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96348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随堂演练巩固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该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5NB25NC35ND45N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高度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 3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 【解析】 第1题,由山麓的自然带可判断所处的纬度位置。第2题,由图判断南坡为向阳坡,热量较北坡充足,故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第3题,决定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 【答案】 1B 2C 3B课后作业夯基一、选择题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 D气候只能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整体,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缓慢,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后,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也较慢,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植物生长旺盛,形成的枯枝落叶多,但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因此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答案:B 2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解析: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因而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其他三个选项很容易排除。 答案:A 读下图,完成35题。 3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图中表示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特点。 答案:A 4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 ) AabcBdefCace Dbdf 解析:题目要求找出人类与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的关系。 答案:B 5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 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C 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 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解析:题目要求找出不正确的。江淮平原是我国的湿润地区,可将旱地改造成水田,不会产生盐碱化现象。盐碱化现象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 答案:D (xx山东齐河一中高三月考,1415)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56题。 5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B草原C沼泽D荒漠 【解析】 根据图示a、b两种植被类型的分布,判断a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b为热带草原。 【答案】 B 6图中a、b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 ) A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a垂直地域分异 b非地带性 Ca非地带性 b垂直地域分异 D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a植被类型分布受海陆位置分布的影响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植被类型分布受纬度位置影响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D (xx山东潍坊一中高三月考,810)读我国某东西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及山麓地带气候资料,完成79题。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月份 1月 7月 全年 气温() -135 218 降水(mm) 24 1044 4261 6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阴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7造成该山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势 8该山脉所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D地面沉降 解析:由于山麓位于温带,所以只能是天山或阴山,而天山最高处博格达峰海拔5 448米,远高于图中山脉,天山山麓地带是荒漠,阴山位于内蒙古草原,山麓为温带草原景观,所以只能选A项。阴山基本上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阴山所在的内蒙古草原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答案:6A 7B 8A (xx山东曲阜师大附中高三月考,2324)读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丁三地位于我国。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A丁丙乙甲B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D甲丙乙丁 解析:由”甲地西坡山麓植被一片枯黄”可知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为夏季,又根据自然带的基带可确定四地的纬度位置,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昼越长,故选B项。 答案:B 11 若乙表示的是我国天山,则其南坡缺少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解析:天山北坡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分布了针叶林;南坡面对干旱的塔里木盆地,水分严重不足,从而缺少森林带,故选C项。 答案:C (xx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文综,56)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程预测图,完成1213题。 12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 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解析】 从图中信息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雪线总体趋势是降低的,但是并非简单的随着纬度升高,雪线越低,雪线高低还与降水量有关。 【答案】 D 13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 A海拔高,气温低B海拔低,气温高 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解析】 雪线的高低除了与纬度有关外,还与降水量关系密切。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的原因是这些地方降水量偏少,冰川的水汽供给量少,雪线偏高。 【答案】 D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和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解析】 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Y轴自下而上体现的是自南向北方向。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而且从年降水量数值上看,应是我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差异。 【答案】 A 15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地区相似,则该地(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解析】 从A地积温和地年降水量值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选D项符合。 【答案】 D 二、综合题 16实验原理分析和探究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地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3)对于沙子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 。 (4)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 和 的交换。 (5)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过程,填入字母完成下表。 (6)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然界各要素 的过程。 解析:该题用实验演示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统一演化过程。需要同学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以及平时的细心观察。 答案:(1)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里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 (2)水循环现象;蒸发、水汽输送、水汽凝结、降水。 (3)外力作用 (4)物质 能量(或热量和水分) (5)如下图 (6)统一演化 17(xx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28)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 (2)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4)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解析】 为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为东非高原,虽然位于赤道上,但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变化带来自然带的相应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最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 【答案】 (1) (2)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地形 (3)整体性 由赤道向两极 (4)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条件好、水热组合好 18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3)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温带大陆性气候 松鼠 棕壤、褐土 温带季风气候骆驼荒漠土 解析: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图中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不同是主要原因。图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 答案:(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状况变化大 (3)距海远近不同 (4)温带大陆性气候骆驼荒漠土 温带季风气候松鼠棕壤、褐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