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486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1下图是江泽民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题词中的“地方”应该是()A上杭B上海C瑞金 D南昌解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D项正确。答案:D2“八七会议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新的出路”是指()A领导秋收起义B夺取大城市,建立革命政权C清除党内右倾错误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析: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故选D。答案:D3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得到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中国革命的重心应由城市转向农村C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D必须尽快解决农民问题答案:B4(2017焦作期末)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解析:抓住材料“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A项正确。答案:A5“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图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材料二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解析:第(1)题,第一小题认真解读图片中的文字注释,从中搜集有效信息,图一中“临时中央政府”、图二中“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图三中“南昌起义”等,再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三幅图的先后顺序就很清楚了。第二小问“意义”,阐述应言简意赅、准确到位。第(2)题,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敌强我弱,农村蕴含革命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答案:(1)排序:图3图2图1图1: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2: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基础巩固1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 D湘赣边秋收起义答案:C2“八一”建军节期间,如果你有幸被邀请做历史讲解员,有人问:“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革命军主要去了哪里?”你的正确回答是()A转战湘南B攻占九江C进军井冈山 D攻占长沙解析: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整编军队,南下途中受阻,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军队一大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答案:A3大型纪录片寻路,意为“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国民革命的失败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答案:D4“土豪”是近年的网络流行语。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下列关于“打土豪、分田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在革命根据地实施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D保障了农民的生活解析: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将土地的所有权由地主转移到了农民手中,依然是土地私有制,A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A5(2017绵阳期末)“苗岭秀,旭日升,白鸟啼,报新春。_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_”应填()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解析: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故C项正确。答案:C6“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泽东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文中的“此事”是指()A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解析:材料“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是指在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也标志着中共的成熟,故C项正确。答案:C7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解析:革命军队的摇篮是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并且创建了人民军队;革命的摇篮主要是指当时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和国的摇篮主要是指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故选B项。答案:B8小明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解析:从材料中“六盘山上红旗展”“陕甘军民”“征师胜利到吴起”等信息可知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所以选B。答案:B能力提升9观察图片,下面两次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图1 南昌起义图2 秋收起义A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中心城市,结果都失败了,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城市敌人力量异常强大,农村相对薄弱。所以结合国情应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答案:D10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答案:D11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封锁线中唱道:“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里的“迷雾”是指()A右倾机会主义B“左”倾错误C蒋介石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解析:结合诗中“全军想念毛主席”以及“盼太阳”等信息分析,他们“盼太阳”是想念毛泽东,“迷雾途中盼太阳”是因为当时出现了错误的指导,导致革命遭受了极大损失,错误指导是“左”倾错误。答案:B12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三次探索开始于革命方式的变化甲革命道路的变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央领导的变化乙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解析:秋收起义不是革命方式变化的开始,故A项错误;长征的胜利与中央领导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故C项正确;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的决策,却不是武装起义的开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中共中央领导并未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材料二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二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小问,历史地位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史实来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所述的“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来回答。答案:(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的“左”倾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红旗(1930年5月24日)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分析其分歧的实质。答案:观点:材料一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