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八课 第一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0772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八课 第一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八课 第一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八课 第一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 二单元重在探究文化的一般意义和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第三单元探究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则在前三个单元基础上从 怎么办 的角度探究了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 因此 本单元是整个文化生活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 目标了然于胸 让讲台见证您的高瞻远瞩 本单元共设走进文化生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三课内容 通过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活进行客观描述 揭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和具体途径 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问题 理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和要求 综合探究 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品质 懂得在当代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 单元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的表现及其存在的原因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单元难点 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正确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第8课走进文化生活 第一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自主学习01 课前预习有的放矢 一 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当代文化生活呈现多样性的原因 1 现代 的发展 2 社会主义 的发展 二 文化生活的 喜 与 忧 三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1 人们的文化需求 1 原因 我国 的发展和人民 的提高 2 特点 多层次 多方面 2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1 内涵 面向 反映人民的 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文化 2 特点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 的文化 提示 科学技术 市场经济 精神生活 科学文化 思想道德 消费观念 文化市场 加强管理 经济社会 生活水平 多样化 广大人民 利益 社会主义 健康有益 合作学习02 名师解读互动探究 1 正确认识和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 1 要正确把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文化生活影响的双重性 一方面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另一方面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2 解决措施 国家 要加强管理 对落后文化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 要正确引导 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弘扬主旋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别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经营者 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 切实履行传承文化的义务 个人 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依法办事 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增强抵御落后 腐朽文化的能力 1 要辩证地看待文化生活的变化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文化生活中进行选择 对于文化生活中出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 国家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正确引导 2 不能认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都是积极的影响 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双重的 对于其消极影响 国家应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吗 提示 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的出现 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 但不能将文化生活中出现的令人忧虑的现象看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这一现象出现与否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 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 法律意识是否较强以及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是否到位 因此 文化市场越活跃 文化产品越丰富 文化生活越繁荣 越不能放任自流 越需要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 2 全面理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 多样化 多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应该提倡多种类型 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但无论什么类型 风格的文化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 都是先进的 健康有益的文化 2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它要强调两方面 第一 文化要贴近人民大众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第二 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 健康有益的 而不能是庸俗的 低级趣味的 可见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差别的 不宜将二者混同 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有区别的 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 并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和内容 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二是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 健康有益的 不能是庸俗的 低俗趣味的 区分各种文化 提高学习03 方向方法例练提升 例1 2013 江苏卷 2013年全国两会上 一些代表 委员指出 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 高票价盛行等现象 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 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 B C D 解析 文化演出市场追求豪华演出效果 高票价盛行等现象 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说明需要加强引导 需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选 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传播 不选 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答案 B 例2 2013 天津卷 虽然不言不语 叫人难忘记 那是你的眼神 明亮又美丽 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 你的眼神 时 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 在今春 我是歌手 的电视节目上 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 诠释经典 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 文艺表演应该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一首歌以不同的方式演唱 却都获得了听众的认可 符合了大众文化的要求 项正确 林志炫以翻唱的方式诠释经典 让人如痴如醉 表明文化发展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选项正确 项与题意不符 不选 故答案选C 答案 C 例3 穿越剧以 穿越 的手法演绎历史 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以 穿越 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 甚至受到批评 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能够 A 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 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 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穿越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也受到了社会的批评 这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故选D A说法错误 B 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例4 