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598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济阳仁风镇是“中国西瓜之乡”,种植的西瓜,硒的含量高,色泽好,糖分高,口感好,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这里的“硒”指的是()A原子 B单质 C分子 D元素2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 CO2 DFe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 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4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31 B39 C70 D1015xx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碲是非金属元素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g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7以下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9xx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9题)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1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第10题)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和化学性质相同13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14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4题)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1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第15题)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Na与S形成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16(6分)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两个氢原子_;两个铝离子_;两个硝酸根离子_;氦气_。(2)“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组成的。17(8分)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 (2)水是由_组成的,是由_构成的。(3)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4)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5)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18(6分)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1)主要能说明粒子在不断运动的是_;(2)主要能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_;(3)能说明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的是_。(均填序号)美酒飘香盐咸糖甜干冰升华轮胎爆炸热胀冷缩水银非银19(5分)如图中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示意图,请回答:(第19题)(1)以上四种粒子,A和C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字母);(3)B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A的离子符号为_;(5)画出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20(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第20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1869年,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氟的原子序数是9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g(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构成氟化钠的粒子是_(写符号)。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21(8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_;(2)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比较,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_;(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4)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_。22(6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所得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符号:A_;B_;C_;D_。(2)画出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A原子_;B离子_。23(8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第23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_。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10分)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写两条)。答案一、1.D2.D3.C4.B5.D6.A7.B8.B9B点拨:由该元素的中文名称偏旁为“钅”字旁可知,镆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质子,故B错误;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C正确;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这四种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D正确。10A点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11B点拨: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A错误;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故B正确;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大,故C错误;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错误。12C点拨:碳12原子中有6个中子,碳13原子中有7个中子,故A错误;KMnO4中的原子团是高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而K2MnO4中的原子团是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种类不同,故B错误;Fe2、Fe3都属于铁元素,但核外电子数不同,Fe2的核外电子数比核内质子数少2个,Fe3的核外电子数比核内质子数少3个,故C正确;和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错误。13C点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核内质子数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错误;不同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故C正确;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故D错误。14B点拨:不能直接比较分子与原子的大小,故A错误;不论是该实验得到的氧气,还是空气中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通过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结合,在氧化汞分解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改变,故C、D都不正确。15B点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A选项说法正确;钠、镁原子分别失去1个、2个电子,形成离子,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0,相同,故B选项说法错误;钠与硫反应生成Na2S,Na2S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C选项说法正确;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D选项说法正确。二、16.(1)2H;2Al3;2NO3;He(2)氢、氧两种原子碳、氧两种元素17(1)水分子(2)氢元素、氧元素;水分子(3)氢原子、氧原子(4)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分子间间隔变小18(1)(2)(3)19(1)非金属(2)B、D(3)失去(4)Cl(5)20(1)A(2)B(3)B(4)得到;Na、F三、21.(1)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等质量的碘固体和碘蒸气,含有的碘分子个数相等,碘蒸气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远远大于碘固体中碘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质量相等时,碘蒸气的体积远大于碘固体(3)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的分子(4)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糖分子和水分子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去了,使液面下降22(1)Al;Cl;O;Na(2)23(1)三;金属(2)得到;S2(3)最外层电子数(4)从1到8依次递增(第一周期除外)四、24.(1)进行对比(2)B试管中的酚酞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很快变红色(3)分子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