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学校卫生

上传人:满****i 文档编号:547853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饭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学校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饭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学校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饭堂】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学校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学校卫生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卫生监督监测与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镇(县城)连续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食物中毒事故、饮水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1重视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县政府将卫生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人大、政府领导,每年参加两次以上执法检查。结合本县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管理措施,档案资料齐全。2部门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等卫生监督工作。A.部署实施卫生法律法规中长期规划,做到标本兼治,着力治本;B.卫生行政部门有综合检查或专项检查的计划,实施方案和总结;C.卫生监督部门监督监测频率符合地方法律法规标准的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数据真实,评价结论准确;监督监测档案资料齐全;D.卫生许可规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符合要求,“五病”调离率达 100。3有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预防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饮用水安全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事故、职业健康危害事故。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自来水厂及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有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1.食品卫生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管理相对人的申请,按照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进行审核后赋予其从事生产经营资格的行为,根据食品卫生法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内容规定,生产经营者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经营。卫生许可是前置许可;食品、公共场所、自来水厂经营者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2.卫生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限内,超过有效期限的卫生许可证均视为无证经营。3.卫生许可证应按照规定进行年检。监督检查的内容:(1)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各省级行政部门对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做出明确规定,超过有效期的许可证均视为无证经营。(2)卫生许可证是否按规定年检。年检是对许可证以年度单位进行审核。其目的是考核相对人许可的条件是否发生改变,如卫生设施是否变化,流程有否改变。在本年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3度经营者是否有严重的违法行为,如重大食物中毒;是否接受二次较大的行政处罚。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逾期三个月未年检应按无证处理。(3)是否有超范围经营。卫生许可证的许可范围是根据申请人的条件依法确定的,超过许可范围经营食品就是超过其经营能力,将带来严重的卫生安全后果。(4)亮证经营。食品经营者应把卫生许可证悬挂在醒目处,向顾客明示其合法的经营资格。4.食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的监督检查。食品卫生法第 26 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管辖范围内食品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培训证、检查从业人员的操作习惯、个人卫生及卫生培训合格等。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中检出的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调离岗位。对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或对患有疾病不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不按规定调离的,可按食品卫生法第 47 条的规定,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 元以下的罚款。5.卫生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经营者应进行食品卫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4生的自身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及人员是否健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是否有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解决。各类饮食店、食堂、食品加工摊点防尘、防蝇、防鼠及上下水设施齐全,有餐具消毒、保洁设施并运转良好,操作规范。制售食品过程符合卫生要求,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定型包装食品符合规定,无变质、腐败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及原料。1.饮食店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生产品种、生产场所与许可证内容相符。(2)操作场所面积不小于 8,上下水通畅,排水口有防鼠网;操作、就餐场所防蝇、防尘等设施齐全,无杂物堆放,垃圾桶密闭加盖。(3)餐具洗消有专用水池和消毒保洁设施。(4)有满足需要的专用冷藏设备。(5)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盛装熟食品的容器清洗消毒后专用。(6)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货与款分开,包装材料符合卫生要求。(7)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时穿戴整洁工作衣帽,不留长发、长指甲、不带戒指。(8)内外环境整洁、有序,生产经营场所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站) 、旱厕等污染源 25M 以上。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52.食品加工摊点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加工品种、加工场所与许可证内容相符。(2)建立原材料采购索证、验收及台帐制度,索证资料包括: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卫生检验报告。(3)成品按品种分类存放;与地面、墙壁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有防鼠、防虫等设施。(4)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3.食品经营店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在许可范围内经营,不得有超范围、伪造、涂改、出借的行为。(2)食品采购要落实索证、验收及台帐制度。索证包括: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或卫生检验报告。(3)经营场所内环境整洁、地面平整不积水;有完善的防尘、防蝇、防虫和防鼠设施,经营场所视野内无苍蝇、老鼠和蟑螂等;现场制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应符合卫生要求;熟食加工间应为封闭式,符合专间卫生要求。(4)食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5)销售的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标明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或代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使用方法等;保健食品说明书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有虚假和夸大宣传的内容。