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71周年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陆贵山教授指出 文化强国既强调精英文化 又注重大众文化 既倡导 阳春白雪 又特别扶持 下里巴人 下列关于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流行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B 通俗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C 高雅的文化都是大众文化D 大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 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解析 本题指向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的涵义 D项正确 流行的 通俗的文化在形式上可能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但不一定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要做具体分析 故A B两项舍去 高雅的文化在形式上很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故C项不选 答案 D 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 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 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 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 甚至传播 黄色 内容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 A 文化载体的多样性和传播工具的快捷性B 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变化的快捷性C 部分文化产品的荒诞和庸俗性D 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解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而市场经济又具有自发性 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是如此 这是媒体和文化产品迎合市场 低俗化的主要原因 故应选D A项是文化产品大批量 规模化 产业化生产与流通的原因 B项是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C项是文化生活低俗化倾向的表现 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2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不同民族 不同职业 不同年龄 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 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 的特点 A 大众化 商业性B 规模化 产业化C 多层次 多样化D 传统性 时尚化 解析 不同民族 不同职业 不同年龄 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呈现出的特点只能是多层次 多样化 故应选C项 A B两项是指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 D项是文化产品类型和风格的分类 均不应选 答案 C 3 文化产品大批量 规模化 产业化的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B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C 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制作的人才D 大众传媒的发展解析 注意题目的设置 大批量 规模化 产业化 的文化产品的出现是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故选B项 答案 B 4 雅 与 俗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多年以来既可以说是一个传统的话题 又可以认为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 直到今天仍然争夺着社会文化空间和消费群体 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自有其合理性 既然它受到一部分群众的欢迎 那就说明这种艺术是有市场需求的 对于它的发展我们就要顺其自然 至于这种表演方式是通俗还是低俗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上述材料表明的道理不正确的是 A 无论什么类型的表演形式 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先进文化B 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实践 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 为社会提供多种类型 多样风格的文艺作品C 艺术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规律D 现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 多样化 多方面的特点 解析 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 多样化 多方面的 无论什么类型 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 只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 都是先进的 健康有益的文化 A项说法错误 人民群众需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答案 A 5 当前 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 也出现了 娱乐化 低俗化 的倾向 针对这种现象 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 解析 注意设问的关键词 文化消费 是从文化生产的角度来讲的 故排除 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 在文化消费时要选择面向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故 错误 文化消费时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抵制 娱乐化 低俗化 的倾向 答案 D 1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 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各种人类符号表意系统 网络文化具有两种意思或两种形态 第一种是在因特网传播中生成的文化 这是在因特网的媒介技术传输和人际双向交流中形成的符号表意系统及其成果 这种形态最能体现网络文化自身不同于其他媒介文化的特点 属于网络文化的核心部分 第二种则是指借助因特网的媒介技术传输的文化 即在因特网上传输的现成文化 把制作好的现成新闻 教育 学术 商业 艺术等节目向网络上传送 使人们通过网络共享 网络文化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 虚拟化特性 即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往空间 人们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参与网络文化 第二 交互性 即人们在网络中可以进行即时交流 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比较及时 快捷 方便 第三 符号性 在网络文化中 一切都是通过符号来表意的 即便是每个上网的人 其身份也是借助于网络传输的符号系统来确定的 网络文化的出现 对于促进经济发展 信息交流和人们之间的交往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 网络文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息 如各种有意无意的网上谩骂 人身攻击 个人隐私 电脑病毒等广泛传播 对社会具有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反动 邪教 色情 暴力 恐怖信息等不同程度的泛滥等 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消极的影响 2 依法监管互联网成为共识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新兴的大众电子传媒和信息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喜有忧 监督管理必不可少 网络监管已成为所有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共识 作为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代表 各国政府积极介入互联网管理 成立专门机构 促进立法和执法 敦促行业自律 推动公众教育 并开展国际合作 美国是互联网发展最早 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3亿人口中就有2 11亿网民 普及率居世界首位 同时 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成熟和最有效率的互联网监控和管制措施 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较良好的环境 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 日本各大移动网络运营商也纷纷推出应对措施 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 如KDDI公司曾推出面向小学生的手机 用户仅可与已保存在电话本内的人通话 手机还配有定位功能和报警器 与以往的儿童机型相比 这款手机完全删除了网络浏览和短信功能 德国人口为8228万 网民为6512万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 1 德国通过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一方面保障人们享有 基本法 规定的通信和言论自由 同时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德国互联网管理旨在 个人利益 与 公众利益 之间求得平衡 新加坡在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同时 没有忘记加强对它的管理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指出 新兴的网络媒体是极重要的战略阵地 对国家安全 社会 人心影响巨大 一旦失守 后果不堪设想 新加坡对网络实行统一管理 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也有务实和灵活的一面 目的是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