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203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专题讲座2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融会贯通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3)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4)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2美国总统共和制(1)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2)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3)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4)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3法国总统共和制(1)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的颁布。(2)一项制度:共和制度。(3)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4)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一个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2)两种方式:王朝战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两个核心:在德意志联邦内以普鲁士邦国为核心,在国家政权中以皇帝为核心。(4)三个特点:主导权掌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历史阶段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2)历史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19世纪后期巴黎公社由理论到实践(1)历史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2)历史进程:建立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3)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20世纪初十月革命由理论到现实(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3)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开辟新航路(1)五大因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根本原因;对香料、黄金的追求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带来欧洲人的寻金热;商路不畅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重要原因;人文主义的鼓舞和传播宗教的狂热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2)三个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3)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4)三条航线: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从欧洲前往美洲;环球航行。(5)四个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6)三点影响荷、英、法等国加入海外探险行列,引发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人类由相对分散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殖民扩张(1)主要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海上马车夫)英国。(2)垄断性贸易公司:荷属东、西印度公司和英属东印度分司。(3)争夺地区:非洲、亚洲、美洲(北美)和大洋洲。(4)掠夺方式: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5)影响对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技术革命的到来。对落后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社会经济陷入停顿甚至倒退,与西欧的差距逐渐拉大。对世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两次工业革命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开始部门棉纺织业重工业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科技含量经验主义,科学和技术未真正结合科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社会影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建立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自由主义开始向凯恩斯主义过渡对人类进程的影响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文艺复兴(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和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4)四方面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观点是强调“因信称义”;加尔文主张“先定论”。3启蒙运动(1)一个核心:理性主义。(2)两个国家:兴起于英国,发展于法国。(3)三大内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理性。(4)五个代表及其主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狄德罗科学、理性;康德人权、自由、平等。(5)五方面影响: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推动了科技发展与进步;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列强侵华及对中国的影响1.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四次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五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4两个阶段(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攫取中国领土和主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商品输出是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军事上趋向联合侵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5一个结果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两个影响(1)对列强:拓展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促进了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中国(双重影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日益贫穷和落后(主要);客观上冲击了落后保守的自然经济,传播了近代文明,加快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次要)。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抗争探索1.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一条主线:各阶级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两个阶段:19世纪4090年代,以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主;19世纪90年代至1919年,以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掀起辛亥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激进派,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为主。(3)三项内容:学西方器物、学西方制度、学西方思想文化。(4)四个领域:军事、经济、政治、思想。2近代后期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一个性质和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取得初步胜利)、群众基础广泛。四个阶层: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领导。(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一项成果:歼灭孙传芳、吴佩孚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三个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是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是高潮的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是结束的标志。(3)土地革命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4)抗日战争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任务: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四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胜利阶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3一个特征经济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阶段特征原因表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1866年孙英德、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甲午中日战争后(或19世纪末)初步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1899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901年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19121919年)“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战的影响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第二大工业是纺织业与面粉业民国党统治前期(19271936年)较快发展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35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年)陷入困境战争的破坏美国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捐税沉重工厂倒闭,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近代社会生活变迁1.一条主线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2两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3三大影响因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思想运动的推动。4四大表现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大众传媒的变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代表人物代表阶级主张实践结果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19世纪6090年代李鸿章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展洋务运动,最终失败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20世纪初孙中山民主共和领导辛亥革命,最终失败20世纪初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无产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酝酿组织工人阶级政党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中外关联类比近代中国近代西方时间跨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征农耕文明逐步解体工业文明逐步形成表现政治文明(1)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30年代,日本开始成为侵华主力,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展开了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愿望(1)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产生并逐步成长,开展了反封建斗争(2)17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并不断成熟和完善(3)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革命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经济文明(1)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2)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更多地体现出近代化的色彩(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先后迈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文明(1)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到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的演进过程(2)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欧洲人文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的产生与发展(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明末清初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明末清初思想欧洲启蒙运动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深受封建制度束缚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思想条件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内容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流“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过渡20世纪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领域表现政治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中国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者,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国式革命道路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经济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危机及列强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甚至破产思想文化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