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1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84093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1教案 苏教版一、课程标准:1.用尺.天平.量筒.温度表.秒表等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2.初步学会几种基本的测量方法。3.认识到观察与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4.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5.意识到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6.体验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7.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8.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9.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10.愿意合作与交流。1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二、教学目的:(一)过程与方法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二)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1.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3.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4.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四、学习成果评价(一)概念发展1.不会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 2.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但是记录得不太好。3.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作记录。(二)探究能力:1.不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不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不会使用方法。2.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但不会正确地使用。3.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五、教学准备:1.两个轻重相接近的物体,各种形状的透明容器。2.秒表.尺子(或身高测量器).拉力计或握力计。3.收集一些有关珠峰的资料以及xx年测量珠峰的情况。4.一些测量用的工具5.烧杯或其他杯子.量筒.水。6.有关漏刻.沙漏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及工作原理的介绍。7.纸、笔.尺、玉米棒。六、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二次备课集中话题1.探究活动:(1)两条线是否是直线?(2)两个物体哪个比较重?(3)哪个容器里的液体多?2.学生研究后汇报。3.小结。1.认识感官的局限性。探索和调查1.测量:(1)谁跑得快?(2)谁的个子高?(3)谁的力气大?2.提问:关于珠穆朗玛峰,你知道些什么?3.学生汇报所收集到的资料。4.(出示P59页图或实物)提问:你认识这些测量工具吗?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吗?5.测量一杯水的容积。6.介绍古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7.测量树叶的面积。8.估计玉米的颗粒数。1.开展测量活动,认识测量所用的一些单位。2.了解测量珠峰的活动,认识各种常见的测量工具。3.认识一些测量工具。4.通过容积的测量,体会“标准化”的意义。5.认识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6.学习估量物体的面积和数量的方法。回顾和解释1.讲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本领?巩固所学内容。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 2教案 苏教版一、设计思路:测量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中的第二课。之于科学探究,测量与观察一样,是收集证据的基本的手段,是孩子所需掌握的必要探究技能。教材在各册末尾设计这类教学内容,意在进行探究过程与方法的集中训练。测量能力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掌握测量的一般性的步骤和方法,二是在碰到有些“难度”的测量问题时,能采取合适的策略加以解决。所以,本课的科学探究有些特殊,它不是对某种科学知识或科学原理的探究,而是对一种方法的一般性进行方式的探究。所以,本课的重要目标就应为“在测量中学会测量”即让学生在所具体开展的测量活动中,总结出测量的一般性的步骤和方法,而探究总结应用的过程,又是孩子掌握探究方法并能内化为探究能力的过程。这样,在今后所开展的探究活动中他们便可以熟练运用了。我将本课设计成如下环节:通过感观的局限性体现测量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测量从用尺测量长度中探究出测量的一般性步骤运用总结的步骤测量一杯水的体积运用策略解决实际测量。二、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并能使用多种工具开展测量活动。2.探究测量的一般性步骤和方法的并运用。3.掌握测量的一般性的步骤和方法,能运用策略解决实际测量问题。4.学会在经历探究“挫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教训,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测量的一般性步骤和方法的探究及运用。四、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量筒、烧杯、皮尺等。五、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1.出示圆球,就球的形状.颜色.重量提问交流。暴露观察的局限性。提问:请你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准确地告诉我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颜色、重量)2.小结: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有时光凭观察就够了,有时则需要借助工具量一量,像这种用秤称球的重量这一类的活动,我们把它称之为测量。(板书:测量)而秤就是一种测量工具。(板书:测量工具)评析:通过三个问题,既是对前一课利用感官观察事物的运用,又足以暴露感官观察的局限性,体现出测量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描述性定义,简洁明了的引出本课的课题。(二)生活中的测量。1.谈话: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测量活动还很多,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请你快速的告诉我他们在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什么?(课件一)2.学生回答。 评析:(三)从用尺测量长度中探究出测量的一般性步骤。合理选择测量工具。1.谈话:开展不同的测量活动,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你又需要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呢?2.学生回答。3.谈话:尺有很多种,老师这儿就有两种尺:短直尺,小皮尺。你选哪种?4.学生选择,师相机提问:你为什么选择它?5.师小结:所以,我们开展测量活动,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一件合适的测量工具。(板书:合理选择)认真了解测量工具。1.拿出小皮尺,提问:下面我们干嘛?2.学生测量,师巡视。3.交流.汇报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4.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认真观察了解测量工具的重要性。5.小结:看来在动手量之前,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认真了解测量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了尺子上的很多重要信息单位.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板书:认真了解 单位.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正确使用测量工具。1.提问:测量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2.学生交流。相机讲解皮尺的“0”刻度问题。(课件三)3.交流:要想测量结果准确,还得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相机板书:正确使用)4.谈话:下面我们就两人一组来测量课桌的长度。测完及时把数据记录下来。5.学生测量,师巡视指导。6.交流、汇报。7.小结:按照合理选择测量工具.认真了解测量工具.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这样的步骤(板书:步骤)。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对课桌长度的测量。评析:测量这一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进行的。选择什么样的测量活动更有利于孩子们从中总结出规律呢?用软尺测量课桌长度是合适的。这是因为用以厘米作单位的短直尺测量线段长度,孩子们原先已掌握,而用软尺测量较长的物体却是孩子们没有尝试过的。所以,孩子们在完成这项活动时既自信,又充满新鲜感,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等等一系列探究,他们便能总结出测量的一般性步骤和方法。这时,他们会惊喜的发现: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又多拥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四)运用总结的步骤,使用新的测量工具。1.提出新的测量任务。2.按总结的测量的一般性步骤测量一杯水的体积。a.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筒。出示并介绍量筒。b.认真观察量筒,了解重要信息。c.学生尝试测量,总结测量经验。d.分组测量.汇报测量结果。3.小结:运用总结出的这几个步骤,很快又学会了使用量筒。评析:用量筒测量一杯水的体积,是对刚刚总结的测量步骤和方法的运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几乎没有教师的讲解.演示,有的只是学生根据所作的总结,去自主的摸索和探究。没有了外部的传授,一切经验的获得完全来源于既往知识经验的迁移以及自己的实际操作。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所总结的步骤和方法被熟练掌握,并逐渐内化为探究能力。(五)运用策略解决实际测量问题。1.谈话:杯子可以装150ml的饮料,现在只里装着70ml,但何老师只要施点魔法,他就能在瞬间变得满满的。2.魔术表演。3.学生质疑并探究真相。4.小结:只要我们采用巧妙的策略,我们同样可以用量筒去测量固体体积。生活中还有很多看起来有困难的测量,只要我们采用巧妙的策略,就能迎刃而解了。5.拓展:采取巧妙策略解决婴儿称体重问题。评析:测量能力既包括熟练运用测量步骤和方法的能力,也包括运用智慧解决在测量活动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即能采取巧妙的策略完成测量。这是需要较强的探究欲.敏捷的科学思维和不屈不挠的探究精神共同完成的。魔术表演就很能激发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他们对破解魔术充满兴趣。而在破解魔术的过程中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意外”收获,这与很多科学家获得一些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很是相像,这足以给孩子很大的启迪。而这种间接测量的策略又可以让他们举一反三,去解决其它的测量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勇于挑战困难的科学精神。(六)课堂总结。1.谈话:跟大家一起上课,何老师觉得很快乐。你们呢?那觉得这堂课有收获吗?2.学生交流,师相机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