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五及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简答2道、论述题2道)

上传人:8** 文档编号:548270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五及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简答2道、论述题2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五及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简答2道、论述题2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五及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简答2道、论述题2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五(单选 50 道、多选 50 道、简答 2 道、论述题 2 道)一、单选题201、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5.1.17 )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应使用不燃材料搭建,面积不应超过( )DA、100 B、120 C、150 D、200 202、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5.1.18 ) 厕位宜设置门及隔板,高度不应小于( )BA、0.8m B、0.9m C、1m D、1.2m 203、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5.1.19 ) 高层建筑施工超过 8 层时,宜每隔( )层设置临时厕所。CA、2 B、3 C、4 D、5204、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1 )建设工程()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与卫生负总责。CA、监理单位 B、施工分包单位 C、施工总承包单位 D、建设单位205、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2 )建设工程的环境与卫生管理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明确环境与卫生管理的() 。DA、目标与制度 B、制度与措施 C、制度与方法 D、目标与措施206、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3 )施工现场应建立环境与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制度,应( ) 。CA、定期检查 B、经常检查 C、定期检查并记录 D、经常检查并记录207、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4 )建设工程的参建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卫生等突发事件应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 。BA、应急预案 B、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C、应急演练 D、消防演练208、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5 )当施工现场发生有关环境、卫生等突发事件时,应按相关规定及时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应配合调查处置。C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施工单位209、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6 )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等有关内容。DA、环境 B、卫生 C、应急救援 D、环境与卫生210、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7 )施工区、材料加工及存放区应与办公区、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AA、隔离 B、防护 C、消防 D、安全211、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8 )施工现场应实行()管理,并采用硬质围挡。CA、半封闭 B、敞开 C、封闭 D、边施工边封闭212、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8 )市区主要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m。AA、2.5 B、2.2 C、1.8 D、1.5213、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8 )一般路段的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应低于()m。CA、2.5 B、2.2 C、1.8 D、1.5214、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8 )距离交通路口 20m 范围内占据道路施工设置的围挡,其()m 以上部分应采用通透性围挡,并应采取交通疏导和警示措施。CA、1.2 B、1.0 C、0.8 D、0.6215、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3.0.10 )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参建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施工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的规定。CA、 安全带 B、 安全帽 C、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D、 安全网21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3.0.11)施工单位应依据有关规定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 。CA、体检 B、培训 C、体检和培训 D、体检和安全教育217、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4.1.2 )施工现场宜利用()作为临时道路路基。临时设施应利用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土方施工应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BA 拟建建筑物路基 B、拟建施工道路路基C、现有道路路基 D、规划道路路基218、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4.1.3 )施工现场周转材料宜选择()等可回收再利用产品代替,并加强保养维护,提高周转率。DA、金属 B、木质 C、化学合成材料 D、金属和化学合成材料219、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13) (4.1.4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CA、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减少二次搬运。B、施工现场材料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制定材料采购计划。C、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减少二次搬运,并应实行限额领料。D、施工现场材料堆码整齐。22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编号为GB50720-2011, 实施日期为(B)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公告)A、2011 年 6 月 6 日 B、2011 年 8 月 1 日 C、2012 年 6 月 6 日 D、2012 年 8 月 1 日22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防火,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不同施工现场的火灾特点,立足(C) ,采取可靠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适用。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1.0.3 条)A 预防为主 B 安全第一 C 自防自救 D 安全可靠222、灭火器、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识、临时疏散通道等统称为(C)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2.0.3 条)A 消防器材 B 临时设施 C 临时消防设施 D 消防设施223、施工现场出入口的设置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 B )个。