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3688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萨顿的假说(1)方法:类比推理法。(2)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摩尔根实验P红眼()白眼()F1F1F2F1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雌性:都是红眼;雄性:红眼白眼11。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与性别相联系。(2)实验现象的解释配子配子 1/2XW1/2Y1/2XW1/4XWXW(红眼)1/4XWY(红眼)1/2Xw1/4XWXw(红眼)1/4XwY(白眼)(3)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有怎样的区别?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分别是什么?【提示】 假说演绎法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之上的推理,并通过验证得出结论,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而类比推理是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采用的科学方法分别是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2在摩尔根实验中,若让F2代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3果蝇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多少?【提示】 F2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F2果蝇自由交配时,雌蝇产生的卵细胞XAXa31,雄蝇产生的精子为XAXaY112。精子和卵子随机结合。精子卵XAXa2Y3XA3XAXA3XAXa6XAYXaXAXaXaXa2XaY因此F3果蝇中红眼白眼133。视角 考查摩尔根实验及科学方法1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若让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A1/2 B1/4 C1/8 D3/8C 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首先可以判断暗红眼为显性;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可以推理出XBXb和XBY杂交得到XBXB、XBXb、XBY、XbY,其中暗红眼交配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可以通过XBXb和XBY杂交来推理,1/21/41/8。2(xx福建质检)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_是显性性状。(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定律。(3)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_。结果预期:若子代中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若子代中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解析】 (1)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果蝇,说明红眼为显性。(2)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3)选择纯种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若为XaXaXAYA则子代为XAXa和XaYA,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若为XaXaXAY,则子代为XAXa和XaY,后代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都为白眼。【答案】 (1)红眼 (2)(基因)分离 (3)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1红绿色盲遗传(1)子代XBXb的个体中XB来自母亲,Xb来自父亲。(2)子代XBY个体中X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连线实例 类型 特点外耳道多毛症 a伴X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 b伴X显性遗传 . c伴Y遗传 .只有男患者【提示】 c a b1判断下列有关伴性遗传叙述的正误。(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提示】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决定性别。(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3)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提示】 含X染色体的配子有雌配子,也有雄配子。(4)玉米、小麦、西瓜等植物雌、雄同株,细胞内无性染色体。()(5)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2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答案】 (1)隐性 (2)1、3和4 (3)2、2、4 21根据基因所在区段位置写出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基因所在区段基因型(隐性遗传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XBYB、XBYb、XbYBXbYbXBXB、XBXbXbXb1(伴Y染色体遗传)XYBXYb2(伴X染色体遗传)XBYXbYXBXB、XBXbXbXb2.探究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特点基因的位置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3.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请举例说明。【提示】 假设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同源区段,则: XaXaXaYA XaXaXAYa XaYA XaXa XAXa XaYa(全为显性)(全为隐性) (全为显性)(全为隐性)可见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视角 1 考查性染色体的组成及遗传特点1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B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C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D 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概率相等。2和3基因型分别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因此1基因型为1/2XA1Y、1/4XA2Y、1/4X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1/2XA1、1/4XA2、1/4XA3。2基因型为1/2XA1XA2、1/4XA2XA2、1/4XA2XA3,产生配子为1/4XA1、5/8XA2、1/8XA3。故1为XA1XA1的概率是1/8。2(xx邢台摸底)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均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现象B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D 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在理解和分析判断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当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时,该基因只能男传男,没有交叉遗传的现象,伴性遗传也不一定有隔代遗传的现象,如伴X显性遗传可能代代有患者;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但由于形成精细胞时经历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精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父、母性染色体的传递特点1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2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3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视角 2 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3(xx北京东城区联考)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A健康的概率为1/2B患病的概率为1/4C男孩的患病概率为1/2,女孩正常D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2,男孩正常A 根据该遗传病的特点判断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男人(XHY)与正常女人(XhXh)结婚,所生儿子都正常(XhY),所生女儿都患病(XHXh)。女儿(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婚,其下一代健康的概率为1/2。4(xx武汉调研)果蝇是遗传学的良好材料。现有果蝇某性状的纯种野生型雌、雄品系与纯种突变型雌、雄品系(均未交配过),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P 突变型野生型 F1 雌、雄相互交配 F2 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80 82 76 77该性状仅受一对基因控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常”或“X”)染色体上,理由是_。(2)从实验结果还可以推断突变型对野生型为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若用B、b表示该基因,F1果蝇的基因型为_。