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8413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求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包括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两个类群,这两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不熟悉,然而它们在动物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了解动物的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为本节课程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和前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5、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2、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教学过程【教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什么特征?【学生】指定学生回忆回答,别的学生修正或补充。【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为新要学习的知识做好准确。【教师】同学们,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孩子常患蛔虫病,体内寄生有大量蛔虫,雨后的你们还见过蚯蚓,这两种动物都比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复杂,它们分别是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今天我们将具体学习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相比腔肠动物或扁形动物的复杂之处。【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明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知识是如何来的,又应如何学习。【教师】展示“蛔虫”图片,讲解蛔虫解剖图。请同学们试着描述蛔虫的结构?【学生】思考,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最佳回答。【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合理的描述: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的得出。【教师】展示其它线形动物,请同学们试着归纳线形动物的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修正并板书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教师】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复杂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修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用以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结构有口无肛,而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设计意图】比较学习,体验动物进化过程中结构的向复杂演化。【教师】讲解蛔虫是如何进入人体的?预防蛔虫病,应该注意什么?引出线性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讨论。【学生】讨论并归纳回答寄生性的线性动物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危害较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蛔虫病的原因及预防蛔虫病的注意事项,关注个人卫生。【教师】展示蚯蚓的图片,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又比线形动物复杂在哪里呢?我们通过观察自己来研究,组织小组观察蚯蚓。【教师】引导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及呼吸引导流程:1蚯蚓身体的体型?2蚯蚓的身体能区分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吗?3蚯蚓身体是否分节?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4蚯蚓如何运动?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5蚯蚓体表是干燥还是湿润?光滑还是粗糙?6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学生】学生按流程逐一观察解决,将观察到的试着描述并记录在本子上。【教师】教师给予巡查帮助,并组织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修正,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设计意图】学生体验运用观察法研究动物,并训练表达语言描述的能力。【教师】在上面的观察过程中,教师适当时间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如:注意观察时由整体到局部、由视觉到触觉、由现象到本质;实事求是;用湿棉球擦拭蚯蚓体壁,保持湿润;轻拿轻放;爱护蚯蚓,观察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原处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方法和爱护动物的意识。【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给出对蚯蚓特征的描述。【学生】小组展示【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修正并板书蚯蚓的特征:1体形呈圆筒形,身体有体节;2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刚毛支撑进行蠕动;3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教师】展示其它环节动物:水蛭 、沙蚕、蚯蚓,请同学们试着归纳环节动物的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修正并板书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的得出。【教师】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为什么?引导分析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并探讨蚯蚓是消费者还是分解者?【学生】参与学习蚯蚓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利用日本治疗蛭的图片,分析日本治疗蛭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参与学习,了解日本治疗蛭为人类利用。【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有益和有害性。【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并复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综合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结构上的变化?【设计意图】小结本节课,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结构上的变化,并体会它们在进化上的由低等到高等的演化,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运用启发式、观察法、归纳描述表达等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深入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