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3.1.3 条)A 3 B 2 C 1 D 4224、 (C)应远离明火作业区、人员密集区和建筑物相对集中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3.1.6 条)A 食堂 B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 C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 D 篮球场225、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3.2.1 条)A 10m B 15m C 20m D 25m226、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A ),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3.2.1 条) A 10m 6m B 15m 10m C 20m 8m D 25m 10m227、施工现场办公用房与厨房操作间的防火距离为(C)(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3.2.2 条) A 3m B 4m C 5m D 6m228、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B) ,且不宜大于( )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3.3.1 条) A 5m 30m B 5m 40m C 10m 30m D 10m 40m229、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时,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C)的回车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3.3.2 条)A 8m8m B 10ml0m C 12ml2m D 14ml4m 230、建筑高度大于(B )的在建工程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3.3.3 条)A 20m B 24m C 50m D54m231、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在在建工程( B )阶段设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3.3.4 条)A 主体结构 B 装饰装修 C 竣工 D 基础232、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 C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第 3.3.4 条)A 10m B 8m C 6m D4m233、防火设计时,作宿舍、办公用房的临时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 A 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1 条)A A 级 B B 级 C C 级 D C1 级234、防火设计时,作宿舍、办公用房的临时用房的建筑层数不应超过( B )层,每层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300m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1 条)A 2 B 3 C 4 D 5235、防火设计时,作宿舍、办公用房的临时用房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C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1 条)A 1.0 B 1.2 C 1.5 D 1.8236、临时用房的( B )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等情况进行确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第 4.1.2 条)A 防火等级 B 防火设计 C 防火要求 D 防火规范237、防火设计时,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2 条)A A 级 B B 级 C C 级 D C1 级238、防火设计时,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的层数应为(C )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2 条)A 3 100m2 B 2 300m2 C 1 200m2 D 2 200m2239、防火设计时,可燃材料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C)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单个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4.2.2 条)A 10m2 30m2 B 20m2 30m2 C 30m2 20m2 C 30m2 10m2240、防火设计时,会议室、文化娱乐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应设置在临时用房的第( A)层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2.3 条)A 一 B 二 C 三 D 无要求241、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第 4.3.2 条)A 0.5h B 1.0h C 1.5h D 2h242、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设置在地面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A)利用在建工程施工完毕的水平结构、楼梯作临时疏散通道时,其净宽度不宜小于( )用于疏散的爬梯及设置在脚手架上的临时疏散通道,其净宽度不应小于 0.6m。(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4.3.2 条)A 1.5m 1.0m B 1.0m 1.5m C 0.6m 0.6m D 1.5m 1.5m243、在建工程作业场所临时疏散通道的设置,侧面为临空面时,应沿临空面设置高度不小于(B)的防护栏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3.2 条)A 1.5m B 1.2m C 1.0m D 0.8m244、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B)营业、使用和居住。(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3.3 条)A 可以 B 不得 C 严禁 D 经批准可以26、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应采用(B )材料搭设。(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3.4 条)A 易燃 B 不燃 C 可燃 D 难然245、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指示方向应指向( B )的临时疏散通道入口。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3.6 条)A 最远 B 最近 C 最宽 D 最方便246、作业层的醒目位置应设置(A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3.7 条)A 安全疏散示意图 B 安全疏散标志 C 安全疏散指示灯 D 安全通道247、施工现场应设置( C ) 、临时消防给水系统和应急照明等临时消防设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1.1 条)A 水桶 B 消防斧 C 灭火器 D 消防水池248、房屋建筑工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差距不应超过( A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1.2 条)A 3 层 B 2 层 C 1 层 D 无要求249、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应采用专用消防配电线路。专用消防配电线路应自施工现场总配电箱的总断路器( A)接入,且应保持不间断供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1.4 条)A 上端 B 下端 C 上端或下端 D 中端250、地下工程的施工作业场所宜配备( B )面具。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1.5 条)A 防尘 B 防毒 C 防火 D 防水二、多选题201.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ABC)(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4.1.3)A.作用在支架结构顶部模板上的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超过浇筑构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载B.架体顶部水平荷载C.风荷载D.空气荷载202.脚手架配件自重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AB)(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4.2.5)A.木脚手板、钢脚手板、竹笆片自重标准值可按 0.35kN m2取值B.操作层的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 0.14kN m 取值C.脚手架上满挂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可按 0.02kN m2 取值203.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B)(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4.2.6)A.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脚手架的用途B.脚手架同时施工的操作层层数应按实际计算C.装修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 3 层D.结构脚手架同时作业不宜超过 3 层。204.模板支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ABD) (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5.1.2)A 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计算;B 独立模板支架超出规定高宽比时的抗倾覆验算;C 纵、横向水平杆及横向斜杆的承载力计算;D 通过立杆连接盘传力的连接盘抗剪承载力验算。