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0841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百家争鸣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1百家争鸣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 探究区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经济 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 他们相互争辩 相互学习 形成 的局面 2 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叙述 答案 思想家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 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 2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阶层崛起 3 阶级关系上 士 在社会 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 教育学术领域 学术下移 出现私人讲学 重点精讲 学习点拨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发展的反映 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需要联系必修一 必修二所学知识 从经济 政治对文化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深化探究 答案 探究点1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材料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深刻地指出 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群花怒放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 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思想学术 无论是南派 北派 都富有独创精神 思考郭沫若为什么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答案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答案 历史叙述 鬼神 有教无类 春秋 答案 仁政 君轻民贵 制天命而用之 礼 重点精讲 如何理解孔子 仁 的思想 1 仁 的主要内容是 仁者爱人 其实现途径是 忠恕 之道 即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 政治上 仁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即 以德治国 3 社会和个人上 仁 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 归纳比较 关键点拨 仁 与 礼 的关系 孔子思想中的 仁 和 礼 关系密切 仁是良好的道德 礼是社会的规范 仁是内在自觉 礼是外在约束 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 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 只有礼制的规范 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2孔子 仁 的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材料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思考据材料分析孔子所说的 仁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孔子强调 仁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主要内容 谦慎 宽容 守信 勤敏 慈惠 主要目的 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促进人类自身发展 答案 探究点3孔子 仁 的思想的影响材料樊迟问知 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问仁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论语 思考材料中 孔子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 孔子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问题 对鬼神的态度 如何做人的问题 积极意义 孔子不迷信鬼神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孔子关于 仁 的回答 有利于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 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答案 探究点4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材料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 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 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 斯得民矣 孟子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 思考以上两则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学的哪一重要思想 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说明 答案重要思想 民本思想 观点 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孟子的 君轻民贵 思想和荀子的 君舟民水 主张 三 道家 法家 墨家学派代表及思想主张 答案 历史叙述 君主集权 兼相爱 交相利 深化点拨 儒 法 道三者有互补性 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 战国时荀子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 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后来儒学的发展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以法家思想为辅助 兼采道家合理思想 形成了 外儒内法 剂之以道 的统治模式 答案 深化探究 探究点5老子的治国思想材料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德经 思考根据材料 分析老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理念 答案老子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答案 探究点6法家的思想主张及影响思考处于大变革中的春秋战国时期 你认为什么学派的学说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 为什么 答案 1 法家思想 2 原因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返回 课堂小结 反馈 训练区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1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 百家争鸣 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解析 和谐 兼爱 非攻 政在得民 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 说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A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 下图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 观察图片 你认为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来自于 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解析 和 仁 等思想显然来自于儒家 B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A 道家 墨家B 儒家 道家C 儒家 法家D 墨家 道家解析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老子指出世界的本原是 道 并提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奠定了后世的哲学基础 故选B项 B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 ABCD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孝悌 仁之本 由此判断是儒家思想 四个人物中 只有孔子属于儒家 故选C项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 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B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C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D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解析 民为贵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有浓重的等级观念 A项显然不符合题意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就是要 存天理 灭人欲 B项不符合题意 D项反映了心学的 致良知 思想 也不符合题意 C 解析答案 返回 1 2 3 4 5 6 6 道德经 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这反映出 A 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B 老子重视法律C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D 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解析题干材料中 法 字的含义是 仿效 效法 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自然 是天地万物效法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见 C项符合题意 C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1 法家是如何论述改革的意义的 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种思想的价值 解答法家主张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而不必遵循古代传统 这种改革思想适应了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确立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 推动社会进步 体现了进步的历史观 解答 2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解答 1 宽松的政治环境 2 士 阶层的活跃 各国诸侯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 采取礼贤下士的态度 士人四处游说 讲学 3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流派 4 针对社会变革 不同阶级的代表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解答 材料阅读与思考1 商鞅提出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必法古 对于推行改革有怎样的意义 解答商鞅认为如能利国利民 可以不必法古 反对循礼守旧 主张破除传统的禁锢 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变法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促使秦王下定变法的决心 解答 2 商鞅既然批评效法古人 为什么在论辩时仍然要以古人事迹作为驳斥对方的依据 解答以商汤 周武王不拘泥于古法而兴和夏桀 殷纣不改革旧制而亡的史实来说明其主张 更有说服力 而论辩中用古人事迹说明问题 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 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我们民族尊古的传统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 即使改革家也难以彻底摆脱这种影响 解答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