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八校2019届高三理综毕业班调研联考暑假返校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127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八校2019届高三理综毕业班调研联考暑假返校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南省八校2019届高三理综毕业班调研联考暑假返校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南省八校2019届高三理综毕业班调研联考暑假返校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9届高三毕业班调研联考(暑假返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第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 S型肺炎双球菌导致人体患肺炎时,是其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 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 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只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便可清除2下列有关水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 将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洋葱鱗片叶浸润在清水中,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的对照组C 将健那绿溶解于蒸馏水中得到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液,使活细胞线粒体呈现蓝绿色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31962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等植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发现叶绿体基质中有20.5 nm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后细纤维消失。在肌细胞中由大量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中也有此种细纤维存在。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的细纤维能够通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 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C 此种细纤维与生物的性状遗传有关,但这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 K运出肌细胞必须由肌质体提供能量4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第1年笫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 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 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 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5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D、d)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E、e)的家系图,其中控制一种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两病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6的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C -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1/33D 若已知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则该基因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6植物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由图甲可知,随乙烯利的浓度增加,气孔直径变小B 由图甲可知,图乙中乙烯利的浓度应为0.004%C 由图乙可知,乙烯利和cPTIO的作用效果相反D 由图乙可知,乙烯利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7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技、航天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字宙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将海产品用甲醛溶液浸泡以延长保鲜时间C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制成的光电池,可用作火展探制器的动力D 双氧水、消毒液、酒精因其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则P4与CO2所含共价键数目之比为3:1B 1mol乙酸与足量的C2H518OH充分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CH3CO18OC2H5分子NA个C 9g13CO2与N217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6NAD 浓度均为lmol/L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的总数为2NA9实验室用草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其原理如下:H2C2O4CO+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黄色粉末)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B 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C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D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10、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9H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与苯互为同系物 B 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C 和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处于同一平面D 和都能使Br2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褐色11R、X、Y、Z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序数是R的2倍,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2倍。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是强电解质,向Y的钠盐溶液中滴加M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R的氢化物可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Y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比R的强C 常温常压下,Z的单质一定呈黄绿色D X和Z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12如图、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 “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组操作时,微安表(G)指针发生偏转 B 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 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D 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13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mL 4.40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00mol/L。