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27.H1H2H5xx广东卷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注:放电频率即单位时间产生的兴奋次数(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_调节,增加_、减少_,使体温回升至正常。(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_,需要采取降温措施。(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27答案 (1)高于(大于)神经、体液调节产热散热(2)失调(失去平衡)(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过程:T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接触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使其裂解释放病毒。病毒在血液中被清除过程:病毒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和病毒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体温平衡的调节及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1)图中体温低于正常值37 时,C曲线位于W曲线之上,故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人体感觉寒冷时,通过骨骼肌战栗、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等增加产热,通过减少汗液量等减少散热,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此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的相对稳定,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即造成内环境紊乱。(3)“初次感染”“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清除血液中病毒”分别对应初次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初次免疫中,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摄取和处理流感病毒,并将相应抗原结构呈递给T淋巴细胞,一方面,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通过激活靶细胞(即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中的溶酶体酶,裂解靶细胞;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活化相应B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再由吞噬细胞将细胞集团吞噬消化。24H1H2xx山东卷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继而促进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24答案(1)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3)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ATP(或三磷酸腺苷)肾上腺素(4)细胞外液 乳酸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的调节。(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支配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2)机体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多,抗利尿激素通过增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量,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血糖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TP为直接能源物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4)口渴感觉产生的过程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口渴感觉;长跑中机体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过多,肌肉会产生酸痛感。1xx吉林摸底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A解析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没有血红蛋白,故选A。4xx浙江十校联考 图K222是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Y中O2进入肌细胞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图K222图K2234D解析 由图可知X代表组织液,Y代表血浆,Z代表淋巴,Y中氧气进入肌细胞,要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膜),进入肌细胞(1层细胞膜),共3层细胞膜结构;肌细胞代谢产生乳酸,可使组织液pH降低;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12xx北京东城区模拟 图K224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图K224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D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12C解析 从题图看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M细胞为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即浆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并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E细胞(浆细胞);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13xx湖南十二校联考 图K225中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K225A图甲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产生的只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完成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D图乙中mn、den、deac的主要原因是,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18xx河南中原名校一联 据统计,xx年12月份的北京没有雾霾的日子不足五天,空气中的细菌、过敏原和有害物质使很多人生病,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K228(1)患者中很多是12岁以下的儿童,症状多为胸痛、咳嗽,严重的还会有发热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道黏膜的过滤能力有限,导致病原体突破了人体的第_道防线;除了这种免疫反应,人体还可以通过图K228所示的_反应清除病原体。(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称为_。(3)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图示中的Y吸附到组织细胞的表面,当_时引起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症状。(4)切除了胸腺的小鼠常被作为研究器官移植时的受体,原因是缺少图示中的_(字母),减少了免疫排斥反应。18(1)一特异性免疫(2)细胞分化(3)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4)a解析 (1)由于儿童的呼吸道黏膜的过滤能力有限,病原体很容易突破第一道防线,而使其患病,这指的是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人体还可以通过如题图所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3)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图示中的Y抗体吸附到组织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引起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不适症状。(4)切除了胸腺的小鼠常被作为研究器官移植时的受体,原因是缺少图示中的a,即T细胞,减少了免疫排斥反应。H2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32.H2xx全国卷 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若_,则表明X有降血糖作用。(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进行如下实验:用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32答案 (1)血糖浓度X溶液生理盐水血糖浓度对照组血糖浓度不变,实验组血糖浓度下降(2)患糖尿病正常一定量的X溶液(或X溶液)21解析 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和糖尿病的相关知识。(1)实验的目的是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X溶液,通过对比注射X溶液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得出X溶液是否有降血糖的作用。所以实验的思路是,建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测得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再分别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和等量的X溶液,一段时间后测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相比对照组,若实验组的血糖浓度下降明显,则证明X有降血糖的作用。(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一定量的X溶液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血糖浓度下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一定量的X溶液,因变量是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思路是患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分别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X溶液,观察注射X溶液前后小鼠的血糖浓度变化。实验中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1B1C1H2H4xx福建卷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1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物质跨膜运输和体液调节的有关内容。