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6363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环境保护课后练习(上)新人教版选修6题一: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各题。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a表示资源开发 B. b表示生产活动 C. 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 d表示废弃物排放2、以购物袋替代目前广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3、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面积缩减,调蓄洪水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题二: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人口 C.丙表示环境 D.丁表示经济系统 2、.P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 B. C. D.题三: 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扬沙、沙尘天气与北方地区冬春普遍干旱、降水减少和土壤表层松化有明显关系。 材料二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 (1)图中表示的是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的三类环境问题。请按序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问题: _; _;_。(2)近年我国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趋向恶劣,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中的_要素发生了变化。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灾害发生的范围和频度。(3)分析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南地区表现得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4)缓解苏州(本地区)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有(双选题)()A .逐步降低人均能源消费量B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事业C .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D .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建设能源基地10分题四: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_。(3)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_,理由_。题五: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其形成原因是_ _。 (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这一时段属于人类社会_时代。此时人类的人地关系思想为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人类谋求与环境_发展的结果。 题六: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2)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题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xx年12月719日,旨在解决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与会各国首脑与代表经过激烈交锋,仍未达成约束性文件。材料二各国承诺减排目标(部分)。(*碳中立就是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内部的平衡)材料三xx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 (*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1)根据材料二,五个国家或地区中可能最先实现碳中立的是_,最后实现的是_。(2)根据材料三,2020年五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上升或下降),五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是_。(3)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题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 ;b ;c ;d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题九: 读图大气环境问题有关资料,完成12题。1、该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 C酸雨 D水旱灾害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是( )A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甲烷 C甲烷、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氟利昂题十: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2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2,回答12题。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题十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1:2011年3月11日人民网讯据环境新闻网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韩国的气候学家们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发表研究成果称,到21世纪末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将由极地、副极地气候变为更温暖的气候类型。随之而来的变化包括这一地区的冰原逐渐消退。材料2:漫画“家园”。(1)以上图文材料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_。(2)上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3)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美国在解决该问题的态度上不如欧盟主动,试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原因。题十二: 长三角历来是“鱼米之乡”,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业都较发达,但是近十余年来,人们为增加产量,滥用有机饲料、化肥和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专家披露:养殖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有机肥泛滥、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水土流失正在成为包括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地区17个城市共同的五大环境杀手。依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长三角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简述当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利条件。(2)五大环境杀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共同通过的途径是_。(3)在我国的邻海中,图示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危害最重,试分析其原因。(4)A、B、C三处海域,污染最为严重的是_处,针对海洋环境不断恶化趋势,我国目前已建成多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什么?(5)长三角是我国的重酸雨区,为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该地拟启动市场杠杆治污,试评价这种做法的好处。题十三: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 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 表示污染严重)。 读图, 结合有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 1989xx 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 并分析原因。(2) 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题十四: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农业污染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问题。材料二: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2)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题十五: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但是目前许多湖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三个湖泊依次是( )A太湖、巢湖、滇池 B巢湖、太湖、滇池 C.滇池、太湖、巢湖 D.滇池、巢湖、太湖(2)图中三大湿地目前污染严重,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农药的大量使用 B石油污染 C汽车尾气 D工业生产大量排放污水题十六: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题十七: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题十八: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题十九: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红网泸溪站2011年11月23日消息湖南泸溪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投入试运行。项目的运行也标志着泸溪县垃圾处理方式,已由过去的简单填埋变成现在的规范化科学处置,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材料2:见下图。