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考点规划考点22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8071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考点规划考点22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考点规划考点22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考点规划考点22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考点规划考点22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岳麓版【考情分析】1近三年广东文综高考有关本考点的试题汇总xx年xx年xx年广东文综19山东文综16浙江文综39第一问广东文综卷18重庆文综卷19福建文综卷19浙江文综卷20等北京文综卷14安徽文综卷37第一问安徽文综18上海单科4本专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xx和xx年广东文综高考试题的分布看,重点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其中,集中考查人文精神的表现: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众多巨匠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2从考查的角度看,xx年广东文综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xx山东文综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比较。xx年广东高考文综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山东高考美欧思想交流,xx安徽文综古典文化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的关系,多以比较、联系与新材料设题,题目难度相对降低。 3从热点角度看,本专题知识可以联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体现的人文关怀;可以通过我国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科学性。 【xx年高考命题预测】 展望xx年的高考,本专题内容仍然要重点掌握,尤其是要把握人文主义的起源、复兴、发展、成熟这一主线,特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巨匠的成就与人文主义内涵,马丁路德的主张与人文主义内涵。 考点学习提示考点单元知识整合从研究神和自然到研究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萌发人文思想公元前54世纪、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奠定人文主义1417世纪、欧洲、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复兴“信仰即可得救”,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实际上是提倡思想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16世纪、欧洲:马丁路德、新教、加尔文发展强调人的理性思考,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完善和超越了人文主义1718世纪、欧洲: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成熟【考纲解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与影响主要考查两个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分析人文主义在文学、艺术及宗教领域的表现 【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 识记: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基本知识线索,重温文艺复兴兴起时间、地点、核心思想;杰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宗教改革的时间、地点、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新教及其主要教派。理解:理解资本主义最先萌芽于意大利的原因;概述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理解其性质;理解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意志的原因。运用:探讨并总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两大运动出现的背景和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2、能力与方法能力:充分运用历年来的高考主观题,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比较中发现历史信息、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等。方法:问题教学 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背景、经过、影响、特点等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对同一题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培养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并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进一步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认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感受并努力实践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意志与品格。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成就、观点。人文主义的表现,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在运动中它们高扬人文主义旗帜,把人从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众多巨匠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对于背景,由于涉及学生不熟悉的世界史知识,所以主要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结合相应的背景材料,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主要成就与观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总结。难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如何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人文主义的含义。【学习目标】 把握一条主线、一个核心。一条主线是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提出的主张或实践活动。【课堂小结】高三历史学习教学设计考点22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周秋鸽GAOSAN LISHI XUEXI 一、文艺复兴1背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国家出现了_。(2)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_、_、_。(3)古希腊古罗马 。2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_ _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 的价值和尊严。4成就(1)文学:薄伽丘的_;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 ”。 (2)艺术:达芬奇的绘画一扫中世纪拘谨的 气息,其绘画用 ,他塑造的雕塑体现了 。(3)拉斐尔以擅长 ,他的绘画以 。被视为 ,他笔下的圣母 。(4)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 。5扩展:16世纪,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达到高潮。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国别 )精心塑造的 。6影响(1)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被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2)_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的挑战。二、宗教改革1背景(1)_运动的影响,人民强烈要求改革教会。(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经济上的掠夺与搜刮。(3)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_。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1)马丁路德强调 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到拯救。(2)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 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带有鲜明的 。4影响(1)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统称为新教,包括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2)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_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课堂教学】(问题一)探思想之源宗教神学束缚下的欧洲材料一 “文艺复兴前的欧洲社会处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之下,那时人们的生活是完全以神为中心的。各个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麻木地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材料二 “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之初著名的神学家,他教导人们:由于人类的先祖亚当与夏娃偷吃了苹果,这桩原罪遗传给他们所有的后代,由于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要受苦的,不可以有任何的欲望与情绪。”材料三 “这是中世纪的一群苦行僧,为了救赎自身的罪孽,他们不断地鞭打自己,以期找到通往天国的道路。”材料四“相比这些人,另外一类人的下场更加悲惨,那就是对宗教持怀疑态度的人。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异端。他们会被专门审判异端的机构宗教裁判所羁押,受到鞭打,甚至是处以火刑,著名的科学家布鲁诺、伽利略都是受害者。”请看幻灯片上的这些词汇,你们觉得哪些可以用来形容中世纪人们的生活?(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方式)预设答案: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过渡这些词汇大致勾勒出中世纪时期,人们在宗教神学的束缚下,麻木、窒息的思想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当人们看到了从地底下挖出的古代罗马、古代希腊时代的雕塑作品,看到了这些作品体现出的自然的人性,就唤醒了人们渴望复苏人性,尊重人性的精神要求。由于当时还缺乏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人们就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问题二)探现实之源资本主义萌芽中的意大利 材料一 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这些工商业城市中,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实的享乐;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胜过关心虚幻的神学说教。但是,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却要求人们听从上帝的安排,祈求来世幸福。人教版教材材料二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 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贱的、肮脏的形象出现。材料三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材料四 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 据估计整个欧洲的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13471351年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死亡。通过阅读,请思考: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主要有哪些原因?