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六附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论述题3道、简答题2道)

上传人:8** 文档编号:548268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六附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论述题3道、简答题2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六附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论述题3道、简答题2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选套题: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六附答案(单选50道、多选50道、论述题3道、简答题2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年全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套题六(单选 50 道、多选 50 道、论述题 3 道、简答题 2 道)一、单选题251、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的有关规定经计算确定且每个场所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B )具。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2.2 条)A 1 具 B 2 具 C 3 具 D4 具251、在临时办公用房或宿舍,发生固体物质火灾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A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2.2 条)A 25m B 20m C 15m D10m253、在临时动火作业点,发生固体物质火灾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 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2.2 条)A 10m B 20m C 30m D 40m254、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临时用房和在建工程的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较大者确定,施工现场火灾次数可按同时发生(D )次确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3 条)A 4 B 3 C 2 D 1255、临时用房建筑面积之和大于(A )或在建工程单体体积大于( )时,应设置临时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4 条)A 1000m2 10000m3 B 2000m2 20000m3 C 3000m2 30000m3 C 4000m2 40000m3256、临时用房的建筑面积为 2000m2 时,火灾延续一小时,消火栓用水量为( D)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5 条)A 25LS B 20LS C 15LS D 10LS257、在建工程(单体)体积为 30000m3 时,火灾延续一小时,消火栓用水量为(B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6 条)A 10LS B 15LS C 20LS D25LS258、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根据在建工程临时消防用水量、竖管内水流计算速度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B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5.3.7 条)A DN75 B DNl00 C DNl50 D DN200259、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D) ,最大保护半径不应大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5.3.7 条)A 100m 100m B 150m 150mC 150m 120m D 120m 150m260、建筑高度大于( A)或单体体积超过( )的在建工程,应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8 条)A 24m 30000m3 B 20m 30000m3 C 24m 20000m3 D 20m 20000m3261、室内消防竖管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人员操作,其数量不应少于( D)根,当结构封顶时,应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5.3.10 条)A 5 B 4 C 1 D 2262、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取水的部位,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宜为(C )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11 条)A 20m 40m B 15m30m C 15m40m D 20m30m263、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枪、水带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 C )套。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13 条)A 4 B 3 C 2 D 1264、高度超过(A )的在建工程,应在适当楼层增设临时中转水池及加压水泵。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3.14 条)A 100m B 120m C 150m D 200m265、作业场所应急照明的照度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的(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5.4.2 条)A 90 B 80 C 70 D 50%266、临时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选用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具,自备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D )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5.4.3 条)A 10min B 30min C 45min D 60min267、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C )负责,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1.1 条)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施工单位 D 设计单位268、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 A )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1.7 条)A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B 安全员 C 项目经理 D 技术负责人269、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露天存放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 C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2.2 条)A 1m B 1.5m C 2m D 2.5m270、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 A )进行清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3.1 条)A 可燃物 B 非可燃物 C 易燃物 D 易爆物271、裸露的可燃材料上( B )直接进行动火作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6.3.1 条)A 可以 B 严禁 C 不可以 D 经批准可以272、施工现场不应采用( A)取暖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3.1 条)A 明火 B 煤炉 C 电暖器 D 地暖273、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内应使用( C )灯具(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3.2 条)A 低热 B 防静电 C 防爆 D 防火273、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A ) ,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3.3 条)A 5m 10m B 3m 10m C 5m 15m D 3m 15m274、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疏散条件差,凡是能用于或满足人员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或安全地带的路径、设施均可视为( A )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2.0.4 条)A 临时疏散通道 B 临时消防通道 C 临时消防设施 D 通道275、宿舍、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变配电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设施( B)设置于在建工程内。