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杨桃教案4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804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杨桃教案4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杨桃教案4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杨桃教案4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杨桃教案4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认认真真”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 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同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教学难点:l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l2.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应有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态度。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杨桃的图片及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质疑,引入新课。(一)课件出示相关杨桃图片,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果实。(板书:杨桃)谁能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杨桃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二)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汇报、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三)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问:谁画杨桃,怎样画?画成什么样?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质疑,带着疑问走进文本。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件出示学习提示:(一)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二)思考:课文围绕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对于有共性的问题,要多留心,集中指导。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一)检查生字新词。出示本课生词:要求、叮嘱、审视、半晌、熟悉、哈哈大笑、一端、轮流(组织学生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1. 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2. 理解词语(叮嘱、审视等)。出示课件中的重点词语(二)指名说一说课文围绕杨桃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图画课上,老师叫我们画杨桃,“我”按照父亲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像五角星一样,被同学嘲笑。老师则让每位同学坐在“我”的位置上看杨桃,教育了同学们。)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熟悉生字,将学文与识字相结合,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对于一些笔画简单、容易记忆的生字,让学生自己分析,练习书写;对于一些难写的字,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一)“求”:第三、第四笔分别是点和提,不要连在一起写成“横撇”。(二)“图”:全包围结构,“国”字框要写匀称、工整。(三)“摆”、“端”、“轮”都是左窄右宽,左边约占三分之一。(四)“桌”要和“卓”字区分。对于写字教学,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如何书写生字,还应该多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搜集、交流资料,既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做了知识铺垫。引导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可以利用的阅读期待。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学的空间,引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馈自读情况,发挥老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自读的情况。重点是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给学生多种理解词语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在读课文中继续锻炼学生迅速总揽文章大意的能力。指导识字方法,落实把字写好看的审美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一)听写生字。(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回顾,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二、理解句子,感情道理。(一)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我”为什么会画出像五角星一样的杨桃呢?(二)指名反馈,教师引导。1. 学生找出画成五角星的原因的句子。(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2. 看到这点,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课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3. 引导探究:看到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作者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呢?4. 指名反馈。(出示课件:因为他的父亲叮嘱他:“你看见一件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三)学生联系这两组句子,说说“我”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一样的东西的原因。(四)教师引导:然而同学们却不这样认为,当他们看见“我”的画儿的时候都哈哈大笑起来,那么,这时老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默读第6至16自然段。(五)指名反馈:(课件出示:老师先自己在“我”的座位上观察,然后再让每一个同学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最后再教育我们。)(六)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组讨论。课件出示(七)集体反馈。(因为老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他要先证实“我”画得对不对。让每一个同学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是想让事实说明一切,让学生在看中意识到自己是错的,教育他们必须亲自看一看,必须坐在别人的角度上观察后,再发表结论,不能盲目地给别人下结论。)(八)最后老师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一起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1. 说说“和颜悦色”的意思。2. 讨论老师话的意思。并指名反馈。课件出示(这四句话可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话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后两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认认真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三、学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一)指名读最后一段。(二)引导学生再读老师和父亲的话,想想他们的话相似在什么地方?指名反馈。出示课件(一个说的是画画儿,一个说的是画杨桃,但是他们阐述的都是一个道理,即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课件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会让我们受用终身的。