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7493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二者不可得兼2、故患有所不辟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贤者能勿丧耳5、蹴尔而与之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7、万钟于我何加焉8、妻妾之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0、乡为身死而不受11、是亦不可以已乎12、此之谓失其本心13、故不为苟得 14、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15、乞人不屑也二、翻译下列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9 庄子故事两则一、整体把握1.庄子: 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二、解释加点的字。惠子相梁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发于南海 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 是鱼之乐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固不知子矣 请循其本 三、翻译句子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请循其本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四、文章理解1、寓言往往采用比喻手法,在惠子相梁一文中,鹓鶵、鸱、腐鼠各比作什么?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概括一下文中庄子和惠子的形象。3、结合两篇文章,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一)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赐 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 的高贵品质。4结合现实生活,给【甲】文补充两个论据。(2分) 5、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二)【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注释:芝兰:一种香草。化:同化。鲍鱼:咸鱼。肆:店铺。丹:丹砂,矿物名,红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故不为苟得也 ( )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 3翻译下列句子。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4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5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甲文的观点 ;乙文的观点 ;共同的论证方法 。(三)【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公被狐白之裘 被: 乃令出裘发粟 裘: 2翻译下列句子此之谓失其本心。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3【甲】全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4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5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四)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辩,有的版本作“辨”。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彘:zh,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呼尔而与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曾子之妻之市: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止: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译文: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4分)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五)【甲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注释:选自吕氏春秋。溉汲:取水。穿井:挖井。使用,这里指劳动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是鱼之乐也()(2)子固非鱼也()(3)及其家穿井()(4)闻之于宋君()2、翻译下面句子。(6分)(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用原文填空(3分): 甲文中的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是因为惠子的一句反问“ ”,而挑起的。乙文中是“国人道之”“宋君令人问之”都是因为“ ”而引发的。5、甲文中,庄子认为鱼儿“出游从容”,是很快乐的,这表现了庄子怎样的心境?乙文中宋君 “令人问之于丁氏”最后知道真相,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六)【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注释:子罕:人名。示:给看。玉人:琢玉的工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惠子相梁()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宋人或得玉( ) (4)若以与我()2、翻译下面句子。(6分)(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4、用原文填空(3分):甲文的惠子知道好朋友庄子来看望自己,却在别人的挑拨下,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 ”,庄子用一系列比喻,并用“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乙文中的子罕用“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5、甲文中的庄子和乙文中子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的看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