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4.1.1 条)A 严禁 B 不应 C 可以 D 经批准可以276、施工现场( A )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每半年应进行 1 次,每年不得少于 1 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1.10 条)A 定期 B 不定期 C 随时 D 按方案要求277、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或区域应设置( A)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第 6.4.1 条)A 防火警示标识 B 禁火标识 C 严禁烟火标识 D 严禁通行标识278.在建筑拆除工程施工前,应签订以下哪一项内容(B)-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1 条A、分包合同协议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C、总承包合同协议 D、安全事故处理协议279.在建筑拆除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规范(C)-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3.0.2 条A、施工组织设计 B、安全专项施工方案C、施工排水方案 D、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80.拆除工程施工作业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做法(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5 条A、根据作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措施B、随时检查作业机具状况C、检查物料堆放情况D、在作业环境影响较大的状况下可继续作业281. 拆除工程在施工作业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做法(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5 条A、应对场地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B、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检查C、对施工机具进行性能维护D、没有经过检查直接离开施工场地282、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主体拆除顺序(C)-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6 条A、先拆承重结构,再拆非承重结构B、先拆承重结构,再拆附属结构C、先拆附属结构及非承重结构,再拆承重结构D、先拆承重结构,再拆非承重结构及附属结构283、下列哪一项在拆除工程施工中是被禁止的(A)-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7 条A、立体交叉作业B、主体结构拆除先拆除非承重结构及附属结构,再拆除承重结构C、根据环境变化,随时检查作业机具状况D、发现事故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284、对局部拆除影响结构安全的,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C)-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9 条A、不理会,继续作业B、制作简易的工具进行支撑C、按规定进行加固后再拆除D、直接进行拆除285、在有限空间中拆除施工,需要注意哪一项(B)-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3.0.12 条A、直接进入施工B、先采取通风措施,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作业C、采用纯氧通风换气D、对拆卸的各种构件随意堆放286、在进行人工拆除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是(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1.1 条A、从下至上逐层拆除B、分段进行,垂直交叉作业C、从下至上逐层拆除,垂直交叉作业D、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287、当进行人工拆除作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C)-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1.2 条A、在水平构件上堆放物料B、作业人员聚集在水平构件上进行作业C、作业人员在稳定的结构上作业D、作业人员在未固定的脚手架上作业288、当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哪一项方式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B)-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1.3 条A、从上至下逐步拆除B、采用底部掏掘的方法C、先拆除非承重部位,再拆除承重部位D、不允许直接推倒289、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应注意的事项是(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2.2 条A、先拆承重结构,再拆非承重结构及附属结构B、分段进行,垂直交叉作业C、从下至上逐层拆除,垂直交叉作业D、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290、当采用机械拆除建筑时,机械设备前端工作装置的作业高度要求(B)-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2.3条A、低于拟拆除物的高度B、高于拟拆除物的高度C、低于机械设备高度D、高于机械设备高度291、对拆除作业中较大尺寸的构件或沉重物料,应如何运输(B)-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2.4 条A、采用人力进行运输B、采用起重机具吊运C、采用人工升降机运输D、采用施工机具运输292 当拆除作业采用双机同时起吊同一构件时,每台起重机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荷载的(C)-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2.6 条A.60% B.70% C.80% D.90%293 当机械拆除需人工拆除配合时,以下哪一项是不符合要求的(A)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2.9 条A、人员与机械在同一作业面上同时作业B、人员与机械在同一作业面上分段作业C、人员与机械不在同一作业面上作业D、人员与机械在同一作业面上分时间段作业294、当爆破拆除施工时,哪一项是不符合规范的(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3.7 条A、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和覆盖B、起爆前应由现场负责人检查验收C、起爆前,对现场人员进行排查、疏散D、在人员未撤离之前进行引爆295、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整体拆除或承重构件拆除,哪一项拆除方法是不允许的(C)-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4.1 条A、爆破拆除 B、机械拆除C、静力拆除 D、人工拆除296、当采用静力破碎剂作业时,下列是一项是符合规范要求的(C)-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5.4.2 条A、徒手进行作业B、佩戴普通手套进行作业C、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D、佩戴防护手套297、拆除工程施工前,作业人员未进行(A) ,不得上岗作业。-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6.0.2 条A、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B、家庭住址调查C、仪容仪表整理D、身体健康检查298、当遇以下哪一种天气状况时,应停止作业(B)-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6.0.8 条A、六级以下风力B、六级以上风力C、小雨D、小雪299 现场消防设施应按哪个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6.0.11 条A、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B、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防护C、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技术规范D、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30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技术档案内容(D)-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第 6.0.16 条A、拆除工程施工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B、劳务分包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C、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D、安全生产责任制二、多选题251、利用吊篮进行电焊作业时,严禁用吊篮做电焊接线回路,吊篮内严禁放置(ABC) 。 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 9.2.8A、氧气瓶 B、乙炔瓶 C 、电焊机 D、工具252、下面关于高处作业吊篮的维护,说法正确的是(ABCDE) 。 