205.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ACDE)(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5.1.3)A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B 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计算;C 纵、横向水平杆的承载力计算;D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E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206.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ABCD) ,并应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7.1.1)A.施工对象情况 B.地基承载力C.搭设高度 D.按规程的基本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E.材料设备状况207.专项施工方案不包括:(CE)(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7.2.1)A.工程概况 B.搭设施工图C.周边环境 D.季节性施工措施E.劳动力配备208.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施工图不包括下列:(BC)(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7.2.1)A.架体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和节点构造详图;B.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及平面图;C.脚手架斜梯转角、门洞口的构造图;脚手架转角、门洞口的构造图;209.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ABD)(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8.0.1)A.应有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B.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C.进入现场的所有构配件必须对管径、构件壁厚等抽样核查,还应进行外观检查D.如有必要可对支架杆件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210.模板支架应按以下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ABC)(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8.0.2)A. 基础完工后及模板支架搭设前B.超过 8m 的高支模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C.达到设计高度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D. 遇 6 级以上大风、大雨、大雪后特殊情况的检查E.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211.脚手架应根据下列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AD )(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8.0.3)A.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B.首段高度达到 8m 时;C.架体随施工进度隔层升高时;D.搭设计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212.对模板支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下列内容:(CD)(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8.0.4)A. 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B.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C.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设计限定要求;D.水平杆扣接头与立杆连接盘的插销应击紧至所需插入深度的标志刻度。213.支架搭设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穿着(ABC)(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9.0.2)A.安全帽 B.安全带C.防滑鞋 D.护目镜214.在脚手架或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和(BC) 。(JGJ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9.0.9)A.交叉作业 B.防火措施C.专人监护 D.应急预案215.对脚手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下列内容:(CDEF) 。(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8.0.5)A. 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B. 立杆基础均匀沉降,立杆可调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应有松动和悬空现象;C.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主体结构、架体可靠连接;D. 外侧安全立网、内侧层间水平网的张挂及防护栏杆的设置应齐全、牢固;E. 周转使用的支架构配件使用前应作外观检查,并应作记录;F. 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齐全。216、为贯彻执行国家( ABC )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人员在使用工具式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范。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0.1)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综合治理 D.事后控制 E.事前控制217、支承防护架的主要构件,由钢结构(ABC)组成(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1.31)A、竖向桁架 B、三角臂 C、连墙件 D、水平防护层 E.横杆218、 架体结构由 (ABD)组成(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1.6)A、竖向主框架 B、水平支撑桁架 C、升降机构 D、架体构架 E、拉索21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ABC)的安全装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1)A.防倾覆 B.防坠落 C.同步升降控制 D.上下限位 E.固定卡220、高处作业吊篮用的提升机、安全锁应有独立标牌,并应标明(ABCD)等(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3.0.10)A.产品型号 B.技术参数 C.出厂编号 D.标定周期 E.尺寸大小221、高处作业吊篮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其永久荷载包括(AC)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5.5.1)A、悬挂机构 B、施工材料 C、钢丝绳 D、施工工具 E、作业人员222、进行喷涂作业或使用腐蚀性液体进行清洗作业时,应对吊篮的(ABD)采取防污染保护措施。(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5.5.15)A、提升机 B、安全锁 C、安全绳 D、电气控制柜 E、栏杆223、在吊篮内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对(ABD)采取保护措施。不得将电焊机放置在吊篮内;电焊缆线不得与吊篮任何部位接触;电焊钳不得搭挂在吊篮上。(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5.5.17)A、吊篮设备 B、钢丝绳 C、安全带 D、电缆 E、吊篮224、吊篮安全装置必须灵敏可靠,下列哪些属于安全装置(ABC)(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5.5.1、5.5.3)A、安全锁 B、安全绳 C、限位器 D、同步电机 E、栏杆22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操作应符合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7.3)A、应按升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规进行作业。B、操作人员必须停留在架体上。C、升降过程中不得有施工荷载。D、所有妨碍升降的障碍物应已拆除。E、操作人员必须有执业资格证226、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应符合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8.1.1)A、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差应不大于 20mm。B、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5,且不得大于 50mm。C、升降机构连接应正确且牢固可靠。