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1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828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1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等六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4.能用“一边一边”说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1.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生字“称、象”2.读课题后质疑,师梳疑:谁称象?这是头怎样的象? 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说说。2.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两个自然段尝试自学)(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得正确、流利。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艘、沉、止”帮助学生把每一段都读正确指导学生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段4.组内交流读懂的问题。5.你还想知道什么?三、再读感悟。1.学习1-3段,感悟官员称象办法的不可行。(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2)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3)语句训练:一边一边(4)官员们想出了几种方法?这些方法行吗?(讨论)随机理解“直摇头”(5)朗读指导。2、学习4、5段,感受曹冲的聪慧。(1)学生自读4、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合作研究曹冲称象的方法。边讨论边做实验。(3)交流研究结果。(教师演示或推选学生上台演示)(4)结果如何?理解“果然”四、课本剧表演。五、指导书写。六、拓展练习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板书设计:称 象直摇头微笑点头官员们曹冲砍树造秤赶象上船宰象画线装石称石头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称象 2教案 浙教版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称、曹、议、论、秤、砍、块、沉、线、止、然、量”12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平时多观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解决办法:教师启发学生把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与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进行对比。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解决办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巧办法,实验过程就是突破难点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2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2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3)读第2、3句,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指导朗读。3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2)读第1句,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很大。(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疑问语气。(5)朗读第2段。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二、回顾第1、2自然段。三、学习第3段。1朗读第3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办法。引导学生抓住这段的主要内容。2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一称?官员们是怎样说的?这个办法行吗?(先引导学生把第一种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3读第4句,说说第二种办法是什么?为什么也不成。(联系曹操得到象时高兴的心情,认识把象割成几块称的办法更不成。)4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四、学习第4段。1朗读第4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1)从“才七岁”体会出曹冲的年龄怎样。(年龄太小了)(2)这么小的年龄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谁能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呢?(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放进“船”里,“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第二步:把“象”拿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小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是一样的。2朗读第5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1)“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2)“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讨论:(分成小组或同桌)(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得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做秤。)(2)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宰象、称象块的办法又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4你向曹冲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关系。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1读生字卡片,分析字形组词语。(1)比较“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2)“曹”和“线”的笔画笔顺。曹:上半部分的笔顺为,下半部分是“日”字,共11画。线:左边是绞纟旁,右边的笔顺为:共8画。(3)“块、议论、砍、沉止”等字利用熟字识记。2完成课后第2题,会用“直”“才”“到底”造句。3完成课后第3题,读这段话,再抄写。4把这篇课文内容讲给别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