从题干可知,VLDL是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其中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A项错误;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无法跨膜运输,需通过胞吐而非自由扩散的方式将VLDL分泌出细胞外,B项错误;肝细胞合成糖原是血糖的去路之一,有助于降低血糖含量,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C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激素是胰岛素,D项错误。27H1H2H5xx广东卷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 注:放电频率即单位时间产生的兴奋次数(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_调节,增加_、减少_,使体温回升至正常。(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_,需要采取降温措施。(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此免疫过程。27答案 (1)高于(大于)神经、体液调节产热散热(2)失调(失去平衡)(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过程:T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接触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使其裂解释放病毒。病毒在血液中被清除过程:病毒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和病毒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体温平衡的调节及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1)图中体温低于正常值37 时,C曲线位于W曲线之上,故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人体感觉寒冷时,通过骨骼肌战栗、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等增加产热,通过减少汗液量等减少散热,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此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的相对稳定,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即造成内环境紊乱。(3)“初次感染”“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清除血液中病毒”分别对应初次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初次免疫中,吞噬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摄取和处理流感病毒,并将相应抗原结构呈递给T淋巴细胞,一方面,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通过激活靶细胞(即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中的溶酶体酶,裂解靶细胞;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活化相应B淋巴细胞,使之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再由吞噬细胞将细胞集团吞噬消化。1A1A3B1H2xx广东卷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1C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糖类的有关知识。葡萄糖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A项错误;淀粉遇碘变为蓝色,B项错误;葡萄糖先合成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再合成纤维素,C项正确;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并可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非糖物质等,D项错误。30H2xx江苏卷 为了研究早餐质量对学生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40名健康学生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 h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含量,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进早餐组2 h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_。(2)在4组实验中,早餐后_组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_。(3)高脂高蛋白组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氨基酸和脂肪酸能_。(4)若餐后1 h取血的同时收集尿液进行尿糖含量检测,不进早餐组(A)、高糖早餐组(B)和高脂高蛋白早餐组(C)的检测结果最可能的是_(填序号)。ABCACBABCABC(5)若对进餐组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含量,那么其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_。(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这与胰岛B细胞的多种受体有关。下列物质中可被胰岛B细胞受体识别的有_(填序号)。胰淀粉酶胰高血糖素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30答案 (1)血糖浓度降低,能量供应不足(2)高糖早餐大量糖类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被快速吸收(3)促进胰岛素的分泌(4)(5)之后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和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6)解析 本题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从图形中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1)不进早餐2 h,体内贮存的糖类大量被消耗后,导致血糖降低,能量供应不足,因此出现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2)根据题图,早餐后,高糖早餐组血糖浓度升高最快,这是因为糖类可以消化水解成葡萄糖而进入人体血液中,使血糖升高。(3)在消化道中脂肪和蛋白质分别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氨基酸后被吸收,胰岛素水平升高,说明脂肪酸、氨基酸等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4)虽然高糖、高脂高蛋白在短期内都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但没有超过人体血糖调节能力,并没有超过肾糖阈值,肾小管能对原尿中葡萄糖进行重吸收。所以餐后1 h,A、B、C三组尿糖含量检测结果相同。(5)胰高血糖素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之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与转化,并贮藏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大量被消耗,血糖下降,又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6)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胰岛细胞能接受血液中葡萄糖升高的直接刺激,使其分泌活动增强;其次,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某一区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达到胰岛B细胞。所以胰岛B细胞上具有接受来自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受体。最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B细胞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30C2H2xx新课标全国卷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_。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_,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3)脂肪细胞_(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的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_。30答案 (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3)是(4)先升高,后降低解析 本题考查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1)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从胰岛B细胞以胞吐形式分泌到细胞外。依题意,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时,不消耗ATP,所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的方式为协助扩散。(2)胰岛素为降血糖的激素,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所以脂肪细胞也是胰岛素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恢复后,胰岛素分泌又减少。30B1H2xx新课标全国卷 回答下列问题:(1)清晨静脉取血测定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和_。(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3)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_和_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30答案 (1)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内质网高尔基体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1)人体血糖有三个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氨基酸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由于题中给出条件为空腹时,因此血糖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2)空腹饮入葡萄糖水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会刺激正常人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较快,但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液内胰岛素分泌量少于正常人,血糖浓度下降较正常人慢。