(经济、阶级、思想、地理)预设答案:原因:经济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阶级上,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上,重视人的生命与尊严;地理上,昔日古罗马遗址,东西方文化交汇地。意大利确实是具备首先产生文艺复兴,并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文艺复兴的条件。思想核心:人文主义意义:满足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进步问题小结:文艺复兴的概况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一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承上启下】请注意这里的最后一段教师讲述并不是对之前内容的总结,根据已有的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不可能认同教师在这里作出的对文艺复兴的评价。这一段话的实际作用是唤起学生的情绪,为之后的“感受文艺复兴”形成最后的铺垫。(问题三)探人性之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之风格 1(xx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画的风格是表现人性美的,19世纪现实主义画的风格是揭示社会现实的,法国印象主义画的风格是表现光与色的。20世纪现代主义画的风格是反理性的、夸张的,是表现人的苦闷、彷徨的。故选A。【答案】A2、 (xx广州模拟)下面是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镇馆之宝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两幅画所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精神;A、C、D三项与文艺复兴时期时代特征不吻合,故选B项。 3、(xx东莞模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B人文主义 因行称义C民主政治 蒙昧主义D城邦文明 因信称义【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欧洲近代史之曙光是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重点是人文主义的重提,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主导性作用,所以两大潮流即指人文主义的潮流和因信称义的潮流。老师过渡:文艺复兴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觉醒,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思想上,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辱” 。(问题四)挑战交换权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会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并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天主教会) 恩格斯材料三: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完全垄断了西欧的文化和教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材料四:12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授职礼外,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材料五:天主教会的教阶制度: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教会教阶一般分为教皇、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等,统称为大职教,下面是修士、修女等上职教,在教务方面按照级别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材料六 这福音(圣经新约)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1)、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五,概括中世纪的欧洲,教皇到底有哪些权威?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教皇的权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阅读材料六,思考马丁路德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基本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预设答案: (1)教皇权威的具体表现:政治:教权高于王权;经济:有征税权;思想:垄断思想;社会生活:影响人的一生;宗教:具有绝对权威(教皇是神职人员的首领,是全体信徒的“国王”)。(2)思想核心:因信称义学说基本含义:灵魂得救的人称之为义人,马丁路德主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意义: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充满个性解放的色彩,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比较问题,提升识别问题的能力比较因信称义学说和因行称义学说的差异,从中理解因信称义学说的意义。 “因行称义”: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信称义”这一学说,主张人的灵魂是否得救,关键在于个人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不在于你做了多少善功,是否遵循了所谓的圣礼,更不需要依靠神职人员的帮助。在马丁路德的学说中,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路德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非教皇”,主张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根据,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老师归纳: 教皇 (因行称义) 教徒 (因信称义) 上帝学说方式权威关键因行称义行为教皇教皇为首的神职人员因信称义信仰圣经教徒自己理解应用: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考点】宗教改革。【解析】关键信息:马丁路德、信仰无法安稳的奠基于圣经、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D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答案】C课堂考点小结(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波及西欧广大地区;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发展,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2.不同点(1)斗争形式上:前者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后者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2)波及范围上:前者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领域开展和进行;后者首先从德国开始,是一场各阶层参加的社会运动。(3)产生作用上:前者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封建势力,产生的新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二)指点迷津 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人文主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三)考点知识整合采用图示直观展现知识内在联系课堂练习考点22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周秋鸽高三历史学习GAOSAN LISHI XUEXI 一、选择题 文艺复兴xx年题组1(xx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2(xx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3(xx上海单科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xx年题组1(xx重庆文综卷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2(xx福建文综卷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3(xx浙江文综卷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4(xx北京文综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xx年题组1(xx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xx年题组1(xx上海文综9)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但丁 马丁路德 米开朗琪罗 达芬奇 伏尔泰 B C D 宗教改革 xx年题组1(xx上海单科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xx年题组1(xx广东文综卷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2(xx山东文综卷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二、主观题1(xx浙江文综39)(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第题与材料无关,重点考查所学知识。通过此题考查17501850年间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背景。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分别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光荣革命。【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xx安徽文综卷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答案】(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例论证此观点,如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在思想领域领导文艺复兴运动,思想的解放反过来又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高三历史学习课后巩固训练考点22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周秋鸽GAOSAN LISHI XUEXI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xx北京海淀高三期末23)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2(xx北京海淀高三期末2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3(xx山东烟台一模1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4(xx江西南昌10所省重点中学模拟冲刺31)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以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C工业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主义5.(xx江苏南京二模13)“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6(xx山东临沂一模20)“十五世纪以后,这个地区逐渐从千年的冬眠中苏醒过来,可以与某一国在数学、艺术上相竞争”。推动该地区开始“从千年的冬眠中苏醒”的因素有(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A B C D7(xx湖南永州一模2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最可能是哪个时代的特征( )A希腊罗马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8(xx湖南邵阳一模15)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导致“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D. 人们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9(xx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9)“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 )A. 是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B. 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C. 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 D.