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篇 基础过关篇 专项06 溶解度曲线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8696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篇 基础过关篇 专项06 溶解度曲线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篇 基础过关篇 专项06 溶解度曲线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篇 基础过关篇 专项06 溶解度曲线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项(六) 溶解度曲线类型一一条曲线1.xx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6-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图G6-2图G6-32.xx上海 某物质的溶解度如图G6-3所示。40时将6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40时形成160g溶液B.若降温至20,溶质质量减少C.若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若升温至80,溶液是饱和溶液类型二两条曲线3.xx泸州 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6-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B.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D.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图G6-44.xx娄底 如图G6-5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6-5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将20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5.xx广东 图G6-6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图G6-6(1)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g;60时溶解度:Na2Cr2O7(填“”“Y图G6-1010.xx天津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填序号)。A.高锰酸钾B.汽油C.面粉D.白糖(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填序号)。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3)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G6-1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某同学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向C溶液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填“”“(2)50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110g;60时两物质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2)50时,210gNa2Cr2O7饱和溶液中有110g溶质,当降到1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60g,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50g。6.D解析 根据信息()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可知甲和乙没有相同的溶解度;()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说明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结合()的分析,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应该是Z。()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说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丙,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Y, 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X。根据以上分析,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X;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Y;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由于没有指明二者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所以X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比Y多;t2时,甲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7.(1)abc(2)增加c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3)75(4)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2)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还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可知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25g,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5g。(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20g。8.B解析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烧杯中是氯化钾溶液。9.D解析 由图甲知,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X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应的曲线应为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Y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说明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对应的曲线应为a;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由图乙知,t3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等质量的X、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XY。10.(1)D(2)C(3)甲B28.6%解析(1)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汽油、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白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2)烧碱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没有明显变化。(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10g,是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g,是饱和溶液,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C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为不饱和溶液;向C溶液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甲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剩余的质量为 10g+10g+10g+25g-40g=15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100%28.6%。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g100g+20g100%16.7%;降温后,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5g100g+15g100%13.0%,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