(3)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要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之后才能分泌出细胞。24H1H2xx山东卷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继而促进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24答案(1)毛细血管舒张下丘脑(2)抗利尿激素(或ADH)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3)氧化分解(或氧化分解供能)ATP(或三磷酸腺苷)肾上腺素(4)细胞外液 乳酸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平衡、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的调节。(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会兴奋,支配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2)机体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多,抗利尿激素通过增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量,从而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血糖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TP为直接能源物质;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共同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4)口渴感觉产生的过程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口渴感觉;长跑中机体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积累过多,肌肉会产生酸痛感。9xx杭州模拟 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9C解析 体液免疫是以浆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与番茄的自我保护方式相似。2xx广东六校联考 若图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K261A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只与图甲有关B细胞a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并参与细胞代谢C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d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2D解析 从题图看出,图甲为体液调节图示,图乙为神经调节图示。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与图甲、乙有关;激素不参与细胞代谢;细胞c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信号传递给细胞d;如果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b可以表示性腺细胞。3xx长沙模拟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K26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K262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两者的颜色明显不同4xx杭州模拟 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图K263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K263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因此是主动运输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D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4B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是协助扩散,故选B。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30.H3xx安徽卷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_。答案 .(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1)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用简便方法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如刺激电位计,a)与,b)之间传入神经纤维,可观察到两电位计均有电位波动且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如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可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而电位计,a)不出现电位波动,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也能验证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电位波动,电位计),sdo5(b)没有电位波动,说明某药物对兴奋的传导没有影响,而对兴奋的传递有影响。突触位置兴奋传递,依靠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以及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将兴奋传递到下一神经元,可见某药物的作用可能使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或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1H3xx全国卷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1C解析 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等内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所以刺激神经纤维的中部,产生的兴奋会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传导,即向两侧传导,A、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单向传递,C项错误;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受到刺激后变成负电位,电荷是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所以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D项正确。27H3xx福建卷 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AChE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00.181.5622.70.050.291.3723.110.571.0826.921.050.76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通过该指标可知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27(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练解析 本题以有关实验为背景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1)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从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自变量是铅中毒的不同程度,因变量(即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与组相比,组所用时间最长,为36.4秒,说明其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当兴奋传来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会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后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即传递到了突触后神经元。ACh发挥作用后,可以被相应的酶分解,从题干可知,分解Ach的酶为乙酰胆碱酯酶,可将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和乙酸,由于胆碱与显色剂结合显色,因此通过显色深浅可判断胆碱的生成量从而计算酶活性。(3)从表中数据分析,组的脑组织铅含量依次增加,但乙酰胆碱酶活性依次下降,说明随着脑组织铅含量增加,乙酰胆碱分解变慢。(4)短期记忆如果不断重复,可转化为长期记忆。本实验如果要形成长期记忆,则需要对实验大鼠进行重复训练。3H3xx四川卷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3C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突触、动作电位的产生等相关知识。神经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因此 “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A项正确;可将肌肉看作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而电刺激处,不能引起前膜所在神经元的电位变化,B项正确、C项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D项正确。1B2H5H4H3xx天津卷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1A解析 本题以生物膜信息传递为依托,考查质壁分离、免疫调节、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属识记、理解能力。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均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故选A。2C2H3xx浙江卷 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140.03.0Na18.0145.0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2D解析 该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和神经调节的知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去极化是因为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进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的过程,属于易化扩散过程,Na排出细胞不通过此种方式,所以C选项错误。