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152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一、单选题(共40题;共80分)1.右图是人体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渗透压下降可导致增多C.与中的物质不能直接相互交换D.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2.正常人体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如右图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包括B.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C.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02等物质D.通过排泄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只含有尿素和尿酸3.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内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对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产生影响C.过敏反应发生局部肿胀一定是由于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所致D.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进行RNA的复制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B.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内环境中含有抗体和生长激素D.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所必需的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再进入C.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D.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6.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 A.B.C.D.7.下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可以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C.D可表示渗透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和Cl-D.内环境稳态是指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8.图中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c周围的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淋巴管阻塞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B.只有C.只有D.9.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的是() A.血红蛋白、呼吸酶、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载体、消化酶C.糖原、麦芽糖、血浆蛋白D.二氧化碳、尿素、维生素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比组织液多,血清不是血浆一部分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哈尔滨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冬泳后能产生温暖感觉D.西藏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内环境pH值会明显下降11.(xx卷)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12.下列关于人体内浆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细胞膜上有MHC分子标志C.能结合并凝聚相应抗原D.能分裂、分化产生记忆细胞13.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定向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B.生长激素只能作用于体内某些正在生长的器官和细胞C.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通过反馈调节只有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D.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发挥作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14.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B.不会通过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哺乳传播C.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 年D.HIV 主要攻击B 淋巴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15.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16.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D.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17.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相关过程,字母代表相关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代表体液免疫过程B.物质a、b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B细胞和C细胞的起源相同,且细胞中DNA和RNA种类相同D.E细胞仅在某种特定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和分化18.下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乙、丙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B.细胞甲只能接受一种特异性抗原的刺激C.细胞甲与细胞丙表达基因相同但功能有差异D.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直接促进抗原A降解消除19.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汁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无离子进出D.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20.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下丘脑21.用单侧光照射引起植物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制片观察的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可以说明( )A.苗尖端是弯曲部位B.苗尖端是感光部位C.背光面生长素较多D.背光面细胞伸长较快22.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4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1mol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D.2,4D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属于植物激素23.观察下列两个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对、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B.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C.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F点以下D.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EF段24.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a1a2a3a4。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m3、m4之间D.若a1和a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m1与m2也相同25.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B.种子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C.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26.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完成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水杨酸作用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B.水杨酸的主要作用是催化抗性蛋白的合成C.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不符合题意水杨酸的浓度变化更敏感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7.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组别123452,4D溶液浓度0a1a2a3a4根的平均数目(条)1.86.47.87.81.3A.2,4D的浓度为a4时会抑制生根B.组别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D.2,4D既能促进生根又能抑制生根28.如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茎将向上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中g、c点表示C.甲图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不,此处生长受抑制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则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29.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B.第2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30.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该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3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用标志重捕法B.生物圈长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32.某水库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右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一起就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调查甲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为标志重捕法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D.丙与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是丙与乙的个体数量比值3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值,如图为该种群13年来值(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前5年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B.第11年到第13年间,该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第13年种群的数量比第10年大D.第5年到第9年,种群增长速率为034.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B.若人的作用消失,群落将发生初生演替C.在该食物网中能实现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去除杂草、消灭害虫可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35.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宽),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36.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37.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只含一个食物网B.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三级消费者C.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D.一般说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3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图中与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39.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40.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 来自于兔子, 来自于鼠, 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 gB.900 gC.1 600 gD.5 600 g二、填空题(共2题;共20分)41.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3)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RNA当HIV侵染_细胞时,病毒的_进入细胞内,其遗传信息是按照_的规律进行的(用简图表示)HIV有和两种类型,其中型又有7个亚型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的结果 42.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至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 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epiBR应该属于_(选填“生长素”“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_中,分别于12、24、36、48t/h(时间点)测量胚芽鞘伸长量并记录结果(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_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解答】A、为细胞外液,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B、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回血浆减少,可导致组织液增多,B符合题意;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故中的物质可进入,C不符合题意;D、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分析题图分别是淋巴、细胞內液、组织液、血浆,组成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中的物质不可进入,中的物质可进入,C错误;细胞质基质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内液不是,d错误。