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A 2.24g B 3.36g C 5.60g D 10.08g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至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至第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B m1/m2=v2/v1C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D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15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就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作出图乙所示的Uc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已知电子的电荷量e,则下列普朗克常量h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 16“太极球”运动是一项较流行的健身运动,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太极球却不会掉到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平板且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在B、D两处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B 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可能不受平板的摩擦力作用C 平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在A处最大,在C处最小D 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17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邀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作别太空再入大气层。天官一号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未燃尽部分坠落在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回家之路”简化为图示模型:天宫一号在远地轨道1做圆周运动,近地过程先经过椭圆轨道2,然后在近地圆轨道3运行,最终进入大气层。巳知轨道1和3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和,在轨道1的运行周期为T,质量为m的天官一号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则天官一号在轨道2运行周期和从轨道1到轨道3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分别为A ,0B ,C ,D ,18法拉第电动机的改装电路如图甲所示,在圆形水银槽中心竖直固定着一条形磁铁,S极向上,一根金属杆斜插在水银中,金属杆的上端与固定在水银槽圆心正上方的链相连。在电路中A、B点间接入图乙所示交流电时,电源、理想二极管、导线、金属杆、水很构成回路,电路安全且正常工作(不计金属杆在转动中水银阻力的影响及水银电阻的变化),则从上往下看,金属杆A 逆时针匀速转动B 逆时针非匀速转动C 顺时针匀速转动D 顺时针非匀速转动19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B 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C 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D 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的轻弹簧的形变量为20如图所示:绝缘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COD光滑,对应圆心角为120 ,C、D两端等高,O为最低点,圆弧圆心为O,半径为R;直线段AC, HD粗糙,与圆弧段分别在C、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MC左侧和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向左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恒为q、直径略小于轨道内径、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从轨道内距C点足够远的P点由静止释放。若PC L,小球所受电场力等于其重力的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小球第一次沿软道AC下滑的过程中,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 小球在轨道内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C 经足够长时间,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是D 小球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可能为2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倾角为q=30的绝缘斜面AB,长度为3l。BC长度为,斜面上方BC间有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块自A端左上方某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在A点与斜面相切滑上斜面,沿斜面向下运动,越过C点但未能到达B点,在电场力作用下返回,最终恰好静止在A点,已知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不考虑运动过程中物块电荷量变化,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小物块抛出点的坐标为B 小物块的最大电势能为2.5mglC 匀强电场的场强D 小物块在AC和BC之间运动的时间之比为第II卷(共174分)3、 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至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至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 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加速度=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小组用天平测出了滑块的质量,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因条件所限, 无法远大于,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 (用g、a、等字母表示)23(9分)某同学用右图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蓄电池内阻非常小,为防止滑动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用了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器材还有:A、电流表(量程0.3A、3A)B、电压表(量程3V、15V)C、定值电阻(1、额定功率5W)D、定值电阻(10、额定功率10W)E、滑动变阻器(05)F、滑动变阻器(050)(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V;R0应选择_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的滑动变阻器(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3)该同学调整滑动变阻器共测得5组电流、电压数据,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蓄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电压表读数U/V1.881.921.931.981.99电流表读数I/A1.721.350.980.630.3424(1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上、下两层水平面上的平行金属导轨、和、间距都是,二者之间固定有两组竖直半圆形轨道和,两轨道间距也均为,且和的竖直高度均为,两组半圆形轨道的半径均为。轨道的端、端的对接狭缝宽度可忽略不计,图中的虚线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能使导轨系统位置固定。将一质量为的金属杆沿垂直导轨方向放在下层导轨的最左端位置,金属杆在与水平成角斜向上的恒力作用下沿导轨运动,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当金属杆通过的距离运动到导轨末端位置时其速度大小。金属杆和导轨的电阻、金属杆在半圆轨道和上层水平导轨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以及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1)已知金属杆与下层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金属杆所受恒力的大小;(2)金属杆运动到位置时撤去恒力F,金属杆将无碰撞地水平进入第一组半圆轨道和,又在对接狭缝Q和处无碰撞地水平进入第二组半圆形轨道和的内侧,求金属杆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时,它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25(20分)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长为3m的木板,小滑块放置于长木板上的某一位置。现将一个水平向右,且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力F=0.2t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让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滑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M相等,且m=M=1kg,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系数为1=0.1,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系数2=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1)经过多长时间,长木板开始运动。(2)经过多长时间,滑块与长木板恰要发生相对运动。此时滑块的速度为多大?(3)如果t = 0时锁定外力F = 6.75N,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发现小滑块恰好既不从左端滑出,也恰好不从右端滑出木板。求小滑块放置的初始位置与长木板左端的距离?26(14分)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探究小组开展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制取NaClO2晶体按如下图装置进行制取。