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6(6)销售柜台无过期和霉变食品。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加工摊点和小吃摊点的规范管理,统一管理,配备上下水和餐用具洗消设施,摊主应落实环境卫生管理,餐用具洗消制度,做好个人卫生。县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卫生部在原食品卫生监督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食品卫生监管经验,推行的食品卫生监督新模式。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必须结合卫生许可和日常卫生监督进行,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审查和一年内日常卫生监督审查结论的综合评价,确定卫生信誉等级。监督审查结论分为三个等级,即良好、一般和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遵循全程监督、基于危险性评估、量化评估、分类、分级管理、动态监督、公开透明、卫生安全的原则。食品卫生信誉度分 A(优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合格)四个等级,并按照下列标准确定。A 级:卫生许可审查结论和日常卫生监督审查结论均为良好;B 级:卫生许可和日常卫生监督其中一个审查结论为良好,另一个审查结论为一般;C 级:卫生许可审查结论和日常卫生监督审查结论均为一般;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7D 级:卫生许可和日常卫生监督其中任一个审查结论为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检查数量:中小饭店各 2 个;食品商店、熟食店、单位食堂、食品加工厂各 1 个;学校食堂 2 个;2 个集贸市场内 5 个饮食摊点。附件: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附件:餐饮单位创卫档案目录创卫档案目录一、 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卫生许可证上加贴量化等级标志)二、 食品卫生管理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职责(必须是规范的文件)三、 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记录1、本单位自身卫生检查、奖惩制度(三年的检查、考核记录,单独成册)2、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制度(三年的培训材料、培训记录及考核记录,单独成册)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83、食品原、辅材料采购、索证、验收制度(索取的原始证件及验收记录、台帐及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单独成册)4、食品库房卫生管理制度5、餐厅卫生管理制度6、食品加工操作过程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凉菜间卫生管理制度、粗加工间卫生管理制度、烹调间卫生管理制度等7、餐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8、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清洁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9、加工操作设备及工具清洁制度10、废弃食用油脂(泔水)卫生管理制度(处理台帐、单独成册)11、有毒有害物品管理记录、除虫灭害记录12、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13、投诉管理制度投诉处理应有记录四、 监督机构对你单位实施卫生监督后的现场检查笔录等执法文书及本单位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五、 监督单位对你单位监督、监测情况原始资料(包括采样记录、检验报告、检验结果评价书、现场监测结论)六、 单位受到卫生监督机构奖惩情况(行政处罚决定书)七、 “五病”调离资料(监督机构出具的调离通知书、本单位人事部门的调离通知)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9八、 废弃食用油脂(泔水)处理合同(协议)附件:食品经营单位创卫档案目录创卫资料目录1、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2、设有卫生管理组织。有领导分管卫生工作,有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明确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法律责任,有检查,考核,奖惩记录。3、 建立原材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索证资料包括: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或卫生检验报告。验收记录包括:验货登记本、台帐及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采购畜禽肉时,应索取检疫证明,采购进口畜禽肉及其制品时,应索取出入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4、从业人员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的合格证明,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 100。5、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库房及贮存管理制度、食品销售过程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过期食品和感官异常食品处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和卫生检查制度、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凉菜间卫生管理制度、裱花间卫生管理制度、散装食品卫生管理制度、过期食品和感官异常食品处理记录、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记录、除虫灭害记录、监督执法文书(记录均为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0三年资料) 。公共场所卫生旅馆、美容美发厅、歌舞厅、公共浴室、网吧等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设施齐备,工作人员操作符合卫生要求。县城影剧院、图书馆、展览馆、商场等场所应有良好通风采光条件,合理配备垃圾箱和卫生公厕。公共场所是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公众从事社会活动的各种场所。公众是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或国籍、不同健康状况、不同人际关系的个体组成的人群。公共场所是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需要,由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一定维护结构的公共设施,供公众进行学习、工作、旅游、娱乐、购物、美容等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公共场所卫生作为环境卫生学的组成部分,其存在的卫生问题涉及卫生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空气卫生、饮水卫生、居室与微小气候卫生、采光与照明卫生以及通风、采暖、噪音、公共用具和物品等的卫生问题。根据国务院 1987 年 4 月 1 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 7 类 28 种:住宿与交际场所:有 8 种,分别为宾馆、旅店、招待所、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1饭店、车马店、咖啡店、酒店、茶座;洗浴与美容场所:有 3 种,分别为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文化娱乐场所:有 5 种,分别为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舞厅、音乐厅;体育与游乐场所:有 3 种,分别为体育场(馆) 、游泳场(馆) 、公园;文化交流场所:有4 种,分别为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购物场所:有 2 种,分别为商场,书店;就诊场所与交通场所:有 3 种,分别为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指飞机、轮船客舱、火车客运车厢) 。1.旅店业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2)无自然通风条件(无窗或死窗)的客房,每间必须安装独立的排、送风设施;可采用自然通风的客房,必须安装窗纱;使用分体空调的房间,空调过滤网每个月至少清洗消毒一次。(3)有专用的茶具清洗消毒工具和容器,配置容量足够的保洁柜和数量足够的茶具。茶具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供顾客使用(提供一次性杯具的除外) 。(4)脸盆、脚盆标记明显,脸盆、脚盆和拖鞋一客一换一清洗消毒。