五、作业。(一)练写生字。(二)把你平时听到的使你受益匪浅的话写一写,和同学交流。课件出示及时巩固复习,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果。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引导学生从父亲和老师的话以及老师对这件事情处理的过程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讨论探究,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品味语言的精美、品味语言的微妙,从中理解课文,引人深思。让学生自由发挥,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的能力和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由文本走向生活,向学生的生活进行延伸。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画龙点睛 2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学阅读会读、会认本课生字,了解“赞不绝口、张牙舞爪”词语的意思。2 .通过学习课文,知道“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并了解成语的基本意义。情感目标:学习课文后,学生初步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词语“赞不绝口”“张牙舞爪”。理解“画龙点睛”的成语意义。教学准备:1.生字卡。2.带有词语句子的小黑板。3.帮助理解成语意义的两句话。教学流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画一幅画,同学们认真看(师画简笔画“龙” )(在黑板上)。师:画画完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齐答“龙”。师:老师画的龙怎么样啊。生:(夸老师画的好)(从颜色、样子)(最好看出没画眼睛)师:刚才老师被同学们夸得飘飘然了,忘了给龙画上眼睛。谁能把龙的眼睛画上。生:画师:请同学们再认真看,有眼睛的龙和没有眼睛的龙有什么区别。生:像真的、像活的。师:没有眼睛的龙只有漂亮的样子,而有眼睛的龙即有漂亮的样子,又像活的一样。古时候,有位画家、画龙的时候,也不给龙画眼睛。由此,还引出了一则成语,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这个成语故事画龙点睛,跟老师板书。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学。师:古时候,这个画家是怎样画龙的呢?你想知道吗?生:想。师:那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答案都在课文里呢。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现在就开始吧,师走入生中,边走边提示:问老师、问同桌、看拼音条等。学完了,同学们自动坐好。2 、同桌互学师:同学们自学的非常认真,但还有个别同学不够专心,现在同桌之间互读课文,看看同桌读的正确吗?如果同桌读得好,你就表扬他。如果同桌有困难,你就帮帮他。现在开始吧,互相学完就自动坐好。师:经过观察,表扬学的好的同桌,提问哪个同桌互相帮助了,汇报一下怎样帮助他的。怎样表扬同桌的。生1 :谢谢。生2 :不用谢。生3 :你读得很好。生4 :英语,读的好。3 、检查识字情况师:淘气的字宝宝看同学们这样认真的学习,它们跳到了我的卡片上,让我考考你们,能接受住考验吗?生:能。师:小小司机快坐好,生字卡片开火车,如果卡片火车开到哪卡住了,就请同学们帮着推一把。开始。师:同学们经受住了考验,词语和句子朋友又向我们挑战了,你能读正确吗?出示准备好的词语句子,读词,再读句子,指名读。师:同学们胜利过关。生:高兴。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这回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这么多同学都愿意读,那我们分自然段读,找5名学生,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的正确吗?流利吗?他哪句话读得好。生:分自然段读,生评价。师:跟随指导评价。师:这几名同学读得好,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好了请举手汇报。生:汇报。生1 :我读明白了,画家是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师:板书:画家画了四条龙。生2 :画家画画的技术高。生3 :围观的人赞不绝口。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围观的人都会赞美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师板书:围观的人赞不绝口)师:谁能站在这幅画面前来当围观的人,找四五个人,不停的夸赞。师:同学们围观的人就这样不停的夸赞书刊号用了一个词语是哪个词语呢?生:赞不绝口师:对了,这样不停的赞美是赞不绝口的意思。师:同学们齐读两遍。生:读“赞不绝口”两遍师:继续汇报生:围观的人发现没给龙画上眼睛,感到非常奇怪。板书:没画眼睛奇怪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没眼睛的龙会怎样?生:一片黑暗生:看不美丽的世界。生:师:没有眼睛多不方便呀!因此人们就问画家为什么?画家是怎样回答的?生:读画家说的话师:你觉得画家有没有自信呢?生:有自信,那我们就带着自信的语气来读画家说的话(先自己练一练,指名读)生1 、生2 、生3 生评、师评你相信画家说的话吗?生:不信师:那么当画家拿起笔给其中的两条龙画上眼睛时,结果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找出答案汇报。板书:点上眼睛生:只见龙张牙舞爪、腾空而去。师:请同学们看书中第二幅图就是龙张牙舞爪、腾空而去的样子。同学们站起来演一演张牙舞爪的样子。师:同学们都是小小表演家,你们看表演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师:那么围观的人怎样了?生:围观的人惊呼起来。师:你知道惊呼是什么意思吗?生:惊讶、呼喊的意思。师:你能用惊讶、呼喊的语气读出人们的欢呼吗?生:4 名学生读。师:板书:惊呼、张牙舞爪、腾空而去。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吗?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两条龙张牙舞爪、腾空而去呢?生:因为这两条龙有了眼睛(3 名学生回答)谢谢同学们,我明白了。师:如果你是活了的龙,你会想写什么?说些什么?生:4 名学生回答。师:根据你们的想象你领悟到什么?生:眼睛太重要了等等。(4 名学生回答)师:是呀,眼睛太重要了,它给了龙生命。四、揭示画龙点睛的意思。师:我们知道了画龙点睛的来历,想知道人们用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句子就明白了,出示句子。1.这里很美,赛过天堂。2.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过天堂。师:哪个句子更具体形象呢,为什么?生:第二个句子,因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这两个词语让我们眼前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师:对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形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语言或句子更加生动、具体。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在自由学习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字。又在同桌的互读中认识了生字,在学生的汇报中,学生积累了词语,“赞不绝口、奇怪、惊呼、张牙舞爪、腾空而去,”并在学习活动中理解了词语,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整堂课中,使我感受最深的亮点,那是孩子们在理解“赞不绝口”这个词语时采用了表演的方式,不用多说一句话,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很快理解了赞不绝口的意思。我领悟到表演活动是孩子们的天赋,即能增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达到理解词语的效果。再有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我在进行对比时这样问道:假如你是有眼睛的龙,你想什么?说什么?有个孩子这样说:“啊!我看到了人们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我看到了房屋,我还看到了高山,我看到了大海,我看到了美丽的世界,课后我仔细想了想,如果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孩子们即掌握了字词,又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认真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加强学生对老师的对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