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82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word教案(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2针对某一实例学会评价旅游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其他条件。(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通过看图片,了解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那么把它开发成旅游资源,我们如何进行开发,是否具备开发条件。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就可以解决!导入新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重点) 2.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重难点)资源价值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2科学价值: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3历史文化价值: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4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提示】不完全相同。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2评价: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3基本指标(1)客源地: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2为什么客源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提示】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人们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等多种基本需要之后才产生的。所以,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尚不能满足的区域,是不可能成为客源地的。基础设施1.种类: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2影响: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价值【问题导思】1从哪些方面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提示】从两方面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一是旅游资源的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2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但在一定范围内是孤立的景观。为什么这样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不大?【提示】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孤立的景观,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并且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3旅游资源的价值高,就一定开发价值高吗?【提示】不一定。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只受旅游资源本身质量的影响,还受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的影响。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以下方面分析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对旅游资源价值的影响项目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含义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多种旅游资源协调布局和组合,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指某旅游景点与临近景点的搭配情况影响只有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才能获得较高的开发价值。单个孤立的旅游景点,即使有特色,开发价值也并不一定高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与临近景点雷同,甚至在质量上还要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就会大大下降,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实例北京故宫周围有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天坛等著名景观,数量多、类型多样,其开发价值高北京郊区重点发展以自然风光、寺院、游乐园、乡村度假等内容为主的特色旅游,与市区相互搭配协调,使二者的旅游价值都得到充分发挥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具有美学、科学价值;(2)人文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3)所有旅游资源都会产生经济价值;(4)一类旅游资源往往具有多种价值,而常常有一种价值最具特色。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即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是()A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C钱塘江大潮D鄱阳湖的候鸟(2)下列景观既有科学价值,又突出了历史文化价值的是()A埃及金字塔B云南路南石林C四川九寨沟 D东非大裂谷【思路点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对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具有重要价值,如古建筑群、书画题记、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所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一般为人文景观。【解析】第(1)题,人文景观中的文物古迹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四川九寨沟、东非大裂谷都只具有地学研究价值,不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答案】(1)B(2)A客源市场对旅游的影响【问题导思】据教材图2.12“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分析:1西双版纳的主要景观有哪些?该旅游区以前人烟稀少,近来游客大增,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热带原始森林,少数民族风情。交通条件的改善(飞机通航)。2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位置及交通条件如何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提示】读教材图2.14“庐山旅游略图”,据图分析:3庐山上的宾馆、饭店反映了什么因素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提示】基础设施。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1客源地(1)游客的来源地称为客源地。(2)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我国城市居民旅游的客源市场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客源地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对客源市场评价如图:(1)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绝对距离,应理解为时效通达性。例如,有的旅游资源离客源市场很近,但因交通不便,反而去旅游的人很少。(2)旅游消费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从旅游地来说,它与经济发达地区越远,客源市场越小,开发的价值越低;从旅游者来讲,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距离就会越长,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客源市场。(xx泰安高二检测)分析下表(某年来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统计)有关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来源人数比例平均逗留天数上海45万45%2天江、浙两省25万25%3天华东其他省份20万20%3天其余省市10万10%4天总计100万100%2.65天(1)到苏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是有限的。(2)来自沪、江、浙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_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客源地。(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到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_途和_期为主。(4)可见,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条件,尤其是旅游地与_的距离。【思路点拨】由图表可看出,来苏州旅游的外地游客在此逗留时间不超过4天,而来源多来自苏州周围的经济发达的省份,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客源市场。【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中的客源市场因素。旅游活动是消费较高同时费时较多的消费活动,因此其客源地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与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小,可见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答案】(1)吸引半径(2)经济发达地区(3)短短(4)客源市场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图表展示教材P23图2.13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随出行距离变化曲线解图精要读图可知,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的是出行的距离,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我国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客源地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这就说明了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图表应用1图中表明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两者的相关性如何?【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影响客源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与旅游地的距离,并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答案】市场距离。客源市场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从图中可以得出,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考察什么?【解析】从图中可知,影响客源的因素是市场距离,要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要注意,该旅游资源影响范围内的旅游消费市场。【答案】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考察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教材P25活动【点拨】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进行评价,图表中已给出应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武夷山景区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巧妙结合的典例,具有的资源价值较高,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客源市场主要来自距武夷山较近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答案】(1)资源价值美学价值武夷山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其中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秀水、奇峰、幽谷等诸多美景享有盛誉。科学价值武夷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又是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历史文化价值武夷山文化遗存丰富,包括公元前1世纪的汉城遗址和宋代思想家朱熹学术活动的书院遗址等。