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46366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圈 全球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范围 全球性 循环性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特点 太阳能 化学能 热能 形式 物质循环 以碳循环为例 能量流动 项目 同时进行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能量的固定 储存 转移和释放 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 网 流动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联系 物质循环 以碳循环为例 能量流动 项目 图示 物质循环 以碳循环为例 能量流动 项目 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 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 单向或双向 多种 生物或无机环境 信息传递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 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 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食物链或食物网 太阳能 能量流动 范围 特点 途径 来源 联系 区别 项目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结果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调节方式 负反馈 正反馈 项目 实例分析 负反馈 正反馈 项目 核心 实质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抵抗干扰 保持原状 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 区别 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项目 一般呈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差 反之亦然 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 注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都呈负相关 在某些特殊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 联系 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防治稻田害虫 可以改变能量的流动方向 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精耕稻田受人为干预 演替速度慢且始终为稻田 弃耕稻田不受人为干预 演替速度较快 且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能演替到森林阶段 卷叶螟的数量减少 导致拟水狼蛛摄食褐飞虱增多 褐飞虱的种群密度将下降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任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图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 不能反映其营养结构组成 且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的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但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 抵抗力稳定性低 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输入的能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 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图中的食物链是A D E F 如果E的数量大量减少 则它的食物来源D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 而它的天敌F的数量在短期内会因食物减少而减少 B属于分解者 而不是消费者 C为大气中的CO2库 碳在A与C之间是以CO2的形式流动的 而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