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540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5 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西部情况介绍、发展状况、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阅读并背诵古诗词。3搜集与诗词有关的趣味语文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1)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2)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4 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生联系,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品尝收获的感受】二、日积月累1设计情景 激情引入。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学们猜猜作者。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很多同学都知道他,可以让同学们把知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在教师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第二课时趣味语文1谈话导入。师:老师在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一个“,”可以通用全篇,或通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出示这则故事。【利用故事,引入本课教学】2学生读文中故事。3交流读后感受。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交流。在什么场合下书法家忘写了“间”字?疏忽了这个“间”字,会有什么后果?又是怎样解的围呢?【通过学习这个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标点符号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也可随机点点诗词的不同之处】4资料补充。教师提供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进一步说明了标点符号的作用。)5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6小结。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三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交流搜集、积累的相声、剧本、快板等语言材料,不断丰富语言积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学准备】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激情导入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3)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一、导入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3指名读,正音。二、感悟对联特点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讨论。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6.课外拓展:(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 “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三、背诵积累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四、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2相声表演。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