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1)装置C的作用是_;(2)已知装置B中的产物有ClO2气体,则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D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B中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ClO3、Cl、ClO、OH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_;检验该离子的方法是_;(3)请补充从装置D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减压,55蒸发结晶;_;用3860热水洗涤;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4)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_;实验:样品杂质分析与纯度测定(5)测定样品中NaClO2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lO2+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2S2O32=2I+S4O62)。请计算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的物质的量为_。27(15分)镧系金属元素铈(Ce)常见有+3、+4两种价态,铈的合金耐高温,可以用来制造喷气推进器零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雾霾中含有的污染物NO可以被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用电解的方法可将上述吸收液中的转化为稳定的无毒气体,同时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无毒气体从电解槽的_(填字母序号)口逸出。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无毒气体,同时可再生Ce4+_mol。(3)铈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氟碳铈矿形式存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提取CeCl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焙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假设参与酸浸反应的CeO2和CeF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向Ce(BF4)3中加入KCl溶液的目的是_。常温下,当溶液中的某离子浓度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据此,在生成Ce(OH)3的反应中,加入NaOH溶液至pH至少达到_时,即可视为Ce3 +已完全沉淀。 加热CeCl36H2O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可得固体无水CeCl3,其中NH4Cl的作用是_。28(14分) 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可采用强氧化剂氧化脱除、热分解等方法处理氮氧化物。已知:(1)写出反应1的离子方程式_。(2)在反应2中,NO2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反应为NO2+S2O82+2OH-NO3+2SO42+H2O。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O2的脱除率与过硫酸钠(Na2S2O8)初始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比较a、b点的反应速率:va逆_vb正(填或“”“”或“=”)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90时,Kw=3.61013,若b点对应的pH为12,则该温度下K=_(保留一位小数)。(3)工业电解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液制备过硫酸钠(Na2S2O8),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N2O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2N2O(g)=2N2(g)+O2(g) H。回答下列问题:(4)已知:2NH3(g)+3N2O(g)=4N2(g)+3H2O(1) H14NH3(g)+3O2(g)=2N2(g)+6H2O(1) H2H=_。(含H1、H2的代数式)(5)某温度下,测得c(N2O)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己知瞬时反应速率v与c(N2O)的关系为v=kcn(N2O)(k是反应速率常数),则k=_,n=_.29(9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问题:为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见下图所示(A、B、C三组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_组,其中A组的结果中M对应数字应为_。(2分)(2)光照期间,能进行_(填“光反应”或“暗反应”或“光反应和暗反应” )。(1分)(3)可以判断,单位光照时间内,B组和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都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2分)(4)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_,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4分)30(10分)欲研究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材料和用具,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相似的健康雄性大鼠10只,普通饲料、生长激素制剂(用量0.63IU/kg)、血糖仪、注射器等(要求与说明:实验不分组;血糖、血清胰岛素浓度测定方法不要求;用细胞分泌功能指数Q来评价胰岛细胞的功能,Q=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实验持续时间14天;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1)实验思路: 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表格,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相应的结论填入表中)(3)分析与讨论指数Q为什么要引入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两项指标? _实验不另设分组对照,主要原因是_31(10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3)如果该生态系统一年固定碳量为481019千克,1千克葡萄糖储存16104KJ能量,生产者一年细胞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81020千克,那么一年的时间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KJ。(4)图丙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那么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g。32(10分)自花传粉的某二倍体植物,其花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遗传的生化机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蓝花植株自交,其自交子代中蓝花个体与白花个体的比例约为27:37,该比例的出现表明该蓝花植株细胞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多对基因位于 上。不同基因型的蓝花植株自交,子代中出现蓝花个体的概率除27/64外,还可能是 。(2)现有甲、乙、丙3个纯合红花株系,它们两两杂交产生的子代均表现为紫花。现欲用甲、乙、丙3个红花纯合品系,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某纯合白花株系的花色基因组成中存在几对隐性纯合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交叉互换等情况)。实验思路:让该白花植株 。实验结果和结论:若 ,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2对隐性纯合基因;若 ,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3对隐性纯合基因;若3组的杂交子代全开红花;则该白花株系的基因型中存在4对隐性纯合基因。(2)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E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2)如图一个截面积为2S、盛有足够深的水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面上,容器内有一个活塞将水和一部分空气封闭,活塞能沿容器壁无摩擦滑动而不漏气。容器内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倒扣的、薄壁圆柱形杯(杯的厚度可以忽略),其截面积为S,杯内封闭着一部分气体。当活塞与容器中杯外水面距离大H时,杯底与容器内的水面高度差为h,此时杯内气柱的高度为2h,压强与2h的水柱形成的压强相等。将活塞向下移动使得杯底恰好与容器内的水面相平时,杯内、外水面高度均不变,杯内气柱的高度变为h,求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x。