有专用的脸盆、脚盆和拖鞋的浸泡消毒容器,消毒方式可采用产品标定比例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5)床上用品一客一换,常住客一周一换,有床上用品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2洗涤设备,提供的床上用品须经彻底清洗消毒,感官性状良好;做到无毛发、无污渍、无破损。(6)提供的洗发水、沐浴液、安全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7)公共卫生间为水冲式,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每日清扫,做到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无自然通风条件的,要有机械排风设施。(8)淋浴室有机械排风设施,不得安装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和放置液化石油气瓶。(9)饮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有二次供水设施的,按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2美容美发店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未经许可不得从事医学美容。(2)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3)理发、美容分区设置,染、烫发区有排风设施。(4)理发工具要做的一客一消毒。(5)理发、美容用毛巾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6)使用的化妆品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3歌舞厅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3(2)有机械通风装置;使用分体空调的,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一次,保持滤网清洁无积尘。(3)禁止吸烟,应设立明显的禁烟标志。4洗浴场所卫生要求(1)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2)水源为市政自来水。(3)地面采用防滑、不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墙体采用防水、防霉无毒材料覆涂,浴池池壁、池底光洁,采用白色材料铺设。(4)淋浴喷头间距大于 0.9m;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池水每日至少要补充 2 次新水,每次补充量不少于总量的 20。(5)室内通风良好,有机械通风装置。(6)公用茶具一客一洗一消毒;拖鞋、浴巾每客用后必须清洗消毒。(7)有禁止患有传染性皮肤病和性病者入浴的标志。(8)洗发、沐浴用产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5网吧卫生要求(1)室内整洁,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采用湿式清扫,有专人负责。(2)有机械排风设施,保证室内每人新风量达 40/h,使用分体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每月不少于一次。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4(3)有茶具清洗消毒设施,配制容量足够的保洁柜华润数量足够的茶具,茶具经清洗消毒候方可提供给顾客使用(提供一次性茶具的除外) 。(4)每天营业结束后应对室内物体(桌、椅、扶手、键盘、电脑鼠标等)表面进行消毒。公共场所检查单位数量:中小旅馆各 1 个;美容美发 2 个;公共浴池 2 个;歌舞厅 2 个;网吧 1 个。附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住宿业卫生规范沐浴场所卫生规范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附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创卫档案目录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原则:每户一挡,消毒记录可集中保管或存放在相关岗位,卫生制度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张贴相关部门或岗位1、卫生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 (副本复印件要包含年审记录一页,正本须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2、场所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布草间、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5工作间、洗衣房) 。3、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4、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应急工作预案6、员工名单,健康证办理情况及禁忌症调离资料。7、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及考卷) 。8、场所各部门、相关岗位卫生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 杯具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 布草间卫生管理制度。 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无洗衣房的须提供布草外洗合同) 。 酒店附属设施(美容美发、歌舞厅、洗浴中心、商品部)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卫生设施(消毒柜、空调、冰柜、制冰机)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制度。 客人遗留物品登记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9、日常卫生工作操作程序: 客房清洁、卫生间洁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洗消间杯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布草去污、清洗操作程序。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610、场所内消毒记录。 (客用品以往消毒记录应充实在档案中) 。11、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12、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13 单位每周卫生检查记录,奖惩登记情况。14、卫生许可证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 15、单位对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指出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整告。16、卫生监督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饮用水卫生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管理规范,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资料齐全。集中式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水源卫生(1)水源选择有以下要求: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取水点设在城市和工矿企业的上游;水源水质经卫生部门全分析和卫生学评价合格。(2)水源卫生防护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供水单位在防护地带设有固定醒目告示;取水点周围半径 100米的水域内无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等污染水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7质的活动;取水点上游 1000 米至下游 100 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取水点上游 1000 米至下游 100 米沿岸无堆放废渣、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堆栈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及施用难降解的剧毒农药、排放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或从事放牧。地下水:遵守经建设部门会同卫生、环保、规划、国土等部门研究确定的卫生防护规定(凭当地文件) ,保证地下水源水的安全卫生。2.自来水厂的卫生管理(1)有有效的企业卫生许可证。(2)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组织,有领导专管并配有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3)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取水、净水、清洗、消毒、检修、涉水产品采购与使用、岗位责任等制度。(4)备有并遵守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5)新、改、扩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项目必须取得经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合格后开具的证明(意见)书。