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9764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地理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塘 1978 东门工地 1981 梅林原貌 1983 过去的深圳 今天的深圳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新课学前导航 1 什么是城市化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表现 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人口不断增加 工业产业不断升级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 城市范围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城市化表现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数量百分比不断上升 小珠三角 珠三角 大珠三角 粤港澳 泛珠三角 9 2 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珠三角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80年代之前 现在 基础薄弱 纺织 食品 建材 广州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 GDP年增长16 9 高于全国9 6 人均GDP 27663元 高全国3 85倍 超过中等收入国家 其国内生产总产值占广东省的70 以上 该区人口占全国6 而出口占全国1 3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三角 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北重中间综南轻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美国产业变动产业转移影响东南亚地区刺激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怎样调整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在工业内部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技术 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有何影响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增长 劳动力及房地产成本不断上升 这样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会形成巨大的成本落差 为降低成本 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产业转移 具有充足 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文摘阅读 2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邓小平南巡 改革开放以后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给予许多优惠政策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 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影响 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的优势 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 利用港澳贸易渠道 大量出口商品 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4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 改革开放以后 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 通过投资 引商 引资 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 国内背景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侨乡之一 有利条件 总结 有利条件分析 第一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 工业化的推进 工业总产值增长缓慢 工业总产值增长迅猛 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 第二 三产业呈上升趋势 2012江苏地理 每题2分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起以化工 机械 纺织 电子 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图7是该市1990 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7回答4 5题 高考真题 4 1990 2010年 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 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 产业结构趋于优化5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逐渐将纺织 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 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 D B 第一阶段 起步 外向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在本地完成加工 组装后 大批产品经过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供应国际市场 1979 1990年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 劳动力资源丰富 政策优势 侨乡优势 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 外商出于风险考虑 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 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 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第二阶段 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在快速上升 并最终大大超过轻纺工业 占据主导地位 1990年以后 政策优势不明显 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 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外商不再担心风险 投资规模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 使城镇数量猛增 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 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2013广东文综41题 3 小题 材料一1996 2008年青海省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1996 2008年期间 西宁市耕地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 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12分 耕地 比重下降 2分 原因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 2分 退耕还林还草 2分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比重上升 2分 原因 城市化 2分 及工业化的发展 2分 根据下图所示的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比较各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四 问题与对策1 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 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7 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 B C D D 高考模拟题 2013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 招工难 用工荒 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 根据相关知识 结合图9 回答7 8题 8 用工荒 对沿海地区经济最有可能的影响是A 减少资金投入 扩大生产规模B 促进农业发展 改善粮食供应C 增大重工业比重 减少用工数量D 刺激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D 城市规划 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 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下降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的现象普遍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广州天河员村村口卖艺的人 9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 结构差异大 D 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 交通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导致 三废 排放量大 但是处理量小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在 1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 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 缺水问题突出 3 噪声扰民 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 耕地锐减 土壤肥力下降 5 森林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0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 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 中小城市的发展 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 课堂练习 2 对策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成为工业化 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 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 加强分工合作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 各城市功能不清 结构趋同 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 使得工业化 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在积极努力 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 避免恶性竞争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大珠江三角洲的构建理念 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共享资源 增强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 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 查处私招滥雇 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跟不上 引发了居住 交通 教育和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城中村 现象较普遍 近年来 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 能源 纺织 化工 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图中的 示意苏州市城市化 工业化发展走廊 读图4完成11 13题 高考真题 11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A 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B 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 常熟 张家港 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 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 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12 与I 走廊相比 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 当地市场广阔B 水运便利C 科技实力强D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13 促进 走廊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D B C 1 有关工业基地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B 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课堂练习 C 2 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始腾飞时 美国的产业结构中 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 信息产业B 轻纺工业C 旅游业D 精密仪表工业 课堂练习 B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 良好的区位条件B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C 课堂练习 1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分析 正确的是 工业基础雄厚 产值高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煤 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 B 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渔村 设立特区后 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 就发展成一个大城市 据此回答2题2 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 地理位置B 政治因素C 交通因素D 科技因素 B 新浪网2012年8月28日电 2011年 广东省经认定的326个省级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64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24 9 提升至2011年的31 1 形成了虎门服装 南庄陶瓷 小榄五金等享誉国内外的区域品牌 回答3 5题 3 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 下面不是其发展区位优势的是 A 平坦的地势B 丰富的矿产资源C 优越的地理位置D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4 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 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A 转移B 升级C 专业化D 规模化5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 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 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 耕地面积增加D 气候温暖湿润 利于植被生长 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B C B 6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A 侨乡的背景B 良好的区位条件C 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D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C 7 关于20世纪七 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 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D 12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 其中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 乙 丙三种模式中的类型 2 目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 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两点 上海 乙 农业基础好 劳动力丰富 交通便利 科技水平较高 政策优惠等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读图回答4 5题 8 图中 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 苏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温州地区 东北地区B 浙江温州地区 苏南地区 东北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温州地区 苏南地区 东北地区D 东北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浙江温州地区 苏南地区 C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读图回答4 5题 9 上述四种发展模式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模式差异最大的是A B C D D 读某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比较图 1 关于该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 阶段 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 快C 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D 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2 在阶段 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 技术指向型产业B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C 动力指向型产业D 现代服务业 D D 下表反映了2002 2003年间 我国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京津冀 大东北 四大经济圈 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 7题 12 四大经济圈2002 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第二 三产业比重下降B 第一 二产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第一 三产业比重下降D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 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下表反映了2002 2003年间 我国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京津冀 大东北 四大经济圈 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 7题 B 13 与其他经济圈相比 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 主要原因是A 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 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 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 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14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 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资源密集型工业A B C D 下表反映了2002 2003年间 我国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京津冀 大东北 四大经济圈 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 7题 B 1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回答问题 从地质作用看 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作用而形成 从理论上分析 图中甲岛有不断向岸 南或北 靠拢的趋势 其主要原因是 沉积 北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快于南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