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 教科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8878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练习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 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虚_(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反射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6_m。3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她身高为1.6 m。她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1.6_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 m,像到她的距离是_0.8_m。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B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C将木板放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D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6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7.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B)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8如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D)9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 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D)A以4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4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2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10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D)A.1 m B.1.5 m C.2 m D.3 m11.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B)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水中捞月,徒劳无功C如影随形,形影相伴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12小芳在距平面镜1 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虚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 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0.7_m,像的大小_不变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 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反射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2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仍能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1)通过图像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等于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相等_(选填“相等”成“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说明像是_虚_(选填“虚“或“实”)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_。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薄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前侧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等效替代法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不变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1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CDBA_。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_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_。(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_。17.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C)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第17题答图18一人正对竖直平面镜站立,人的脸宽为20 cm,两眼的距离为10 cm,欲使自己无论闭上左眼还是右眼,都能用另一只眼睛从镜中看到自己的整个脸,则镜子的宽度至少为_15_cm。(请作图说明)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先作出脸的像,再根据光路可逆,分别把人的两只眼睛与身体像的边界相连,镜子的有效范围刚好是两只眼睛和身体像组成的梯形的中位线。如图所示,人的脸宽AB等于20 cm,两眼为C、D,CD10 cm,如果用左眼看完整的像,需用PR之间的平面镜,如果用右眼看完整的像,需用QS之间的平面镜,所以无论闭上左眼或右眼都能看到完整的像,需用PS之间的平面镜。因PS是梯形CDBA的中位线,则PS(ABCD),因ABAB20 cm,CD10 cm,所以PS(20 cm10 cm)15 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