复极化是因为K通过离子通道流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的过程,属于易化扩散过程,所以A选项错误。神经细胞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会通过有关载体蛋白不断把K运进细胞把Na排出细胞,这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转运,所以B选项错误(其中K运输方向错误),D选项正确。3xx上海奉贤区一模 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图K232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232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3B解析 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这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要发生反射活动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且受到一定的刺激。正确选项为B。5xx西安五校联考 图K234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K234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5B解析 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通过了突触间的传递,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发生反应,但由于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能称为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以维持电位差。6xx苏北三市二调 图K235为人体神经肌肉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235a为神经元短的树突e为组织液,当其中的Ca2含量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发挥功能c中的物质释放到e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赖于d的流动性f处的载体能将c释放的物质运进肌肉细胞,引起肌肉收缩A BC D 6B解析 a为神经元长的轴突,f为突触后膜,其上受体与c释放的物质结合引起f兴奋或抑制,引起肌肉收缩。正确选项为B。4xx临沂一模 如图K242中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K242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传递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C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D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4C解析 切断处,刺激处,处有反应,但不属于反射活动;兴奋传递方向是;在所在的神经元上,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H4体液调节(激素调节)1.B1C1H2H4xx福建卷 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1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物质跨膜运输和体液调节的有关内容。从题干可知,VLDL是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其中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A项错误;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无法跨膜运输,需通过胞吐而非自由扩散的方式将VLDL分泌出细胞外,B项错误;肝细胞合成糖原是血糖的去路之一,有助于降低血糖含量,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C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促进肝糖原合成的激素是胰岛素,D项错误。9A1H4xx四川卷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_。(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_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_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来识别瘦素。(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组别处理措施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1正常小鼠与A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2正常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正常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3A小鼠与B小鼠连体共生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的对照实验。9答案 (1)储能更少(2)氨基酸内质网、高尔基体血液细胞膜上的受体(3)高不能正常产生瘦素两只正常小鼠连体共生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组成、体液调节以及相关实验技能等知识。(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少,而氢的含量相对较高。(2)瘦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瘦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必须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激素需经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由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后发挥作用。(3)根据题意可知,A类小鼠缺乏的是瘦素受体,而瘦素并不缺乏。比较第1组实验结果“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小鼠无变化”,说明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其瘦素含量增加,而增加的这一部分应来自A小鼠,因此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高。比较第3组实验结果“A小鼠无变化,B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说明原B小鼠瘦素含量明显不足,因此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无法合成瘦素。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空白对照,即设置一组正常小鼠与正常小鼠连体共生的对照实验。1B2H5H4H3xx天津卷 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1A解析 本题以生物膜信息传递为依托,考查质壁分离、免疫调节、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属识记、理解能力。蔗糖溶液渗透压较高,使洋葱表皮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不涉及信息传递;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该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能与胰岛素结合,从而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有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B、C、D均体现了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故选A。31C4H4xx浙江卷 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请回答:(1)实验目的是_。(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3)分析与讨论: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_。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_。31答案 (1)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或耗氧量和体长)的影响(2)(3)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此过程需消耗氧甲状腺激素缺乏,小鼠生长发育停滞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或不切除甲状腺、给予甲状腺激素)解析 该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从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单变量是甲状腺的有无,检测指标是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说明目的是研究甲状腺激素对未成年小鼠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当乙组小鼠甲状腺被切除后,甲状腺激素缺乏,小鼠的生长发育停滞,所以乙组小鼠的体长保持不变,而耗氧量有所下降;甲组小鼠正常,其耗氧量应保持不变,而体长有所增加,作图见答案。该实验还可以增加一组实验,在切除甲状腺后定时定量注射甲状腺激素,增加该组可以排除甲状腺对实验的干扰(或者在不切除甲状腺的基础上定时定量注射甲状腺激素,增加该组可以研究较多甲状腺对实验的影响)。3xx西安五校联考 现有一种含催产素的新药,它能使人们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这一新药可能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疾病。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九肽荷尔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催产素一定含有C、H、O、N 4种元素,含有9个肽键B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适量该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D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等特点3C解析 由题意可知,催产素含有C、H、O、N 4种元素,含有8个肽键;催产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酶分解;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催产素参与的调节过程具有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