D、安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试运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227、工具式脚手架的使用应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监督,下列符合规定的是(ABC)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7.0.6)A、安装、升降、使用、拆除等作业前,应向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应监督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B、应对专业承包单位人员的配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C、安装、升降后、拆卸等作业时,应派专人进行监督。D、不定期对工具式脚手架使用情况进行安全巡检。E、总包人员口头交底指导作业22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落装置必须符合的规定包括(ACD)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续表 8.1.3)A、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附着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一个防坠落装置,防坠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工况下都必须起作用。B、防坠落装置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可以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C、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D、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E、防坠落装置尺寸满足设计要求。229、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下列哪些规定正确( ABC)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4)A、主框架内侧应设有导轨 B、竖向主框架宜采用单片式主框架C、在竖向主框架的底部应设置水平支承桁架,其宽度与主框架相同,平行于墙面,其高度不宜小于 1.8mD、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两个楼层处设置一道附墙支座E、在使用工况时,不用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230、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装置下列哪些规定正确( ABE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5.3)A、防坠装置必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手动装置。 B、防坠落装置技术性能应满足承载能力的要求C、防坠落装置应设置在水平支承桁架上D、防坠落装置只在升降工况下起作用E、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必须分别固定在建筑结构上23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BCDE )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4.2)A、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 6 倍楼层高 B、架体宽度不应大于 1.2mC、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不应大于 7mD、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 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E、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 110m2232、以下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正确的有哪些( ABCE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9)A、拆除工作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 B、必须对拆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拆除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措施。D、拆除的材料及设备可以抛扔。E、拆除作业应在白天进行。233、以下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错误的有哪些( BDE)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8.3)A、不得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B、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或缆索) 。C、不得在架体上推车。D、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结件。E、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234、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操作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 ADE)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4.7.3)A、应按升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B、操作人员可停留在阶梯上。C、升降过程中有施工荷载。D、所有影响升降作业的约束已经拆开。E、各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 30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 80mm。235、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 ABCD)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条文 4.6.3)A、相邻竖向主框架的高差不大于 20mm。 B、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0.5%,且不得大于 60mm。C、连接处所需要的建筑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 C10。D、升降机构连接应正确且牢固可靠。E、预留穿墙螺栓孔和预埋件应平行于建筑结构外表面,其中心误差应小于 15mm。23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下列哪些部位采取可靠的加强构造措施( ABCE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条文 4.4.13)A、与附墙支座的连接处。 B、架体提升机构的设置处。C、架体上防坠、防倾装置的设置处。D、架体平面的一般部位。E、其他有加强要求的部位。237、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以下哪些不正确( BD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条文 4.4.14)A、架体外侧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立网。 B、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不应高于 2000 目 100c。C、作业层外侧应设置 1.2m 高的防护栏杆。D、作业层外侧应设置 150mm 高的挡脚板。E、作业层应设置固定牢靠的脚手板,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238、关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倾覆装置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CE )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条文 4.5.2)A、防倾覆装置中必须包括导轨和两个以上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导向件。 B、在防倾覆导向件的范围内应设置防倾覆导轨,且应于水平支承桁架可靠连接。C、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2.8m 或架体高度的 14。D、可不具有防止竖向主框架倾斜的功能。E、应用螺栓与附墙支座连接,其装置与导向杆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5mm。239、高处作业吊篮按驱动方式分为(CDE)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4.1A、单层 B、双层 C、手动 D、气动 E、电动240、高处作业吊篮必须设置的安全装置有(BE) 。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5.2.3 5.2.5 5.2.6A、防护棚 B、上限位装置 C、下限位装置 D、重量限制器 E 手动滑降装置241、下面关于吊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CDE)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5.3A、吊篮在动力试验时,应有超载 25额定载重量的能力。B、吊篮在静力试验时,应有超载 25%额定载重量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