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0(xx广东湛江一模19)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11(xx广东茂名一模18)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历史知识时引用了下面的诗句作补充:“她的步履轻盈她的姿态优美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应该是( )A古希腊神话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C宗教改革 D浪漫主义文学12(xx湖南浏阳一中第三次月考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强调人性 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A B. C. D. 13(xx广东汕尾二模20)“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14(xx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20)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15(xx江西南昌高三期末18)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肯定人和人性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因信称义16(xx山东潍坊高三期末13)意大利音乐家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材料中未包含的信息是( )A. 财富是幸福的基础 B. 向往舒适的家庭生活C. 对知识的渴望 D. 获取财富的途径17(xx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24)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餐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内部文化”是指( )A智者学派B启蒙思想 C文艺夏兴 D宗教改革18(xx广东韶关一模19)西欧司法在1500年以前主要根据圣经,15001700年代主要依据古罗马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兴起 B文艺复兴的推动C宗教改革的影响 D启蒙运动的发生19(xx广东湛江一模19)贝尔尼尼(15981680),意大利人,受教皇之托接手主持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筑。他创造的教堂前广场柱廊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该处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评价最为准确的是( )A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伟大的艺术工作者B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杰出的人文主义者C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卓越的建筑大师D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教皇的忠实仆从20(xx山东烟台一模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信徒皆为祭司用理性韵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回到圣经来 B C D21(xx广东茂名二模19)“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 D源自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22(xx河北保定高三期末34)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B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义C马丁路德只是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反对信仰圣经D宗教神权、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23(xx山东滨州一模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来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C宗教改革因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24(xx广东广州一模20)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 B C D25(xx北京朝阳高三期末30)德意志曾被称为巨型的怪物、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下列事件中有利于改变这一局面的有( )拿破仑战争 普法战争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加尔文宗教改革 B C D二、非选择题26(xx广东中山高三期末28)(12分)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材料二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4分)27(xx北京西城高三期末44)(8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古代雅典学者普罗泰格拉在论诸神中说:“关于诸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他被控犯有渎神罪,被迫逃离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已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后人评论这幅画时说:“圣母好像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 但同时又把他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着他逃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启蒙运动中,大多数思想家反对各种宗教偏执行为,认为教会散布的蒙昧主义造成了社会上普遍的愚昧和宗教狂热。有人甚至主张无神论。问题:结合所学,从人与神关系的角度,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8、选作题(xx福建宁德一模27)(1 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材料二 图7 洛赫纳玫瑰圣母(局部)(约1440年)图8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局部)(1514年)材料三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摘自许苏民人文精神论(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2分)(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6分)(3)据材料三,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4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C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所以D不正确。故选B。【答案】B2【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C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所以D不正确。故选B。【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倡导的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可以看做是题干中各种心情的结束。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BCD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答案】A4【考点】文艺复兴【解析】试题解读: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特点。题干强调人的“本能”,要把人性从宗教桎酷中解放出来,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对人的生命反省只能到这种程度,因此,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虽表示人性的觉醒,个性自我的觉醒,然其所谓人性仍只是对自神本落下来而说,而落下来自其自身而观之,又只是一个浑沦的泛说,而个性自我亦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因此亦只偏于就才情气而说。选项排查:题干强调人的本能,是感性,不是强调理性,这种近代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A项正确,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C项排除;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故D项排除。【答案】A5【解析】由材料信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可只是文艺复兴。【答案】B6【解析】从时间信息“十五世纪以后”看,该崛起的地区是欧洲,推动该地区开始“从千年的冬眠中苏醒”的因素有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项。“千年的冬眠”指欧洲中世纪,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之时,欧洲早已经苏醒了,故不选。【答案】C7【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这里的中世是指封建社会;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由此可以排除A、C项。又从材料“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可以排除D项。工业革命是有关社会经济方面。故选B。【答案】B8【考点】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解析】注意“根本原因”一般是经济因素或生产力因素,故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题意。A是条件,C是思想因素。【答案】B9【考点】文艺复兴【解析】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起源,说明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极端个人主义,排除B;D项表述错误。【答案】C10【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问题分析能力。关键信息:“贝尔尼尼(15981680)”,结合所学知识,、世纪处于文艺复兴时期阶段特征,该时期宣扬人性,肯定人的作用,否定教会的权威,故选。【答案】B11【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解析】 诗句是对人的价值的推崇和肯定,因此这属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另外,这首诗是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之一。故选。【答案】B12【考点】人文主义【解析】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古希腊是奴隶制,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都未产生,故项正确,而项都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为共同点,故D项正确。【答案】D13【考点】文艺复兴【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能力。文艺复兴兴起与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有关,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与材料描述相符合。【答案】C14【考点】文艺复兴【解析】解答本题须理解当时西方的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及题干物品代表的含义。关键信息:1497年、主要原因。结合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点,题干所罗列的物品应是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神权的象征,表达的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等,A项正确;D项迷惑性较大,易错选。【答案】A15【考点】文艺复兴【解析】题中材料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人性可以升华,可知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答案】A16【考点】人文主义【解析】根据对题干信息的提取,期中蕴藏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人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而且不但物质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