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集训(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6037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集训(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集训(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习题集训(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2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氯酸钾3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4在2H2+O22H2O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各元素的化合价 C物质的总质量 D各原子的数目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不能确定6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组成中一定含有( ) A碳元素和氢元素 B碳元素和氧元素 C碳、氢、氧三种元素 D氢元素和氧元素7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反应条件是点燃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9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等于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无法确定10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 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11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二、填空题12我国计划使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将“嫦娥I号”送上月球,任务之一是开采月球上丰富的氦一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这一清洁能源。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13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X ,则X的化学式是 。1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g;(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三、综合题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1.72.27.90.9反应后质量/g待测6.60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2.【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月球制氧机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气,说明月球土壤中含有氧元素。3【答案】B4【答案】B 5【答案】A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丝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A正确。6【答案】A7【答案】B 【解析】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8【答案】C9【答案】C 【解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条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1g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1g。10【答案】A 【解析】根据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前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而反应后为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原子总数均不会发生改变,故B、C错误;根据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前有6个分子,而反应后有5个分子,故D错误。11【答案】C 【解析】观察微观模型图,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B错误;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C正确;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D错误。12.【答案】H2O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对比:反应前 反应后(X除外)N2个 N2H8个 H0Cl2个 Cl2O8个 O4分析可知4X中共含有8个H原子,4个O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13.【答案】H2O 14.【答案】(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73.2(2)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酚酞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托盘天平保持平衡,说明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50g+20g+3.2g=73.2g;(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会观察到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实验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15.【答案】3.4g 分解反应 【解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即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9g;B和D是生成物,生成B和D的质量分别为4.4g和1.8g;由4.4g+1.8g=6.2g7.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A是生成物,生成A的质量=7.9g-6.2g=1.7g,所以反应后A的质量=1.7g+1.7g=3.4g;反应物只有C,而生成物是A、B和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