(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3)材料2表示的是某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填入相应方框内。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_,_,_,_。(4)为保护环境,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做好哪些工作?题二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下图为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电子废弃物处置不当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结合图中信息,简述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措施。题二十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巢湖是中国重要湖泊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巢湖两市之间,流域面积13 000平方千米,因湖呈鸟巢状而得名。材料二根据安徽环保局提供的气象卫星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近日,巢湖湖区共有约20平方千米蓝藻集聚,占巢湖总面积的2.56%,集中分布于西半湖西北部和东半湖东南部,并有局部暴发的趋势。材料三蓝藻发生趋势与气象条件关系表。(1)按照环境要素划分,蓝藻暴发属于_污染。(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巢湖蓝藻暴发的原因。(3)请为巢湖蓝藻的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议。(4)环境管理的手段除了环境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外,还可以采取_手段、_手段等。题二十二: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下图(图9)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分之一。(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岁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 _ ,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00,DO饱和度可达110%,其主要原因是: _ _, _ 。(3)因地制宜地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第25讲 环境保护(上)题一: 1、C 2、B 3、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城市垃圾产生的危害的理解。固体废弃物的细微颗粒,在风吹拂下,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另外它可以通过水和土壤危害植物和人体健康,如果把固体垃圾倾倒于湖泊中,必然造成水污染,同时也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等一系列的问题。题二: 1、D 2、C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系统。2、P过程是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过程。对资源利用不当或者开采过度都可能会产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题三:(1)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危害(2)气候(大气)生物(植被)(3)西南为高原山区,地面崎岖(坡度大);岩溶地貌发育,土层薄,植被脆弱;湿润地区,降水多。(4) B C解析:第(1)题,问题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问题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和横断山区等地,水土流失严重;问题主要位于南方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第(2)题,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第(3)题,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坡度大;熔岩地貌,土层薄;湿润地区,降水多。第(4)题,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事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减少能源消费,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题四: (1)土壤侵蚀(2)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丙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解析:依据图例,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地退化、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等,南方主要是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从位置上看,图中甲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乙为西南横断山地区,丙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丁为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题五:A点以前 此时人口数量较少,生产规模小,利用自然资源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承受的范围之内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 工业化 人类征服自然 B点以后 可持续解析:本题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发展经济与保持环境的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以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程度都较低。AC时段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也随之加剧,C点以后经济继续发展,但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到B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处在较低水平,而此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逐步成熟,环境问题最终会在发展过程中解决。题六: (1)D (2)A解析: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发展生产力;随着人类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协调。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可以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是人类所走过的一条弯路,对于今天来说是不可取的。题七: (1)欧盟印度(2)上升印度(3)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解析:本题新颖信息多,需要先弄清“碳中立”“碳均GDP”等名词的含义。第(1)题,欧盟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较1990年减排20%30%,说明在2020年之前即已经实现碳中立(出现历史最大排放量),而美国是2020年较xx年减少14%17%,它所选取的碳基数大于欧盟,因此其碳中立出现的时间肯定晚于欧盟,但也一定于2020前实现。其他国家分析道理相同,由此可知印度是最晚实现的国家。第(2)题,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随着节能减排的发展,碳均GDP值上升;最低水平国家的判断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来判断。第(3)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这是目前节能减排的常规措施。题八: (1) 毁林燃烧 矿物燃料 极冰融化 海低地被淹(2分) (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2分)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3分)(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防洪墙,整理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3分)解析:(1)据题意可得。(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量大的原因是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是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采取措施是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防洪墙,整理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题九: 1、B 2、A解析:1、由图可以判断出,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2、全球升温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增加。题十: 1、C 2、B解析:1、结合图分析可知,臭氧含量由5060度向两侧递减;在高纬度变化大,低纬度变化小,故选C。2、臭氧层破坏直接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多,使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平流层气温降低。题十一: (1)全球变暖(2)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森林破坏使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影响:海平面上升;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环保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4)欧盟多数国家属岛国或沿海国,地势较低的地方较多,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其安全;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第(1)题,由材料和漫画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企鹅失去家园。