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8654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 岳麓版选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 前770 前221 是大国争霸的时期 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同时 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 其中著名的有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 他们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变法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1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各国变法的基本史实 2 与春秋时期的变法 或改革 相比 战国时期的变法在历史条件 变法内容 性质和影响上有哪些异同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从本质上分析春秋 战国变法的原因和影响 2 采用比较的方式 从背景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上比较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 或改革 的异同 3 本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并不属于必须掌握的九次改革之一 而是作为第4课 商鞅变法 的背景来加深理解 在处理上可作为一般性了解 一 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 力量对比的变化 进入春秋时期 衰微 势力逐渐强大 2 政治制度的破坏 战国时期 制遭到破坏 已经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3 土地国有制的破坏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 私田越来越多 以 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4 新兴地主阶层的要求 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 阶层日益壮大 他们要求废除 的世袭特权 发展 经济 1 周王室诸侯 2 宗法分封 3 井田制 4 新兴地主旧贵族地主 2 各诸侯国的对策 1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打着 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 壮大自身 2 各国的国君为在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 开始进行以 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 温馨提示 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这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就是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以及牛耕的出现与普及 1 尊王攘夷 2 富国强兵 二 变法运动1 春秋时期 管仲改革 1 内容 实行 即按照 的好坏和产量征收 2 实质 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3 评价 进步性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客观上加速了 的瓦解 局限性 未能触及到上层建筑 旧的 仍然发挥作用 1 相地而衰征土地实物税 3 井田制 世卿世禄制 2 战国时期 魏文侯变法 1 主要内容 政治上 提出 选贤任能 赏罚分明 的基本国策 经济上 提出 的农业政策 破坏了 法律上 强调 的作用 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 军事上 进行军事改革 创建强大军队 武卒 1 尽地力井田制 法治法经 2 历史意义 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 增强了 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 最强大的国家 开启了战国 的序幕 各国变法最终汇成一股时代潮流 是中国古代 历时最长 的一场变法运动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 的统治秩序 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 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 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取得突出成效 主要是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 不但内容全面 而且深刻彻底 2 国力战国前期 大变法运动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 宗法贵族中央集权制度 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 针对训练 1 管仲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A 经济实力增强B 军事力量加强C 社会性质变化D 实现称霸目标 解析 管仲在齐国进行的 相地而衰征 实际上是奴隶制性质的改革 虽然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现象 但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齐国仍然是奴隶制国家 答案 C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 从背景来看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 政治上 改善了吏治 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 经济上 破坏了井田制 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法制上 法经 维护了社会秩序 稳定了政局 军事上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三 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 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 迅速崛起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四 总体来看 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废除了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 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到强化 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针对训练 2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变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 A 出现的根本原因B 代表的阶级利益C 产生的社会影响D 改革的具体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战国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已得到确立 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而春秋时期仍是奴隶社会 因此战国时期的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而春秋时期的变革仍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这就是两者最本质的不同 答案 B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各国的应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 公元前720年 周平王死 因为随葬品不足 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向鲁国求赙 助葬费用 以后桓王还向鲁国求过车 材料3 请回答 1 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看 春秋时期周王室面临什么状况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材料3中的人物进行的改革是什么 主要改革措施及影响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变法的背景及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 联系教材内容不难回答 第 1 问学生要抓住 状况 和 措施 作答 第 2 问要抓住 措施 和 影响 作答 答案 1 状况 西周时期 周王通过宗法分封制维护了他的 天下共主 的地位 进入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周天子 天下共主 的地位名存实亡 措施 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 2 齐国的管仲改革 春秋前期 管仲改革赋税制度 相地而衰征 无论公田 私田 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管仲改革的影响 对齐国 增加了齐国的财政收入 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对其他诸侯国 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 没有触及上层建筑 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春秋战国三位改革家理解 改革措施是改革指导思想的体现 在课堂讨论中 老师展示了下列三幅图片 同学们就管仲 李悝 吴起三位改革家的思想派别产生浓厚兴趣 将他们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号入座 各执己见 讨论得非常热烈 学生甲认为管仲 李悝 吴起 法家代表 学生乙说 吴起是兵家的代表 老师布置你做发言记录 请你将他们的陈述摘要展示出来 1 学生甲分别结合三次改革的措施和法家思想的特点作了说明 2 学生乙论证了吴起是兵家代表理由 他发言应是 解析 结合三次改革的具体措施 对应诸子百家中法家 兵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予以论证 答案 1 管仲 李悝 吴起 法家代表 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 实行 相地而衰征 李悝主张改变世卿世禄制度 号召大家铲除井田的疆界 强调法治的作用并制定 法经 吴起大胆进行军事改革 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思想 主张锐意改革 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 一切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变化 既不能复古倒退 也不能因循守旧 这些属于法家思想的特征 2 吴起 兵家 吴起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武卒 强化军事训练 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 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 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这属于兵家思想的特征 一 选择题1 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解析 A B C三项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政局 思想领域的表现 D项明显与争霸战争不符 答案 D 2 2012 江门一调 下列各项 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本质特征的是 A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C 公田转化为私田 D 商业繁荣 经济发达 解析 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 诸侯崛起 社会转型 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而土地所有权变迁是其根本的标志 答案 C 3 2006年 对中国农民来说是个 转折年 1月1日 农业税条例 的废止 使延续2000多年的 皇粮国税 成为历史 9亿农民站在了发展新起点上 农业税最早始于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 解析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 初税亩 开始了我国的农业税 答案 A 4 2013 自贡一诊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 我国历史上大动荡 大变革 大发展的时期C 新兴地主产生 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 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新兴地主阶层兴起 奴隶主贵族衰落的时期 而不是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