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山行 1教案 北京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108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山行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山行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山行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山行 1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准备:1. 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 2. 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材简析: 秋是一首歌,秋是一幅画。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秋天,赞叹秋景,描绘秋色。唐代诗人杜牧漫步山间,写下了入目之秋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山林秋色图。品读诗歌,我们的眼前出现了山路、人家、白云、枫叶构成的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紧扣诗题,先写山行途中远望所见、仰望所见: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画”出了山行途中所见的远景图,意境高远,幽深寂静的景色之中露出一派勃勃生机。接着写了山行途中停车的原因:夕阳晚照下的枫林让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车来,那霜染的枫叶红艳艳的,简直胜过二月的春花,集中笔力写出了这幅图画的静景。诗人以细致的观察、绚丽的色彩、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了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秋色,突出了秋色中的春意,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整体感知。 1. (出示挂图)图上都有些什么景物?你能看出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 板书课题,读题。 3. 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杜牧在山中行走,途中所看到的景色。 4. 范读全诗,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二、自读自悟,了解大意。 1. 自己试读课文,读通诗句。 2. 抽读,检查。 3.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边读边想: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4. 同桌互相读读,讲讲。 5. 讨论不明白的地方,疏通大致意思。 6. 再读全文,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熟读成诵,想象意境。1. 让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指导读好节奏。 3. 教师配乐,学生随音乐朗诵诗歌。 4.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5. 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朗诵。 6. 练习背诵。 四、探究学习,扩展知识。 1. 如果你来到这个地方,你想做些什么? 2. 你了解作者杜牧吗?你还知道他哪些诗?请推荐给同学们背一背。 参考资料: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集传世。他的清明、江南春都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诵读的诗。 清明主要写了清明节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而且还要急着赶路,加之又遇上细雨连绵,到处迷迷蒙蒙,诗人的心情是多么的伤感悲愁。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江南春主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并借景凭吊了历史,发出了无限感慨。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古诗四首-枫桥夜泊 1教案 北京版教学要求: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情感目标: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揭题:枫桥夜泊。3.简介作者: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指名认读。(2)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4)小结: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不过,仅仅靠查阅工具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理解课题。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4.朗读训练。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6.朗读训练。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8.朗读训练。9.齐读全诗。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贴出“愁”)2.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3.教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4.请学生交流:张继,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孤身在外,你想到了什么?5.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五、指导写字。1、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2、指导“愁”、“霜”的结构。3、钢笔描红。六、作业。1.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听到的有()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背诵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