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祖国山水美如画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文章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文章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3. 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2. 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文章。3.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文章所描写景物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重难点分析:l 本课语言很有特点,既亲切自然,又清新流畅,仿佛一位导游就站在你面前在为你做介绍,所以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l 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课前准备: 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 、图片导入,激发情趣。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教师简单介绍黄山风景区以及黄山奇石。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展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2. 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3. 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 学生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2)介绍了黄山奇石。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1.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2. 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品读写“仙桃石”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飞”和“落”等关键词的读法。出示仙桃石图片。3. 学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品读写“猴子观海”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采取让学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帮助理解。出示猴子观海图片。4. 学生交流第四自然段,品读写“仙人指路”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以采取让学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帮助理解。出示仙人指路图片。5. 学生交流第五自然段,品读写“金鸡叫天都”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6. 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整体感悟黄山奇石之“奇”。四、教师小结。从了解黄山开始,到了解“黄山奇石”,体现了学生认识事物的层次性。识字与阅读教学有机整合,音、形、义分步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读自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用简明的话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回归整体,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段落,初步渗透文章表达的“总分”构成。第二课时一、回顾复习,导入本课。 1. 认读生字新词。2. 指名读课文。学生思考回答: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各是怎样介绍的?学生回答。3. 教师小结。二、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进行想象等拓展练习。 1. 教师导入结尾段的阅读:黄山的怪石号称“黄山四绝”之一。黄山的怪石也不仅仅是课文中详细介绍的这几种。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其他怪石的。出示学习提示。2. 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名字,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样子。分小组说一说,选出一个代表给全班同学说。 出示学习提示。以及相关图片。三、练习书写本课生字。教师给本课生字分类,请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规律。出示秀、每、其:上下结构,但是上下部分占格位置不同。神、伸、状、形:都是左右结构,前三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形”字左右的等宽。区、巨:对比练习,注意笔顺。尤:注意笔画的书写,注意不要多写一撇。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效果。这一环节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黄山怪石的真实图片,丰富他们的见闻。 培养归类识字的能力,达成把字写好看的教学目标。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4山行教案 人教版教学要求: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2、配乐范读。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顺。2、同桌互读。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4、齐读全诗。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学生自读想象。2、同桌互说。3、指名说。(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重点体会“斜”“生出”。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c、师生齐读。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配乐齐读3、配乐背诵(1)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3)配乐齐诵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3、展示作品,点评。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板书:21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寒山石径(斜)枫林(红)白云(生处)人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