高处作业吊篮 GB19155-2003 9.3A、吊篮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查、测试、维护保养。B、随行电缆损坏或有明显擦伤时,应立即维护和更换。C、钢丝绳不得折弯,不得沾有砂浆杂物等。D、定期检查安全锁;提升机若发生异常温升和声响,应立即停止使用。E、除非测试、检查和维修需要,任何人不得使安全装置或电器保护装置失效。在完成测试、检查和维修后,应立即将这些装置恢复到正常状态。253、基坑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有(ABC) 。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3.0.2)A、基坑环境调查报告B、基坑支护和降水设计图C、基坑安全监测方案D、基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254、基坑工程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应在已有的(CD)基础上,根据工程条件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初步判定需补充查明的地下埋藏物及周边环境条件。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4.1.1)A、总平面布置图 B、环境调查报告 C、勘察报告 D、基坑设计文件255、基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中危险源分析包含(ABCD)的危险源分析。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2.2)A、基坑工程本体安全 B、周边环境安全 C、施工设备 D、人员生命财产安全256、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包含(ABD) 。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2.2)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理 C、应急救援 D、应急启动257、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下列(AB)为重大危险源。(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3.2 )A、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拟继续使用的B、邻水的基坑C、基坑侧壁存在震动荷载D、台风致使施工用电中断,降排水系统失效258、深基坑施工发现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采取(ABCD)等措施。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4.2)A、坑内加载反压 B、调整分区 C、分步开挖 D、及时浇筑快硬混凝土垫层259、深基坑开挖底面出现流砂、管涌时,应立即停止挖土施工,根据情况采取(ACD)等方式进行处理。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5.4.2)A、回填 B、加快抽水速度 C、降水法降低水头差 D、设置反滤层封堵流土点260、重力式水泥土墙应通过试验性施工,并应通过调整搅拌桩机的(ABC )等施工参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6.3.1 )A、提升(下沉)速度 B、喷浆量以及喷浆 C、喷气压力 D、搅拌桩机位置261、减少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通过(ABC) ,控制降水影响范围,在保证地下水位降深达到要求时减少抽水量。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7.5.3 )A、调整降水井数量 B、调整降水井间距 C、水泵设置深度 D、水泵设置数量262、膨胀岩土基坑工程稳定验算应根据(AB)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折减。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9.2.1)A、岩土含水量变化 B、膨胀岩土的胀缩力 C、 岩土的坚硬度 D、基坑的坡度263、深基坑施工监测包括以下(ABC)内容。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10.3.3)A、基坑周边地面沉降 B、周边建筑物、地面裂缝 C、支护结构裂纹 D、施工气候264、下列(ABCD)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3.0.7)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B、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级基坑工程。D、其他需要论证的基坑工程。265、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ABCD)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的。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3.0.11 )A、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B、测点布设、验收记录 C、阶段性监测报告 D、监测总结报告266、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BCD)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4.1.2)A、周边道路B、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C、周边建筑D、地下水状况267、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ABCD)要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5.3.3)A、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B、不同结构的分界处C、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界处的两侧D、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268、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ABC)要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6.1.4)A、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B、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C、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D、不同观测人员269、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 (ABD)等方法。(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6.2.1)A、视准线法B、小角度法C、极坐标法D、投点法270、当出现下列(ABCD)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7.0.4)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较快C、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基D、支护结构出现开裂。271、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ABC)要求。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0.1)A、基坑工程设计B、地下结构设计C、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D、地下水状况272、当出现下列(ABCD)情况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8.0.7)A、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B、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C、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D、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273、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ABCD)的综合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及时提供可靠的综合分析报告。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9.0.1 )A、岩土工程B、结构工程C、工程测量D、建筑施工274、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 BDE 和拆除。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0.2 ,P1)A 施工 B 设计 C 搭设 D 制作 E 安装275、配模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有哪些图: ABCD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1.8 ,P2)A 模板排列图 B 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 C 以及细部结构 D 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E 构建布置图276、下列情况的模板承重结构和构件不应采用 Q235 沸腾钢 AD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1.3 ,P7)A 工作温度低于-20C 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承重结构或构件。