第(2)题,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河水上涨,进而使海平面上升;此外,还会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第(3)题,解决措施可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归纳。第(4) 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欧洲岛国或沿海国面临严重威胁;而美国内陆面积广大,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较小。题十二: (1)地势平坦开阔,河湖众多,水产品十分丰富。(4分)(2)水循环(2分)(3)东海沿岸港口众多,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排入海洋的污染物较多;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遭受污染损失严重;(3分)(4)B 保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5)用市场杠杆治污,可以使生产工艺环保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用市场杠杆治污,将污染物排放量计入成本,能有效地刺激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消除污染。(4分)解析:长三角地区地势平坦,河湖众多,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化肥农药污染、有机肥泛滥、水土流失最终都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进入河湖,养殖污染、生活污水本身就直接发生在水圈内。赤潮的成因有自然和人为原因,同样自然条件的海区赤潮次数的多少取决于陆上工农业污水的排放量,受赤潮危害最重的是海洋渔场。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就是减少人类对海区环境的破坏,保持海洋环境的多样性,采取市场杠杆治酸雨,让污染严重企业付出代价,迫使其进行技术改造,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题十三: (1) 总体趋势: 水质有所好转。 原因: 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 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 污染源减少;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污水、染源减少; 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改善了水质。 (2) 打捞漂浮垃圾; 清除河床淤泥, 引水冲淤; 沿岸绿化; 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解析:读懂图中水质曲线与不同年份中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变化, 从而分析出水质变化的原因。 (1) 图中水质污染曲线数值在下降, 说明了水质有所好转。这得益于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 城市绿地的增加, 使得污染来源减少, 水质得到了改善。( 2) 考查河流综合整治的措施。可以从清理污染物、禁止废水排放、加强绿化等角度进行分析。题十四: (1)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发展沼气)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 (2)控制私家车数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交通拥堵。解析:第(1)题,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沼气、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第(2)题,发展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既不会造成很大污染,也符合生活实际。题十五: (1) C (2) D解析:第(1)题可以根据三个湖泊位置的经纬度来确定。第(2)题,滇池位于云南,太湖、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三个湖泊的污染物主要来源均为工业污水。题十六: 1、B 2、C解析:土壤中CO2浓度越高,酸性就越强,对岩石的溶蚀能力就越强。读图可知,人工草坡的不同深度,CO2浓度都最高。石灰岩广布的应是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如果没有植被保护的话,会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使表面的土壤流失,形成石漠化。题十七: (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小,污染程度越重。(或答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2)实行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受该地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河流年径流量较小,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较小,且径流的季节变化较大,图中显示,枯水期污染严重,洪水期污染较轻,针对这种特点,对该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应首先考虑转变发展模式,污水一定要达标排放,注意水源的保护等。题十八: (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2)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解析: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题目图文信息,结合图中各地不同的生产生活实际说明对水质及生态的影响。第(1)题,水库A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周围分布有农田和居民地,容易产生农药、化肥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因此要防治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第(2)题,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会减少该处森林植被,造成生物栖息环境破坏;同时植被破坏和山体形态改变会加大水土流失。题十九: (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地下水;产生沼气,如不及时处理,易发生爆炸事故。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3)DBAC(4)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少用一次性制品;使用自制的购物袋、购物篮,不使用塑料袋;自觉的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解析:第(1)题,垃圾填埋,一方面占用空间,另一方面污染环境。第(2)题,垃圾并不都是废品,只是没有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第(3)题,理顺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先后关系,即可得到正确答案。第(4)题,主要是强调环境保护,减少垃圾排放的公众参与。题二十: (1)废水、废渣中含有的重金属(如铅、汞、铬等)和有毒溶液等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土壤、大气,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电子废弃物占用土地。(2)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监管;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子电器废弃物经回收加工后部分可重新利用,但在处置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加强监管,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发展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合理处置电子废弃物的关键。题二十一: (1)水(2)高温;降水少;风力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3)生产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引江济巢,增加入湖流量,促进水体流动和交换;加强监测与管理。(4)行政法律。解析:第(1)题,蓝藻暴发属于水污染。第(2)题,从气温、降水、风力的大小、污水的排放等角度分析。第(3)题,污水达标排放、增强水体流动和交换、加强监测与管理是防治蓝藻暴发的合理措施。第(4)题,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也是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题二十二: (1)四 (2)6872(答案数值在此范围内均可得分) 水温升高,饱和值下降; 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3)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调整生产过程,适当洪水期排污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柱状图的读图能力和学生对环保知识关心和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此类设问对教学和未来高考都具有导向性。第(1)小题要求考生从图1中读取流量最低值(3月)和最高值(7月)的数值进行比值计算,约为四分之一,可说明该可段枯水期流量很小,易造成水污染,为后面的答题打下伏笔,立意很好。第(2)小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考生首先从图2中读取凌晨5:00的水温(约26)及DO的数值(约5.7),再查表读取26时DO的饱和值应为8.00,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二者之间的百分比约为6872。原因分析需从影响DO的因素水温高低和光合作用入手,根据所供材料和有关生物知识分析得出:是水温增加,饱和值下降;是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第(3)小题需要考生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要从材料的分析、计算中寻找治理对策,又要对水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有较全面的认识,答案可组织为: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调整生产过程,适当洪水期排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