(3)若要进一步验证以上推断,可从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中表现型为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实验,若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推断成立。【解析】 (1)假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雌雄果蝇是杂合子,子二代果蝇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题图可知,该果蝇子二代果蝇的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是11,与假设矛盾,因此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设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那么F1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可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突变型雌果蝇(XBXB和XBXb)野生型雄果蝇(XbY)突变型雄果蝇(XBY)211,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符,因此突变型为隐性,可推断出F1基因型为XBXb、XbY。(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突变性状是隐性性状和子一代的基因型,如果假设成立,从F2中选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则应选择F2中表现型为野生型雌(XBXb)、雄(XBY)杂交,杂交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答案】 (1)X 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与结果不相符(2)隐性 XBXb、XbY(3)野生型雌、雄 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雄果蝇211视角 3 考查遗传系谱的分析与判断5(xx黄冈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B该病可能是血友病C如果7与正常男性结婚,该男性家族中无此病基因,则他们的后代患该病概率为0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B 图中4号患病的母亲生出了正常的儿子6号,则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血友病,所以该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A正确、B错误;7号是正常女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与正常男性结婚,后代不可能患病,C正确;调查人群中遗传病一般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正确。6(xx青岛一模)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果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如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突变基因来自于2B6和7的子代中出现突变型雄果蝇的概率是C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果蝇D经多代繁殖该突变基因的频率保持不变D 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图示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8号为突变型,且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3和4表现正常,所生的8含突变基因,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基因。因此突变性状为伴X隐性遗传。设突变基因为b,则正常基因为B。突变型果蝇为XbXb、XbY,正常果蝇为XBXB、XBXb、XBY。8突变基因来自于其母亲4,而1不含突变基因,因此4突变基因来自于其母亲2,A正确;11为突变性状,基因型为XbY,则7为XBXb。突变型雄果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因此6 XbY和7 XBXb的子代中出现突变型雄果蝇的概率是,B正确;突变型雌果蝇为XbXb,其一个Xb来自其父亲,则父亲为XbY,而突变型雄果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因此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果蝇,C正确;由于突变型雄果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因此经多代繁殖该突变基因的频率会发生改变,D错误。分析遗传系谱图的一般方法视角 4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考查7(xx石家庄检测)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的高秆和矮秆(由基因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由基因B、b控制)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将多株相同基因型的雌株与多株雄株(基因型相同)间行种植,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雌株雄株高秆360360矮秆120120(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定律,其中控制大麻抗病和不抗病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父本的基因型是_,母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为_。(3)杂交所得的雌性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解析】 (1)子代雌雄都是高秆矮秆31,表明高秆和矮秆基因在常染色体;而子代雄株抗病不抗病11,雌株都是抗病,表明抗病和不抗病基因在X染色体,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关于高矮亲本为AaAa,关于抗病亲本为XBYXBXb,故亲本为AaXBYAaXBXb,AaXBXb卵细胞为1AXB1aXB1aXb1AXb。(3)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aaXBXB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而雌株比例为1/2,故雌性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16)/(1/2)1/8。【答案】 (1)自由组合 X (2)AaXBY AXB、AXb、aXB、aXb (3)1/88果蝇的翅型由D、d和F、f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D(全翅)对d(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F(长翅)对f(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杂交实验一 P 残翅雌果蝇小翅雄果蝇 F1 长翅果蝇 F1雌雄交配F2 长翅 小翅 残翅 9 3 4注:F2长翅、残翅中雌雄都有,小翅全为雄性 杂交实验二 P 小翅雌果蝇 残翅雄果蝇 F1 小翅果蝇 F1雌雄交配F2 小翅 残翅 3 1注:F2小翅、残翅中雌雄各半(1)决定翅形的基因D、d和F、f分别位于_、_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_定律。(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是_、_,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3)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_。【解析】 (1)由F2中长翅、残翅中雌雄各半,没有性别之分,推测D(全翅)和d(残翅)位于常染色体上;由F2中小翅均为雄性,有性别之分,推测F(长翅)和f(小翅)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题干中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则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ddXX(残翅雌果蝇)、D_XfY(小翅雄果蝇),又F1全为长翅果蝇DdXFXf和DdXFY,因此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ddXFXF、DDXfY。F1雌雄交配后得F2,则F2残翅雌果蝇为1/2ddXFXF、1/2ddXFXf,其中纯合子占1/2。(3)根据分析可推断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DDXfXf(小翅雌果蝇)、ddXfY(残翅雄果蝇)。F1为DdXfXf(小翅雌果蝇)和DdXfY(小翅雄果蝇),F1雌雄交配后得F2,F2的X染色体上一定为f,则F2小翅果蝇为DDDd12,D的基因频率为2/3,d的基因频率为1/3,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dd为1/31/31/9,D为8/9,结合分析中“长翅基因型为D_XF_,小翅基因型为D_XfXf和D_XfY,残翅基因型为dd_”可知,长翅小翅残翅081。【答案】 (1)常 X 基因的自由组合(2)ddXFXF DDXfY 1/2(3)081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1(xx全国甲卷)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 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gY,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g基因(即G基因纯合)时会致死。由于亲代表现型不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为XGXg,子一代基因型为XGXg、XgXg、XGY(死亡)、XgY。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项正确。