(整个过程温度不变)34物理选修3-4(1)沿x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则t=0.025s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质点M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正值B质点M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C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E质点M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C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C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B的传播时间为t。若OB、OC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试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求从C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C的传播时间。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微量的铜、锎、硼、镓、硒等。回答下列问題:(1)二价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试从铜原子核外电子结构变化角度解释 。(2)如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3)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4)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类卤素(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 。(5)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在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 。(6)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为 。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g/cm3。(只要求列算式)。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下图所示为某一药物F的合成路线:(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2)步骤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3)写出步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不含甲基;是的衍生物,且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考虑的变化),且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5)请参照上面合成路线,以间二甲苯、ClCH2COCl、(C2H5)2NH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提示:;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37生物选修1:生物术实践为了调查某城市自来水的水质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选用伊红美蓝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可以提供_等基本营养成分。该研究小组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未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_而遗漏菌落的数目。(2)在接种前,该研究小组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请分析说明可能的原因(写出两点):_;_。若空白平板上无菌落出现,其他三组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335个,这些平板需要在37温度下,pH调至_的条件下培养12d。(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目的是_。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划线时落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需要_次灼烧接种环。(4)直接给牲口饮用自来水或河水,牲口易出现腹泻。在饮水中加土霉素可预防牲口出现大面积腹泻,但长期大量使用土霉素容易引起大肠杆菌产生抗药性,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大肠杆菌种群的_发生了变化。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癌胚抗原(CEA)是一种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蛋白,白细胞介素(IL-2)是一种淋巴因子。研究人员利用质粒plRES、CEA基因、IL-2基因,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lRES-CEA、plRES-IL-2和plRES-CEA- IL-2。将实验小鼠分成6组,每隔5天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共3次。最后一次注射完成7天后,检测小鼠体内CEA含量、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可杀伤肿瘤细胞,而不破坏自身组织细胞)活性等指标,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 。要保证重组质粒能够在细菌中大量扩增,重组质粒必须具有 。(2)注射plRES-CEA- IL-2后,小鼠体内产生的大量CEA是重组质粒中的目的基因经过 和 形成的。(3)NK细胞的活性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地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的第 道防线。(4)从实验结果看,第 组具有最好的特异性免疫效果。对比第3组和第 组结果可以说明IL-2有促进 的作用。(5)第1,2,4组小鼠均可产生CEA抗体,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第3组、空载体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生物部分123456CCDDDA1C【解析】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A错误;S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因此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才可以将其清除,D错误。2C【解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将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洋葱鳞片叶浸润在清水中,可观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A正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的对照组,只有在预实验时才必须设置,B正确;将健那绿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得到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液,使活细胞线粒体呈现蓝绿色,C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用蒸馏水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D正确。3D【解析】据题干可知:叶绿体中的细纤维的成分是DNA,能够通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体现了膜的流动性,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B正确;此种细纤维可能与生物的性状遗传有关,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正确;肌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K运出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4D【解析】A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B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D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答案选D。5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DNA的结构与复制,考查对DNA结构与复制的理解、根据遗传系谱判断遗传病性质、基因型和概率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无中生有”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结合题干信息进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然后进行基因型的判断和概率分析。详解:根据1号、2号正常,其女儿5号患有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儿子6号患有乙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1号、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DdXEY、DdXEXe,-6只患有乙病,基因型是DDXeY或DdXeY,B项正确;人群中甲病的患病率为1%,则d的基因频率为1/10,D的基因频率为9/10,人群中DD的基因型频率为(9/10)2,Dd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则正常个体中Dd所占的比例为2/11,只考虑甲病,-4的基因型是1/3DD、2/3Dd,-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2/11)(2/3)(1/4)=1/33,C项正确;已知D基因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胸腺嘧啶300个,则含有鸟嘌呤20002300=700个,该基因连续复制2次,需消耗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21)700=2100个,D项错误。