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7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8784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7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7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7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27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课标要求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 探究区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 目标 改革 推动苏联的发展 2 重点 农业 3 主要措施 1 农业方面 内容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实行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 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开垦荒地 推广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答案 斯大林模式 经济 历史叙述 收购制 玉米种植 评价 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扩大了开垦面积 增加了粮食产量 但是 大规模垦荒 破坏了生态环境 再加上管理经营不善 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2 工业方面 把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把许多企业交给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管辖 4 评价 1 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 对 斯大林模式 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急躁冒进 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因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 答案 管理权力 高度集中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 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 未能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2 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 缺乏深思熟虑 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 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重点精讲 怎样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1 积极性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局限性 对 斯大林模式 缺乏科学的认识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归纳比较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 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 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冲击了斯大林体制 起到了 掘墓人 的作用 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 斯大林模式 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易混易错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 牛奶 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 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 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 以增加饲料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 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 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深化探究 赫鲁晓夫视察玉米种植区 思考 1 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 答案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 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 玉米歉收 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答案 思考 2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造成上述不良后果的原因 答案凭主观意志办事 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 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 赫鲁晓夫的墓碑 材料二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 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 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 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特内思考有人说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答案同意 掘墓人 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守墓人 消极影响 对 斯大林模式 缺乏科学的认识 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其改革失败 答案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措施 1 工业方面 恢复部门的集中管理体制 同时兼顾地方 把部分企业下放地方管理 坚持集中的经济计划 同时扩大企业的某些 实行 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 农业方面 鼓励发展 提高农产品的 自主权 答案 历史叙述 利润提成 家庭副业 收购价格 推行 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2 评价 1 作用 取得一定成效 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军事实力和大为增强 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2 局限 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 导致后期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再加上其加紧与美国争霸 导致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 集约化经营 综合国力 答案 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2 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 保守 不利于改革 3 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 影响经济发展 重点精讲 归纳比较 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异同 1 同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结果 前者收效甚微 后者初期效果明显 后期停滞不前 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斯大林模式 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2 异 内容有所不同 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材料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 火炮和导弹 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 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 3左右 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深化探究 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哪一方面 这一做法有何后果 答案 1 重点发展重工业 尤其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2 后果 造成经济负担持续增长 农 轻 重比例继续严重失调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经济停滞 答案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1 指导思想 认为必须进行的变革和改造 2 措施 1 用代替行政命令的管理办法 2 企业实行自负 自筹资金 自主经营 3 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允许集体和 4 在农村实行和家庭承包制 根本性 经济手段 盈亏 答案 历史叙述 个体经营 租赁制 3 结果各项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并最终导致 4 原因 1 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 再加上 2 改革重心转向 最终导致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配套措施 答案 阻力重重 政治领域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哪些问题 1 经济结构问题 苏联原来存在的问题就是农 轻 重比例失调 重工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长期落后 但是 改革中 加速发展战略 的重点仍然在重工业 结果使比例更加失调 2 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很大 3 取消了指令性计划 但严格的间接控制仍然使企业自主权无法实现 归纳总结 与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 如何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 1 特点 试图打破 斯大林模式 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2 认识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积重难返 进展缓慢 收效甚微 致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归纳比较 归纳总结 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1 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2 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 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 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政策和配套措施 不能急躁冒进 也不能保守停滞 更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 4 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 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 材料一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 他不停地剥下去 一直到剥光为止 思考上述材料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答案 1 突破旧体制 进行根本性变革 2 缺乏科学的改革思想 更缺乏配套措施 3 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导致苏联解体 答案 深化探究 掰菜叶的戈尔巴乔夫 材料二这是师东先生创作的一幅漫画 时间大约是在2007年4月23日以后 也就是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 叶利钦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之后 整个漫画由左右两部分组成 左边漫画展现的是叶利钦 终止 苏联 一座简单的纪念碑 上面的五角星是苏联的象征 下面的碑铭上写着 苏联 1922 1991 其中 1991 的字样刚刚刻完 而完成这个雕刻的正是叶利钦 他的手中还拿着 作案 的工具 锤子和凿子 右边的漫画也是一座小型的纪念碑 上面的头像是叶利钦自己 下面是叶利钦的生卒年月字样 叶利钦 1931 2007 他把苏联变成了历史现在 他自己也成了历史 思考苏联解体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 1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 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改革 2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从国情出发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4 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 返回 课堂小结 1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 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 开垦 开垦 再开垦 B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C 废除余粮收集制 拥护固定粮食税 D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 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解析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大规模开垦荒地 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 故A项正确 B项出现在戈尔巴乔夫时期 C项出现在列宁时期 D项出现在斯大林时期 A 解析答案 反馈 训练区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2 某一历史阶段 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 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 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 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 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 列宁B 斯大林C 赫鲁晓夫D 戈尔巴乔夫 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为发展农业开展大规模的开垦荒地运动 以扩大谷物种植面积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3 有的史学家认为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有一半是失败的 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 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 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 思想僵化的时期 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并取得一定成效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4 周尚文在 苏联兴亡史 中曾这样描述苏联 放慢改革步伐 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国内政局稳定 保守气息浓厚 国家实力加强 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 气势汹汹 这种情况出现在 A 1925 1953年B 1954 1964年C 1965 1982年D 1982 1991年 解析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国家实力加强 争夺霸权 说明了军事实力的加强 这与勃列日涅夫重视军事改革有关 A项是斯大林时期 B项是赫鲁晓夫时期 D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 C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5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 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 这表现在 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原则和框架 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故A C两项错误 B项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 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相对赫鲁晓夫改革是一种进步 D 解析答案 返回 1 2 3 4 5 6 6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 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 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 赫鲁晓夫B 勃列日涅夫C 戈尔巴乔夫D 斯大林 解析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 而苏联就是葬送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C 解析答案 图一图二 链接阅读教材第99页提示改革缺乏宏观整体性 只是修补性的 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 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 加紧与美国争霸 竭力扩军备战 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加 探究思考教材第99页1 对于赫鲁晓夫的评价 国内学术界的观点不一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对赫鲁晓夫的评价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既要看到他的改革在客观上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冲击 又要看到他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倾向和制定具体方针 政策上的主观随意性 以及这些错误倾向为苏联以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我们要辩证看待 教材问题解答 返回 2 1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训 社会主义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但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 抵制西方的 和平演变 发展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不同意 因为我们要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 但还不成熟 需要一个不断探索 反复实践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因此改革是必需的 必要的 但不能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的道路是艰难的 曲折的 复杂的 3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改变了指导思想和放弃了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导致了思想混乱 社会动荡 苏联解体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应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抵制西方的 和平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