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物理 比热容复习学案1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488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物理 比热容复习学案1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 比热容复习学案1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 比热容复习学案1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比热容【学习目标】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第1课时【课前预习】1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_吸收的热量。2比热容是物质的_之一,它的国际单位是_。3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_。4散热设备中常常用水来做冷却剂,是因为 _。5铅、水、煤油、铝按其比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课堂学习】经典题型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解题思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温度及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因此答案D正确。 答案:D 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解题思路:在河流上建水电站,是把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B、C、D选项都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答案:A真题讲解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高很多 解题思路: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象可以看出,在加热相同时间内(两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于甲液体结合比热容的知识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答案:A【跟踪训练】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水在l时的热量是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l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l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2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 )。 A.密度 B质量 C比热容 D温度3下列物质中比热容最小的是( )。 A酒精 B橡胶 C花岗岩 D水银4沙漠地带早晚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大 B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小 C沙子是热的良导体 D沙子是冷的不良导体5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真题演练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项目数据物质质量mkg初温t0末温t/升高温度tt。吸收热量Q/J水0.0510155105000510201021000.101020104200煤油0.05121755250.0512221O10500.1012221O2100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 _; _。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_【随堂练习】1水的比热容是_,凑作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一桶水和一滴水相比较,比热容_大。2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吸收的热量多。3温度计里常用水银、酒精、煤油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_的特点。4三峡大坝蓄水后,将改善库区的昼夜温差,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的缘故。5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耶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C甲_C乙(填“”、“=”或“”、“=”或“”)乙物质的比热容,其中_物质是晶体。7美丽的柳叶湖是常德市的一颗明珠,她不仅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们留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柳叶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由于水的_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 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沙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里人们在柳叶湖边会感到很舒服。8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娟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左右两装置,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水和柴油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必需器材_,使柴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_(选填“相同”或“不同”)。9(多选)2100焦的热量能使质量为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的温度正好升高1( )。 A橡胶 B酒精 C煤油 D冰10吸收相等的热量后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温度升高最多的是( )。 A蓖麻油 B酒精 C干泥土 D煤油11下列过程中,物体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煤块碾碎成煤屑 B把铁屑熔化后浇铸成铁块 C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 D冰熔化成水12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的原理是( )。 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资源比较丰富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132009年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西安和上海两个城市在未来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西安,多云,气温22一33;上海,小雨,气温26一30。造成两地在同一天内气温变化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 A水的内能比泥土大、沙石的内能大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内能比泥土、沙石的内能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小14根据表1和表2的资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表1几种晶体的熔点 表2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晶体 熔点()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冰 O 物质比热容Jkg) 水 4.2103 冰 2.1103 沙石 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 B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帮助散热 D水达到0就会结冰15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千克的铜块;(2)01千克的铝块;(3)02千克的铜块;(4)03千克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 )。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16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对这两个装置的要求,下面哪一点是不必要的( )。A水和煤油的质量要相等B加热器的功率要相等C烧杯的规格要相同D温度计的规格要相同17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1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比热容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 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19小明做“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吸热本领”的实验,他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牛奶和豆浆,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插入试管内,然后放入如图所示的容器中。 (1)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测出牛奶、豆浆的初温。 (2)把80左右的热水倒人容器里,使牛奶和豆浆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经过相同的时间,记录它们的温度值。在以上实验中,控制牛奶和豆浆的初温相同、_相同、_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判断谁的吸热本领大。20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朋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水l0.110220.2lO4煤油3O11014O210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有关。(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21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气候与热污染 夏季的海边,嗨风轻拂,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而沙漠的夏季,白天气温可达60,夜晚能降到10。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水和沙石上升相同的温度,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因而,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水起到了很好的调节气温的作用。 气温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人造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工业、交通和生活每天都消耗大量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一部分做了有用功,大部分散失在周围空间,成为环境热源。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它们通过冷却水和烟筒向环境散热造成工业热污染;汽车、空调、冰箱等现代化家庭设备工作时。都向环境散发热量; 城市里过多的人口散发的热量也很可观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的太阳能的25,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常说的热岛效应 (1)请在文中关于海边昼夜温差小的原因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2)从文中找出两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3)如何减少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