此外,山上还有许多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游客数量多,旅游业发达,有巨大的经济效益。(2)地理位置与交通武夷山景区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邻近江西省;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已成为福建省内陆对外旅游交通的中心。(3)客源市场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而且与武夷山的距离较近。我国的北方、华中地区距离武夷山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亚洲,而欧美和大洋洲因距离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4)基础设施武夷山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的接待能力。1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客源地游客人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游客量的季节变化ABC D【解析】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答案】D旅游资源开发受多种外部条件的制约。据此完成下题。2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每年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A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不高B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差C旅游资源的等级和特色较差D旅游容量有限【解析】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差是到壶口瀑布游人少的原因。【答案】B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苏省旅游景观丰富多彩,江苏省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也不可估量。据估计,海外游客就达223.2万人次/年。材料二江苏铜山汉王镇与苏州周庄被授予“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镇”称号,获此殊荣的镇级单位全国仅此两家。周庄更是因为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而中外闻名,这里保存着众多的明清建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江南古镇周庄景观图(1)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2)江南古镇周庄具有什么旅游价值?(3)来周庄的游客除了江苏当地人外,外省的游客主要来自何地?为什么?(4)周庄要发展旅游业应做好哪些工作?【解析】第(1)题,从江苏省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及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第(2)题,周庄的水域风光、古老建筑体现出美学价值;周庄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游客很多,创造了经济价值。第(3)题,游客多数来自周围经济发达地区。第(4)题,为了搞好旅游业,就要建设好配套设施,同时还要保护好环境。【答案】(1)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2)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3)上海,上海离周庄近且经济发展水平高。(4)首先要建设好配套设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其次要注意对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资源价值中最突出的是_。(2)请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解析】西安是我国的历史古都,特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旅游资源价值中最突出的是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应包括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及其基础设施等方面,应结合图示信息进行评价。【答案】(1)历史文化价值(2)旅游资源质量好,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交通通达性好;市场距离近;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大。一、选择题1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解析】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张家界、九寨沟均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答案】A2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A旅游环境的承载最大B丰富的人文景观C便利的交通条件D奇丽的自然风光【解析】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都属于自然景观,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美学价值,所以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具有奇丽的自然风光。【答案】D3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图”,说明影响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A游览价值的大小B交通的通达性C感知机会的多少D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解析】通过读图可以看出,随着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距离的增加,游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机会减少,这说明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影响游人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答案】D4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常年游人不足,其原因是()A集群状况不佳 B经济距离远C地区接待能力低 D交通不便【解析】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源。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距离主要的旅游客源地比较远。经济距离是指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答案】B5客源市场评价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游客量的季节变化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A B C D【解析】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客源市场评价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答案】A6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A B C D【解析】庐山顶上有平地,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能力大。庐山临长江,水路客流多。黄山、庐山均无喀斯特地貌。【答案】C7“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A美学价值 B交通运输条件C吸引半径 D科学价值【解析】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越远,游客出游所需的时间越长,费用越高,游客对旅游地的需求越低,可见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答案】C8xx年春节黄金周到福州永泰青云山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A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有限B旅游地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C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不高D地区接待能力不足【解析】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越近,旅游地的吸引力最佳。【答案】B9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解析】由2001年重点旅游城市实力比较分析可得出结论。【答案】D10据统计,近几年到庐山旅游的北京游客比例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A庐山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大为改善B庐山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C京九铁路提高了庐山的游览价值D京九铁路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解析】联系京九铁路的建成通车,便会联想到从北京到庐山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北京游客到庐山出游的时间,因而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增多。【答案】D二、综合题11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图回答问题。(1)用实例评价A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2)进一步合理开发B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3)某旅游团从天津出发参观图中景观,最后抵达C省。请写出北、东方向连接C省省会的两条铁路线名称。【解析】第(1)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性、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等。本题应该从以上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第(2)题,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B省是我国内陆地区的陕西省,其交通畅通能力亟待提高;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适当提高地区接待能力,将会给该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会影响旅游者正常旅游目的的实现,进而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注意保护旅游资源,促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3)题,北部从成都经重庆到贵阳的铁路线,简称川黔线;东部从湖南的株洲经怀化到贵阳的铁路线,简称湘黔线。【答案】(1)例如: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的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质量高;京津冀汇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西柏坡、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各具特色的革命纪念地,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2)发展交通;适当提高地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3)川黔线;湘黔线。12(xx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解析】(1)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主要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与旅游市场的距离两方面分析。崇明岛是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驿站,鸟类资源丰富,这是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崇明岛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客源充足。此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构成崇明岛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景点多。(2)生态旅游以不破坏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如果游客过多或是进入核心区和缓冲区就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危及鸟类生存,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2)保护鸟类栖息地;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严禁游客进入核心区、缓冲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