6A【解析】由图甲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乙烯利的浓度增加,气孔直径变小,对于乙烯利浓度高于0.4%的气孔直径大小未知,因此,必须强调“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项错误;由图甲可知,用浓度为0.004%的乙烯利处理实验材料,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又能在去除乙烯利之后,气孔得以恢复,B项正确;由图乙的可知,乙烯利可诱导NO的产生,而cPTIO清除NO;再由和对比可知,乙烯利使气孔直径变小,而经cPTIO处理可使气孔直径恢复,即:两者在NO的产生和气孔直径两个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C项正确;图乙中结果显示,只用乙烯利处理后,细胞内NO含量增加,同时气孔直径减小,当有乙烯利并加入cPTIO后,细胞内NO含量下降,同时气孔直径增大,这说明乙烯利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D项正确。29(1)D 50(2)光反应和暗反应(3)B组和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70%和94%(4)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2分) 利用与再生(2分)30(1)测定每只健康雄性大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和Q值;每只大鼠均正常进食、进水,每天同时,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制剂;连续给药14天后,测定每只健康雄性大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和Q值;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2)预测实验结果如下表: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对胰岛细胞功能影响的结果和结论表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试验后Q比实验前显著降低生长激素对胰岛细胞的功能有抑制作用试验后Q与实验前比没有显著差异生长激素堆积到细胞的功能没有影响试验后Q比实验前显著升高生长激素对胰岛细胞的功能有促进作用(3)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如果生长激素抑制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则血糖会升高;如果促进胰岛素的功能,则血糖会降低如果没有效果,血糖正常因此指数Q要引入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两项指标。因为胰岛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实验已有前后自身对照(或排除实验大鼠个体之间的差异对结果的干扰),因此不另设分组对照。31(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用于合成有机物(或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第40 逐渐增强(3)641024KJ(4) 3%(5)87532(1)非同源染色体 9/16或3/4或100% (2)分别与甲、乙、丙杂交,分别统计子代花色类型其中两组杂交子代全为紫花,另一组子代全为红花 其中一组子代全开紫花,另两组子代全开红花37(1)氮源和无机盐(答不全不得分,1分) 培养时间不足(2)培养基灭菌不合格 倒平板过程被污染(或培养皿灭菌不合格) 中性或微碱性(1分)(3)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将聚集的菌体逐步进行稀释,以获得单个菌落 6(1分)(4)抗药性基因频率38(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细菌复制原点转录 翻译 (3)二 (4)1 5 淋巴细胞增殖(5)CEA抗体的产生与导入外源CEA基因,使CEA含量增加有关化学部分78910111213ACBCADC7A【解析】A项,碳纤维主要成分为碳,并有特殊用途,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B项,甲醛有毒,所以不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用以保鲜,B错误;C项,高纯硅能够制成太阳能电池,即光电池,能用做火星探测器的动力而非二氧化硅,故C项错误;D项,酒精消毒的原理是利用变性作用,而不是将病毒氧化,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8C【解析】A、1mol白磷(P4)的正四面体结构中含有6molPP,而1molCO2结构中含有2molCC,则P4与CO2所含共价键数目之比为3:2,A错误;B、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所以1mol乙酸与足量的C2H518OH充分生成CH3CO18OC2H5的分子数小于NA,B错误;C、13CO2分子和N217O分子中含有的中子都是23个,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5,所以9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2mol,含有的中子数为4.6 NA,C正确;D、溶液没有具体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其中的微粒数目,D错误。答案选C。9B【解析】A.装置中主要产生CO、CO2和H2O,中为碱石灰用于除去CO2和H2O ,中发生反应:PbO+COCO2+Pb,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CO2,中用银氨溶液检验装置中是否充满了CO,则有、中试剂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故A错误;B.若中连续产生气泡且有明显现象时说明中空气已排尽,故B正确;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处酒精灯,再熄灭处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故C错误;D.一般金属呈现出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粉末状为灰黑色,故D错误;答案选B。10C【解析】分子为异丙苯,与苯互为同系物,A正确;分子中中心碳原子连有的原子团相同,且不含有碳原子,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2种,B正确;和分子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平面上,C错误;和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D正确。11A【解析】分析:X的原子序数是R的2倍,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2倍,则R为碳,X为镁,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是强电解质,向Y的钠盐溶液中滴加M溶液,产生沉淀为为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最终沉淀不溶解,因此沉淀为硅酸,故Y是硅。硫酸和高氯酸都是强电解质,Z可能是硫、氯。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碳的氢化物属于烃类,烯烃等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甲烷比硅烷稳定,故B错误;C.Z的单质可能是硫,也可能是氯气,只有氯气呈黄绿色,故C错误;D.硫化镁、氯化镁都是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12D【解析】图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AsO43-2I2HAsO33I2H2O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故B错误;但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溶液中发生,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图,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上述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极发生,形成原电池,其中C1上发生:I22e2I,为原电池正极;C2上发生:AsO332e2OHAsO43H2O,为原电池负极,故C错误,D正确。13C【解析】反应后溶液中还有较多H离子剩余,且滤液中没有Cu2,可以知道残留物没有Fe,只有Cu,而Cu可以残留说明溶液中没有Fe3+,溶液中阳离子为H和Fe2+,反应后剩余n(H+)=0.4nol/L0.2L=0.08mol,原溶液中n(HCl)=4.4mol/L0.1L=0.44mol,参加反应的HCl中的H元素转化到氢气、水中,根据H原子守恒,2n(H2O)+2n(H2)=n总(HCl)-n余(H+),即2n(H2O)+2=0.44mol-0.08mol,n(H2O)=0.14mol故混合物中n(O)= n(H2O)=0.14mol,由铜元素守恒,则n(CuO)=n(Cu)=0.02mol,由O原子守恒:3n(Fe2O3)+ n(CuO)=0.14mol,则n(Fe2O3)=0.04mol,由Cl原子守恒,滤液中溶质为FeCl2和剩余HCl,2n(FeCl2)+n余(HCl)=n总(HCl),即2n(FeCl2)+0.08mol=0.44mol,n(FeCl2)=0.18mol,由Fe原子守恒,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