(6)对可能发生污染事故的环节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若发生与生活饮用水污染有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卫生、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8建设主管部门。(7)生产区建立门岗和安全保卫制度,无闲杂人员出入生产区。3.制水卫生(1)制水的布局卫生:制水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给水设计规范和标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和单设的泵站、反应池、清水池的外周 30 米范围内无生活居住区,无渗水厕所和渗水坑,无堆放垃圾、粪便、废渣、铺设污水管道;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2)制水设备设施卫生:制水的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必须满足生产需要;输水、蓄水、配水等设施密封,严禁与排水设施及非生活饮用水或单位自备水源的管网相连接;水处理剂和消毒剂的投加和储存处应通风良好,防腐、防潮,备有安全防范和事故的应急处理设施,并有防止污染的措施;水处理剂和消毒剂投加设施正常运转,并有备用设施;采购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必须符合卫生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并索取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生产区内新建的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网投产前,以及设备、设施、管网修复后,严格冲洗、消毒,经水质卫生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供水;制水的所有水池内无异常漂浮物,无青苔和藻类。4.水质检测与从业人员卫生(1)水质监测;水厂必须建立自检水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室;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19员、仪器和设备;水质检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检验法;供水规模与水质检测项目及检验频率,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规定的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测定项目检测频率的规定实施;有完整、清晰、真实可靠的检验记录,水质资料档案齐全完整;建立了水质检测结果月报、年报、污染应急报告的制度并认真执行。(2)从业人员卫生:直接从事供水、管水人员(简称“从业人员” )是指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水池和水箱清洗的人员。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制水、管水岗位的从业人员不得在岗位上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从业人员必须换上干净工作服、工作鞋上岗,防止将生产区外的污物、污泥带入生产区。5.二次供水卫生(1)设施卫生:二次供水设施周围环境整洁,排水条件良好,设施运转正常,并有饮水消毒设备;所用设备及管件均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接触水的设施表面光滑平整,不影响水质;所供水质感官形状良好,不含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水箱(池)内外应有爬梯,容积不得超过用户 48 小时用量,水箱或水池不得渗漏,设有通气管和罩,开口处须高出水箱(池)面 5 厘米,开口的位置与大小必须满足水箱(池)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并加盖上锁;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市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0政供水管道、饮用水管道、大小便槽斗直接连接,溢水管与泄水管不得与下水管连通,蓄水池周围 10 米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 2 米内不得有污水管线和污染物。(2)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的使用单位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和消毒,制定设施的卫生管理制度,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箱(池)的清洗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箱(池)的清洗为每年不少于 1 次,有清洗、消毒记录,清洗消毒后须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二次供水的卫生检测:水质必测项目为:色度、浊度、嗅味及肉眼可见物、PH 值、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余氯。选测项目为: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铁、锰、铅、紫外线强度。增测项目为: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水质检测记录应完整清晰,档案资料保存完好。水质检测结果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饮用水检查单位数量自来水厂 1 个,自来水公司水源地。附件: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1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附件:饮用水创卫档案目录卫生档案目录(一)持有有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并悬挂在工作场所。(二)有二次供水卫生安全制度及水质污染应急预案。(三)有供管水人员名单。(四)有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纪录,清洗后水质监测报告。(五)有卫生部门每年水质监测报告。(六)有供管水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包括培训记录、教材、和答卷) 。(七)有供管水人员健康体检资料(包括健康证、调离决定书和落实情况的书面材料) 。(八)水质消毒药品的索证(包括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采购药品发票复印件) 。职业卫生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2企业职业卫生符合国家规定要求。镇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依法进行职业卫生审查,企业对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等。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是依照建设项目是否产生职业病危害以及职业病危害的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职业病防治法关于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建成投产或投入运行使用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并投入使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三同时”制度。建成投产或投入运行使用后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目前是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认定,凡建成投产或投入运行使用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即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3的建设项目。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根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应当客观、真实,体检机构对健康检查结果承担责任。学校卫生县城普通中小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教学采光照明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还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县城中小学应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 600 比 1 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校在新建、改建、扩建校舍时,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学校教学建筑环境照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食堂饭堂卫生相关 24标准的饮用水。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应当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酒店餐饮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