B 工作温度低于-25C 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承重结构或构件。C 工作温度低于-30C 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承重结构或构件。D 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30C 的所有承重结构或构件。E 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C 的所有承重结构或构件。277、用于承重模板结构的冷弯薄壁型钢的带钢或钢板,应采用 AC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2.1 ,P8)A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规定的 Q235钢B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BT700)规定的 Q345钢C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 )规定的 Q345 钢。D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规定的 Q235 钢。E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 )规定的 Q255 钢。278、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 ABCDE 的木材。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3.1,P9)A 腐朽 B 霉变 C 虫蛀 D 折裂 E 枯节279、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3.8 ,P10)A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 25%;B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 20%;C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 18%;D 连接件,不应大于 15%。E 型钢构件,不应大于 15%。280、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容许值 ABE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4.1,P22)A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400;B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250;C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1500;D 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21000。E 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281、模板安装前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ABCD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1.1 ,P50)A 应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B 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采用爬模、飞模、隧道模等特殊模板施工时,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C 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D 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E 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消防器具。282、模板安装构造应遵守下列规定: ABCDE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1.2,P50)A 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及碗扣式等支架立柱不得混用。B 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应有防水措施;对特别重要的结构工程可采用混凝土、打桩等措施防止支架柱下沉。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融措施。C 当满堂或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高度超过 8m 时,若地基土达不到承载要求,无法防止立柱下沉,则应先施工地面下的工程,再分层回填夯实基土,浇筑地面混凝土垫层,达到强度后方可支模。D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E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283、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6.1.9 ,P52)A 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B 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C 在立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D 当层高在 820m 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 20m 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E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3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 150mm 处进行固定。284、梁式或桁架式支架的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2.1 ,P53)A 采用伸缩式桁架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上下弦连接销钉规格、数量应按设计规定,并应采用不少于两个 U 型卡或钢销钉销紧,两 U 型卡距或销距不得小于400mm。B 安装的梁式或桁架式支架的间距设置应与模板设计图一致。C 支承梁式或桁架式支架的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强度,否则,应另设立柱支撑。D 若桁架采用多榀成组排放,在下弦折角处必须加设水平撑。E 若桁架采用多榀成组排放,在下弦折角处必须加设剪刀撑。285、墙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ABDE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3.3,P59)A 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后倾一定角度。安装过程应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B 当钢楞长度需接长时,接头处应增加相同数量和不小于原规格的钢楞,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墙模板宽或高的15%20%。C 当钢楞长度需接长时,接头处应增加相同数量和不小于原规格的钢楞,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墙模板宽或高的20%30%。D 拼接时的 U 型卡应正反交替安装,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两块模板对接接缝处的 U 型卡应满装。E 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286、吊运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BCD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1.14,P53)A 作业前应检查绳索、卡具、模板上的吊环,必须完整有效,在升降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B 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不应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不应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C 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D 严禁起重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E 6 级风及其以上应停止一切吊运作业。287、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CDE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6.2.4 ,P54)A 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70mm。B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 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 1m。C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D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于水平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