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96448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春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春高中地理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 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综合检测卷(四)(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会议”,某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共同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面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上述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是()2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焦点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解析:第1题,题中叙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问题。A反映的是水污染问题,B反映的是酸雨问题,C反映的是全球变暖问题,D反映的是植被破坏、荒漠化问题。第2题,“责任共担”体现的是共同性原则。答案:1.C2.C读世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没有显示的环境问题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B耕地沙化C自然资源衰竭 D土壤污染4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图中显示的问题引起的是()A沙尘暴 B水土流失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破坏解析:森林减少、土壤退化、湿地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部分树种和鱼类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会导致耕地沙化;而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质排入土壤造成的,图中没有显示。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沙化的土地为沙尘暴提供沙源;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等物质上升到平流层后会破坏臭氧层,图中并没有显示。答案:3.D4.D能源效率是指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生态效率则兼顾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将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强度适配于地球的承载力水平。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完成56题。5关于四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B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C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D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6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示四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A广东省高耗能产业发达B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C内蒙古三次产业波动大 D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解析:第5题,读图知,广东能源生态效率不是始终最高,故A错;上海能源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而不是下降,故B错;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比较稳定,故D错;因此答案选C。第6题,广东省能源不足,以轻工业为主,故A错;内蒙古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能耗产业为主,波动不大,故C错;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故D错;上海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强,产业转型升级较快,故选B。答案:5.C6.B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8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第7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8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答案:7.D8.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纪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马永顺退休后,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他带领全家在16年里共计种树46 500棵,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荣。据此回答910题。9与马永顺早期的“砍树人”思想相似的是()A轮作,间种,生态种养B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0下列选项符合马永顺最终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是()A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B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起决定作用C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资源D发展经济必然产生环境问题解析:第9题,D选项与“砍树人”思想都体现了“人定胜天”的观点。第10题,A选项符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答案:9.D10.A我国某平原地区充分实施国家“绿色农业”政策,农业绿色经济发展效益显著。读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113题。11该地区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河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12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13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A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水平C提高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速度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解析:第11题,从该地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中的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牧草为主,以及该地有野猪、狍子和山鸡等可以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东北平原。第12题,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循环农业,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农业循环产业链活动能使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13题,由上题解析可知D项正确。答案:11.B 12.C 13.D食品安全越来越令人担心:馒头里加增白剂,各种食品里加糖精、香精等,这些对人体都是极其有害的。近期全国各地屡有食源性疾病的报道,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食品添加技术越来越发达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15餐桌污染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解析:第14题,传统的看法是馒头越白越好,食品越甜、越香越好,于是不法商人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和喜好,在食品里加入大量的增白剂、糖精、香精等危害人们健康的物质。第15题,餐桌污染影响了人体的健康,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安全性并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14.B15.B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40分)16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下图是“几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厄尔尼诺(圣婴)现象对东南亚哪个国家的气候影响最大?(2分)(2)穿越北冰洋是东亚北美欧洲之间海运的捷径,但目前仍未通航。然而,科学家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条具有商业价值的海运航线就会开通,为什么?(4分)(3)目前图上A区因为气候变化及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8分)(4)北美东部及欧洲是全球酸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解析:(1)厄尔尼诺(圣婴)现象发生时,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动的速度会减小,所以首先会影响位于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国家。东南亚国家中位于赤道区域的是印度尼西亚。(2)全球气温上升,将导致北冰洋海冰融化,有可能在夏季开辟出一条西北航道,缩短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航线距离。(3)A区位于沙漠边缘。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气候变干,就可能引起沙漠化,或人类过度放牧、耕作及采伐薪柴等,也会造成沙漠化。(4)大量的酸性气体与湿润的水汽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酸雨。答案:(1)印度尼西亚。(2)全球变暖将导致北冰洋海冰融化,有可能开辟出新的航线。(3)土地沙漠化。(4)工业、交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富的水汽。酸性气体和水汽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酸雨。1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分)材料一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材料二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1)。图1材料三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2)。图2(1)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6分)(2)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分)(3)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解析:循环经济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评价试验区发展的条件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分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对策。答案:(1)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有利: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不利: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3)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恢复植被;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生活用能;控制人口增长;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