2(xx全国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B 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A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B项正确。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C项错误。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项错误。3(xx全国乙卷)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解析】 (1)同学甲的实验是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无论雌雄均有灰体和黄体,且比例均为11。根据以上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不能判断黄体与灰体的显隐性,因为若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符合上述实验结果。(2)同学乙的结论是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若要证明同学乙的这一结论,可以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先假设同学乙的结论成立,则同学甲的杂交实验用图解表示如下:可从F1中选取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以下两组杂交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来证明同学乙的结论。实验1:实验1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实验2的预期结果是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答案】 (1)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4(xx海南高考)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_。【解析】 (1)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为1/2XBY、1/2XbY,可产生1/4XB、1/4Xb、1/2Y三种配子,雌株为1/2XBXB、1/2XBXb,可产生3/4XB、1/4XB两种配子,子一代相互杂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理论上,子二代中雌性仅1/2存活,雄株数雌株数为21。(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XB、1XBXb,则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21)171;子二代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Y、1XBY,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3)据上述分析,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答案】 (1)21 (2)71 31 (3)阔叶 31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2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3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呈线性排列。4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有XY型和ZW型两种。5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6伴X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7伴Y遗传病表现出全男性遗传特点。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实验探究1判断多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于这一类题目,往往先杂交再自交或测交,看自交或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符合,则说明多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不符合,则说明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1)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2)未知性状的显隐性3判断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xx贵州七校联考)家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毛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基因A、a和基因B、b)的控制。其中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为白色,并对基因B、b起遮盖作用。B是斑纹色,b为红色,而杂合体是玳瑁色。(1)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来验证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选表现型为_母猫和红色公猫交配。若后代是_,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则在X染色体上。(2)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面相关问题。玳瑁色猫的基因型为_。玳瑁色猫与红色猫交配,生下3只玳瑁色和1只红色小猫,他们的性别是_。1只白色雌猫与1只斑纹雄猫交配,生出的小猫有:1只红色雄猫、1只玳瑁色雌猫、1只斑纹雌猫、1只白色雄猫、1只白色雌猫。小猫母亲的基因型是_。【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在理解及分析推理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大。(1)如果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红色公猫的基因型为aabb,可以选择斑纹色母猫(aaBB)与之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为玳瑁色;如果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则红色公猫的基因型为aaXbY,可以选择斑纹色母猫(aaXBXB)与之交配,后代中母猫的基因型为aaXBXb(全为玳瑁色),公猫的基因型为aaXBY(全为斑纹色)。因此,可以选择斑纹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情况来确定基因B、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2)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题中信息,基因B和b杂合时才表现为玳瑁色,因此,玳瑁色猫只能为雌性,其基因型为aaXBXb。玳瑁色猫(aaXBXb)与红色猫(aaXbY)交配,后代中3只玳瑁色猫的基因型均为aaXBXb,1只红色猫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aaXbXb,故后代4只猫应全为雌性或三雌一雄。斑纹雄猫的基因型为aaXBY,其子代中有红色雄猫(aaXbY),说明亲本母猫基因型为AaXXb;再根据子代中有斑纹雌猫(aaXBXB),确定亲本母猫的基因型为AaXBXb。【答案】 (1)斑纹色 玳瑁色 母猫都为玳瑁色,公猫都为斑纹色(2)aaXBXb 全部雌性或三雌一雄(至少三只雌性)AaXBXb跟踪练习1(xx潍坊检测)小鼠的体色有黄色和黑色两种,尾有正常尾和弯曲尾两种,其中一种为伴X染色体遗传。用黄色正常尾雌鼠与黄色弯曲尾雄鼠杂交得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弯曲尾黑色弯曲尾黄色正常尾黑色正常尾212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色为显性性状B控制尾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弯曲尾为显性性状C两对相对性状中,有一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现象D让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雄鼠的表现型只有2种D 黄色正常尾雌鼠与黄色弯曲尾雄鼠杂交,F1的体色中雌鼠黄色黑色为21,雄鼠中黄色黑色也为21,因此判断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色对黑色为显性,且为黄色纯合致死。F1的尾型中,雌鼠都为弯曲尾,雄鼠都为正常尾,因此判断正常尾和弯曲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弯曲尾为显性,正常尾为隐性。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雄鼠表现型有4种。2(xx潍坊检测)某种鱼为二倍体(2N52),属于XY型性别决定。其雄性个体生长快,肉质好,比雌鱼经济价值高。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通过控制_(填“精子”或“卵细胞”)的类型来控制鱼苗的性别。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为_。(2)若控制鱼背部颜色的基因由B、b控制,已知某正常黑褐色雄鱼体细胞中含有B、b两种基因,隐性个体为灰黄色,设计实验探究B、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实验步骤:让_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情况。预测结果:a如果后代中_,说明B和b分别位于X和Y上。b如果后代中_,说明B和b分别位于Y和X上。【解析】 (1)鱼的性别决定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种类,要控制鱼苗的性别,就要控制精子的种类。由于含D基因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因此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应选择XDY的雄鱼与雌鱼交配。(2)若黑褐色雄鱼为XBYb,则XBYbXbXbXBXb,XbYb。若黑褐色雄鱼为XbYB,则XbYBXbXbXbXb,XbYB。【答案】 (1)精子 XDXdXDY或者XdXdXDY(2)该黑褐色雄鱼与灰黄色雌鱼 雌性个体全为黑褐色,雄性个体全为灰黄色 雌性个体全为灰黄色,雄性个体全为黑褐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