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只梅花鹿 2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6786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只梅花鹿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只梅花鹿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只梅花鹿 2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只梅花鹿 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价值。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齐读课题。2.复习生词。(出示生词) 赞叹 斑点 匀称 秃瓢儿 演员 抱怨 挣脱 赞不绝口 广泛 凶猛 甩掉 没精打采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细读课文,品析重点,感悟明理 课件展示:一只漂亮的梅花鹿在池塘边喝水。(配上欢快的音乐)1.同学们,你喜欢这梅花鹿吗?你觉得它怎么样?梅花鹿也觉得自己很美,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第七段)提出“称”和“模”这两个多音字。2.梅花鹿的皮和身段的确值得夸耀,那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梅花鹿也认为自己的角最美,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3.齐读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反义词。(相机板书:角美丽 腿难看)4.一开始,梅花鹿觉得自己的角美丽,从哪里可以看出? 学生反馈,师在屏幕上出示配有插图的句子,齐读。“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了。”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图片展示:鹿角 珊瑚)感受鹿角的精美; (图片展示:鹿角 牛角)感受鹿角的别致。 生相机理解“精美别致”。 在生活中,你见过精美别致的东西吗? 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讶、陶醉)从文中哪些词能体会到?(美滋滋 赞不绝口) 理解“赞不绝口”,并练习说话。 梅花鹿除了赞美自己的角外,还鄙视了猴子的脑袋,说人家是“顶一个秃瓢儿”,说明了梅花鹿的骄傲与得意。 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还可以配上表情和动作读。 5.梅花鹿觉得自己很难看的腿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内容。“哎,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学生反馈,师在屏幕上出示配有插图的句子,齐读。 谁能读好这一句,带着怎样的表情?(抱怨) 相机理解“抱怨”。练习用“抱怨”说话。 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 梅花鹿不光是语言上的抱怨,还有神态的抱怨。找一找表示神态的词语。(撅嘴 皱眉) 带这抱怨的神态和语气来读读第10自然段。 6.过渡:但万万没想到(生齐读)“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播放狮子追鹿的视频。 交流: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词语、句子,朗读来反馈。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紧张、惊险)文中哪些词也能体会出这一气氛来?7.下面让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情感都融入我们的朗读中,用朗读这一独具魅力的方式再现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好吗?全体起立,配乐读12自然段。(命运交响曲)8.同学们的朗读太精彩了,梅花鹿那四条有力的长腿仿佛就在我的眼前蹦来跳去,拼命地奔向远方,难怪梅花鹿要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相机板书:差点送命 狮口逃生9.讨论:难看的腿有什么优点?美丽的角又有什么缺点?10.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要对梅花鹿说吗?我想对梅花鹿说: 三、揭示寓意 从这个故事,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他的长处而看不见他的短处,也不要因为他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完善板书:不能只看外表美 要注重实用价值四、积累拓展1.介绍好书伊索寓言。2.引导积累精美词语和句子。 赞不绝口 没精打采 精美别致 油亮油亮 不由自主 灰心丧气 美中不足 雪白雪白 板书设计: 角美丽差点送命 不能只看外表美一只梅花鹿 腿难看狮口逃生 要注重实用价值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定要争气 2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情感目标: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并理解本课词的主要意思。教学过程:一、抓“争气”,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教师板书一定要争气,学生围绕题目质疑:(谁一定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为谁争气?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板书: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二、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答案。三、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指名读文,纠正读音。“鄞县”的“鄞”应读“yn”,不要读成“jn”。“成绩”的“绩”应读“j”,不要读成“j”。“平均”的“均”应读作“jn”,不要读成“yn”。可采用让学生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2.识记字形,区别形近字。“基”上下结构,上边是“其”,中间不要多一横,“其”的最后一笔是“捺”。“考”下面不能多写一横。“试”左右结构,右边千万不要多加一撇。“厕”是半包围结构,“厂”要包住“则”,不要错写成左右结构的字。“努”上下结构,第一笔是“撇折点”,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捺”。“需”上下结构,“雨”字的第三笔是“横折”。“末”字与“未”要区分开。“未”字上横稍短,“末”字上横长。区分“震”与“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也都有“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兴、振奋、振作”用“振”。“震惊”“震荡”“地震”同“震”。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形近字、同音字组词的方法,进行巩固练习。末( ) 试( ) 震( )未( ) 式( ) 振( )厕( ) 努( ) 技( )测( ) 怒( ) 枝( )3.理解词义。发愤:下决心,努力。本文指童第周下决心努力学习。资助:用钱帮助。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尝试:做一做,试一试。钻研:深入地进行研究。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校长让他跟班试读。偏僻:离城市比较远,交通不便。震动:本文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欧洲生物学界感到惊讶。鄞县:浙江省一个县名。属宁波市。四、练习读书,巩固生字,了解大意。五、作业。生字、字词、读熟课文、查阅有关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两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能力目标: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一定要争气”这个句子的涵义。教学过程:一、抓“争气”,理清文章思路。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学生读文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经过讨论,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板书:基础差 成绩不好二、抓“争气”,理解重点词句。1.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1)通过查字典理解“再三请求”。(“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2)根据本句的意思,判断、选择词义。投影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才”字有三种解释:刚刚;仅仅,只有;勉强。A.第周17岁才进中学。()B.均成绩才45分。()C.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通过这样的练习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词义,即据句选义。同时,也要通过反复练习朗读,来进一步体会童第周渴望学习的坚强信念。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刻苦钻研。(3)联系下文,理解“发愤”的意思。“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那么,童第周是怎么发愤学习的呢?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画出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句子。(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这两方面内容就已清楚、具体地解释、说明了“发愤”的意思。在理解了重点词句后,再理解“一定要争气”就不难体会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板书:再三请求 发愤学习2.读45自然段,理解重点句。(1)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两个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联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二是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成功 同学不敢尝试(2)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文中只用一句话讲述童第周成功的经过。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钻研;二是不怕失败;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三、抓“争气”,深化中心。讨论:童第周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深入理解童第周为祖国争气的崇高思想境界。首先让学生自读4、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带有“争气”一词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况下为谁争气?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认识到全文两次提到的“争气”含义是相同的。即: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但是第二次争气要比第一次争气更深一步。第一次是为自己争气,不甘落在同学的后边。第二次是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争气,不让外国人讥笑我们,不甘心落在外国人的后边。四、抓“争气”,练习朗读。这课的朗读,应该重点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学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刻苦学习的精神后,应集中体会他是怎样学习的,把对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如,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说的话,“一定要争气”,他是说给谁听的呢?是说给自己听的,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话,应指导读书。另外,“我并不比别人笨”这个“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决心,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的坚定信心,让学生把这个坚定的语气读出来。五、作业。1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词句,再抄下来。2预习27课。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