指着7,不是正好指着7。师:为什么呢?生2: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还差12一点儿,时针肯定也差7一点儿,第三个钟面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刚过7一点。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7,你可真不简单!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祝贺)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生:第一个钟面是7时,第二个钟面是7时不到一点,第三上钟面是7时刚过一点。师: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评析:这一次,针对上两例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3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作蜻蜓点水似的引导小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境中自己体验,领悟到判断几时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它们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在教学片段三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学反思3种教例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念,展示了迥然不同的课程环境,其差别如下所示:教例师生位置学生发展的关注范围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学习反应教学片段一、二教师中心单方面发展独立学习接受学习被动反应教学片段三师生平等多方面发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有计划的行为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思路的走向,使我又一次深刻体验到,我们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决定新课改实验成败的前提,参与实践的质量是决定新课改实验成败的关键。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紧跟课改坚强有力的步伐,及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坚决抛弃“穿新鞋走老路”的保守作风,从观念到行动都努力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改所倡导的课堂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改才有可能逐步迈向灿烂锦绣的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