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合欢树》学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7692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合欢树》学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合欢树》学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欢树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3、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4、感受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一、自主学习【走进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虔诚 ( )侍弄( ) 瘫痪( ) 瞎逛( )够呛( ) 熏成( ) 【文学常识】2、本文作者 ,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整体感知】3、课文都写了哪些事?4、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二、合作探究【脉络梳理】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回忆母亲生前的三个场景。 “我”十岁: 。“我”二十岁: 。“我”三十岁: 【文本探究】 2、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1)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2)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3、阅读课文第4-12自然段分析:(1)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2)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3)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4、(1)母亲去世后,为什么“我”开始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 (2)如何理解“悲伤也称享受”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