2.【答案】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为组织液,细胞内液,为血浆,为尿液。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A不符合题意;血浆中的氧气进入图示细胞的途径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符合题意;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02等物质,但不含血红蛋白,C不符合题意;通过排泄系统排出的液体废物中除了含有尿素和尿酸外,还含有无机盐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理清内环境三个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化学成分: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于Na和Cl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这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3.【答案】B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解答】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A不符合题意;通过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故细胞内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随之变化,B符合题意;过敏反应发生局部肿胀是由于组织液中水分增多所致,C不符合题意;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A选项,要注意理清血糖平衡的调节4.【答案】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解答】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可以维持血浆中的pH相对稳定,A不符合题意;血液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符合题意;抗体、生长激素可以存在于组织液、血浆中,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不符合题意;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类别物质举例存在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不存在的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消化道中的消化酶不被吸收的麦芽糖、纤维素5.【答案】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内环境是由(淋巴)、(血浆)、(组织液)组成的,A不符合题意;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或者淋巴,B符合题意;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尿素、CO2等物质,C不符合题意;血浆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要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膜(一层膜),最后进入线粒体(两层膜),共经过了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6.【答案】C 【解析】【解答】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而消化液存在于消化道,不属于体液。故答案为:C【分析】理清内环境的组成:7.【答案】C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解答】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A和B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A不符合题意;内环境的主要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渗透压,因此C和D可以为温度和渗透压,体温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不符合题意;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符合题意;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理清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于Na和Cl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这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8.【答案】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破损,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低,引起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正确;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的大分子代谢废物无法运输出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导致血浆蛋白外渗,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发生组织水肿,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BC构成了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其中A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液。1表示血管,2表示淋巴管,3表示组织细胞。9.【答案】D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解析】【解答】A、血红蛋白 呼吸酶 DNA聚合酶,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A不符合题意;B、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运输物质的载体等主要位于细胞膜上,也不属于内环境,RNA聚合酶存在于细胞内,也不属于内环境,B不符合题意;C、糖原存在于细胞内,麦芽糖存在于动物的消化道,二者都不是内环境,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 尿素 维生素,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0.【答案】B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解析】【解答】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中血浆蛋白含量比组织液多,血清是血浆一部分,A不符合题意;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符合题意;哈尔滨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处于动态平衡,C不符合题意;西藏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乳酸增多,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内环境pH值不会明显下降,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A选项,要注意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纤维蛋白原纤维素纤维蛋白原是血浆蛋白的一种;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11.【答案】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解答】A、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能增强心脏活动,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在于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但不属于高能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B、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活性,B不符合题意;C、胰岛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不符合题意;D、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然后作用于染色体影响DNA转录活动导致新的或增加已有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调控细胞的代谢、生长或分化,促进机体发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能增强心脏活动,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在于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留体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蛋白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再发挥作用。12.【答案】B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为B淋巴细胞,A不符合题意。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B符合题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结合并凝聚相应抗原,C不符合题意。B淋巴细胞能分裂、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而浆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分化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特别提醒 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的功能和特点名称功能和特点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13.【答案】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解答】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定向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A不符合题意;生长激素对人体各种组织的蛋白质有促进合成作用,能刺激骨关节软骨和骨骺软骨的生长,并不是只作用于体内某些正在生长的器宫和细胞,B不符合题意;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C不符合题意;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发挥作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激素的分泌调节反馈调节(以甲状腺激素为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此为分级调节。(2)反馈调节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特别提醒并非所有激素的分泌调节都符合上面的分级反馈模型。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符合上述模型,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不符合上述模型,而是受下丘脑发出的有关神经的控制。14.【答案】C 【考点】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解析】【解答】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而不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不符合题意;艾滋病会通过哺乳传播,但不会通过昆虫传播,B 不符合题意;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 年,C符合题意;HIV 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并进入细胞,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理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点:15.【答案】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解答】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体温不会上升,A不符合题意;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浓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不符合题意;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性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性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性)激素的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A细胞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促进产热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糖代谢、水盐平衡等性腺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16.【答案】D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细胞甲是B细胞,需要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A不符合题意;细胞乙是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增殖分化能力,B不符合题意;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但不具有特异性,C不符合题意;细胞甲、乙、丙,即B细胞、浆细胞、吞噬细胞,三者的形成离不开细胞分化,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但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三者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前提是:需要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与细胞分化建立联系。17.【答案】C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图示最终能产生物质b(抗体),所以代表体液免疫,A不符合题意;物质a代表淋巴因子,物质b代表抗体,二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B细胞代表T淋巴细胞,C细胞代表B淋巴细胞,二者的起源相同,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且细胞中DNA的种类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两细胞中RNA的种类不同,C符合题意;E细胞属于记忆细胞,仅在某种特定抗原的刺激下才能增殖和分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能根据图中信息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图中A细胞代表吞噬细胞、B细胞代表T淋巴细胞、C细胞代表B淋巴细胞、D细胞代表浆细胞、E细胞代表记忆细胞。过程表示抗原的呈递、过程表示相同抗原再次侵染机体时,直接刺激记忆细胞。18.【答案】B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分析图示可知:细胞甲、乙、丙依次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其中B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浆细胞没有增殖分化的能力,A不符合题意;细胞甲能接受抗原A的刺激,不能接受抗原B的刺激,即细胞甲只能接受一种特异性抗原的刺激,B符合题意;细胞甲与细胞丙表达的基因不同,功能存在差异,C不符合题意;细胞乙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免疫细胞主要是B细胞主要是T细胞免疫时间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长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关系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对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细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19.【答案】C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A、刺激B点,电表能偏转两次,电表也能发生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不符合题意;B、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不符合题意;C、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也有离子的进出,如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C符合题意;D、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若电流计偏转两次,说明X处没有突触,若偏转一次,说明X处有突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若想证明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应在刺激位点两侧进行检测;B、电流表的两极如果一次兴奋,那么应该是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如果同时到达两极,那么不偏转,如果兴奋只到达电流表的一极,那么电流表只偏转一次;C、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D、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是单向的。20.【答案】B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解析】【解答】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此题要理清下丘脑的作用: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21.【答案】D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弯曲部位是苗尖端以下,A不符合题意。图中结果不能体现苗尖端是感光部位,B不符合题意。图中结果不能体现生长素的分布,C不符合题意。据图,背光面细胞与向光面细胞比较,细胞较长,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背光面细胞较向光面细胞而言,伸长较快导致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胚芽鞘实验中的4个结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性的原理22.【答案】B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4 mgL1的2,4D溶液既能促进芽的生长,也能促进根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0.4 mgL1的2,4D溶液中根的长度大于对照组, 0.7 mgL1的2,4-D溶液中根的长度小于对照组,说明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C实验中2,4-D溶液的浓度梯度较大,不能说明1 mol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C不符合题意;D2,4D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据图示可知,与0mgL-l的2,4-D溶液对根和芽的作用相比较,可知0.4mgL-l的2,4-D溶液促进芽和根的生长。23.【答案】C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乙图中生长素对、处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A不符合题意;处生长比处快,所以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F点以下,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处的生长速度大于处的生长速度,若乙图中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识记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度,能够判断图乙中四处生长素浓度关系以及对器官生长的生理作用;明确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背地性未体现该特性。24.【答案】A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该实验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都弯向放置琼脂快的对侧,说明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较快,没有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较慢,该实验只能说明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A符合题意;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在促进生长素的促进效果相同的点,只根据胚芽鞘的弯曲角度,不能证明生长素浓度的大小,不一定弯曲角度越大,生长素的浓度就越大,B不符合题意;在最适生长素浓度的两侧,存不同浓度进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的点,因此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不一定位于m3、m4之间,也可能位于m1、m2之间,也可能位于m2、m3之间,C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点主要分布在生长素的发现、运输、生理作用及应用等方面,该实验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都弯向放置琼脂快的对侧,说明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较快,没有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较慢,该实验只能说明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25.【答案】A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休眠,而促进种子萌发的是GA,A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种子发育期后,有机物积累速度加快,此时出现的是GA和IAA,说明GA和IAA可能参与了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B不符合题意;从图可以看出,首先出现的是CK,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解答此题要理清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激素名称生理作用应用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乙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香蕉、凤梨等果实成熟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26.【答案】B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图中说明发挥作用的效果与水杨酸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可知,水杨酸是一种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具有催化作用,B符合题意;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不符合题意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C不符合题意;分析曲线图可知: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为1.5104 molL1浓度的水杨酸以及7.5105 molL1浓度的水杨酸均抑制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3.75105 molL1浓度的水杨酸促进蛋白质含量的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水杨酸对于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分析图示可知,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A,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用1.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630h的实验组,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说明1.510-4 molL-1浓度的用效果最为显著用3.7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的对照组,用7.510-4 molL-1和1.510-4 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水杨酸浓度为0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27.【答案】C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解析】【解答】从生根数可知,2,4D的浓度为a4时,根的平均数目为1.3,比对照组的1.8还更小,因此可以说明2,4D的浓度为a4时会抑制生根,A不符合题意;组別1中2,4-D溶液浓度为0,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不符合题意;据表格数据可知,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2与a3之间,C符合题意;从生根数可知,a1、a2、a3浓度的2,4-D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a4浓度的2,4-D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因此2,4D既能促进生根又能抑制生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分析题表,随着2,4D溶液浓度的增加,插枝的平均生根数先增加后较少,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4D促进插枝生根,超过一定浓度,2,4D抑制插枝生根。28.【答案】B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解答】A、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对于茎而言,近地侧的生长大于远地侧的生长,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不符合题意;B、若植物给予右侧光照,则左侧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且左侧的生长程度大于右侧,综合分析可知,若侧生长素浓度处于g点,侧浓度可处于c点,B符合题意;C、甲图处是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的生长,故不能用乙图f点表示,C不符合题意;D、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顶芽,侧芽处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会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所以处生长素浓度会低于10-6molL-1 ,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辨析生长素两重性分析中的3个易错点易错点1 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点拨: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易错点2 不能准确界定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出“两重性”点拨:确认能否体现两重性的关键在于“浓度与生长状况”。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如根背地生长、顶端优势等。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29.【答案】D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解析】【解答】A、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第1年末甲种群的L值约为1,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而乙种群的L值等于1.5,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不符合题意;B、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但第2年来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不符合题意;C、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不符合题意;D、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L值小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减少。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第1年末乙种群的L值约为1,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1年末到第3年末,乙种群L值大于1.0,第3年末乙种群L值为1.0,说明乙种群从第1年末,到第三年末,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第3年末到第4年末,乙种群L值小于1.0,种群数量减小,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30.【答案】B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特征,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A、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导致结果偏高,A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相反,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和食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