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46080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高三语文 试卷2019.4一、写作 70 分26.城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却让不少人感到孤独。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自拟。 二、积累应用 10 分1.按要求填空。(5 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2)_,映带左右。”(_兰亭集序(3)秦观临江仙中,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从侧面表现音乐的美,白居易琵琶行中类似写法的句子是_,_。2.按要求选择。(5 分)(1)下列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契合的一项是( )。(2 分)A.某校举办传统文化节,大家一致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B.高三成人仪式上,代表发言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让我们郑重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C.某校举办演讲比赛,参赛代表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一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D.校运会接力赛,主持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大家相互配合,赛出好成绩。”(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A. B.C. D.三、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林积字公济,福建尤溪人。庆历六年登进士乙科,补循州判官。尝覆讯强盗,狱多平反。忤提刑意,提刑初欲荐积,因是已之。积笑曰:“失一荐而活五十八人,何憾焉?”寻知吉州安福县。安福为江西剧邑,折讼日数百纸,无留狱。徒知真州六合县。开陂塘三十六,以兴蓄泄灌溉之利。转太常博士。赴阙,王安石方以知制诰召,遇于道,揖之曰:“公非六合博士耶?志君之能久矣。请见于私舍。”积卒不往。改屯田员外郎,继改都官员外郎,赐五品服。久之,二亲怀归。积曰:“仕为吾亲耳。亲不乐,焉用仕?”乞监部武军税以便养,得请。监司惜其才,令权知建州建阳县。未几,丁母忧,积跣足冒雪霜,负土为坟,庐其侧。方卜葬,有雀三足翔于前,得赤蛇穴中。葬前一日,大雨如注。积哀郁,遂霁。既封,雨复作。郡守表于朝,诏赐粟帛,且旌其孝。服除,累迁提举广南东、西路银铜坑冶市舶。民以银铜入官,官负其直,以故废业。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除江西转运判官,徒广南东路提点刑狱。疏言:“二广士人多贫,职田厚薄不一,欲俸赐均等,以养其廉。”久之,以覃恩授朝议大夫,知福州兼本路兵马钤辖,加中散大夫。将赴阙,道除淮南转运使。淮南漕輓重于诸路,岁欠财乏,则贷于发运、常平二司,故所欠至百余万。积至,督促倚办。率用中制,百废俱举。元祐六年六月,卒于官,年七十有一。积性廉谨,不苟取。少时入京师,宿蔡州旅邸,有遗锦囊床间者,启视之,则北珠数百颗也。旦询主人,知前夕巨商宿其室,徉语曰:“商,吾故人也。脱复至,幸嘱来上庠相访。”且揭于室曰:“某年月日,剑浦林积假馆。”既行,商人物色至蔡邸,见其牓,急往访积。积具以告曰:“可投牒府中,当悉以归。”商如其言,悉还之。历官勤慎,事无大小,豫为条目,处繁若简,吏无所容其奸。自宰六合,为王安石所知,及历郎卿,在京师以公事见王安石政府,退不复私谒。安石虽素器之,终以鲠挺,故不大用。(选自宋史翼)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1)忤提刑意( ) (2)商人物色至蔡邸(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1)官负其直( )A.辜负 B.承担 C.倚仗 D.亏欠(2)脱复至( )A.轻率 B.如果 C.离开 D.遗失 17.对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B.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C.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D.积出在官/滞货偿之坑冶课利/复集历知/齐州泗州以课最召见。 18.把下面句子译成成现代汉语。(6 分)寻知吉州安福县。安福为江西剧邑,折讼日数百纸,无留狱。 19.本文第和第段均写到了王安石对林积的态度,用意有何不同?(3 分)20.就“拾珠”一事分析林积的“廉谨”表现在何处?(3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警惕“宫斗文化”背后的制作误区和价值偏差是职场晋升秘籍,是青春情感指南,你醉心于以恶治恶的扬眉吐气,她沉迷在嫁得好比干得好的尊崇荣耀宫斗戏码来来往往,图的是所谓收视“爽”感,却也用八卦历史、尔虞我诈覆盖了光明磊落的奋斗、昂扬向上的志气。若卫视收视率、视频网站点击量榜单被宫斗剧占据重要位置,观众视线被“宫斗文化”的雾霾笼罩,这会给文艺生态和价值取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思索。宫斗剧始于 2004 年。2010 年至 2013 年间,诸多热播宫斗剧先后创下不俗收视率。经历了间歇低迷之后,近两年进入又一波热潮,且大有“网台联动”之势。观众用“爽”字形容观感,折射出宫斗剧刷屏的部分原因在泛娱乐化的潮流里,一些创作者用“争风吃醋”“机关算尽”“一路开挂”等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去迎合人性中浅薄的一面。只要有所谓明星获得关注,所谓作品获得流量,自有不尽利益滚滚来,哪管无边低俗萧萧下?资本逻辑下,这样的功利创作给业界带来了误解似乎影视作品只需用泛娱乐化的满足视听感官刺激便可,而无需追求思想启迪和精神美感,更遑论承担社会责任与价值引领。宫斗为何“爽”?因为宫斗剧的创作者、营销者,常把后宫伪装成职场,把后妃争宠当作奋斗向上来宣扬,以此迎合一些人图轻松、求刺激的娱乐需求。甄嬛传刷屏时,营销者借甄嬛之口“提点”职场白领,“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延禧攻略轰炸视频网站时,“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不主动撕,就没人知道你委屈”等台词被包装成人生智慧贩卖给年轻人。这便是某些宫斗剧误人最深之处:它们以缓解生活压力的面貌出现,却在不经意间释放阴暗、消极乃至病态的能量。“爽”到后来便是“醉”,虚无的满足混淆了真实的付出,复仇上位的快感湮没了脚踏实地的思考。事实上,剥掉其“爽”感外衣,所有宫斗戏码本质雷同:以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为戏剧推动力。无论剧中人的初始设置为何,他们拼死争斗的目标是单调的:男人争权力,女性争恩宠;他们向目标攀爬的方式也是一致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年来前赴后继的荧屏宫廷中人,他们身处奢华的生活场景,其命运分野不在于品格高下,只在于“腹黑”程度。在无尽重复、为斗而斗的皇子夺嫡、后妃争宠戏码里,人性中恶的一面被不断放大,厚黑等处世哲学被无限推崇。整个宫廷,人人表面光鲜内心阴暗,如同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要警惕的是,影视作品是受众最为广泛的文艺作品样式。宫斗剧一旦霸屏,它们面向的便是千家万户。在宫斗刺激中,焦虑被放大,价值被模糊。宫斗文化一时风行,看多了两面三刀的倾轧大戏,一些人恐怕会对嫉妒心爆棚、利己主义至上感到麻木。宫斗剧的陈腐空气里呆久了,如果心胸变得狭窄,受众又如何能知晓历史、欣赏美好、感知幸福呢?别言之凿凿相互倾轧、钩心斗角、媚上欺下的宫斗泛娱乐戏码是为了“观众的需求”。影视剧需要有矛盾冲突来增加戏剧张力。但冲突中的人物、困顿时的角色,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去克服阻力,用善良和宽容去感化对手,用勤奋和智慧去消解危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推崇的就是以宏远之心看待世界,以淡泊之心看待自己,以仁厚之心看待他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把小我融入大我”,同样与之相符。文以化人,艺术养心,我们需要有着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去引领大众,需要有着向上向善力量的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间让受众走到阳光底下,开阔心胸、感恩时代,笃信奋斗的价值、明白追梦的真谛。明乎此,创作者理应幡然醒悟,宫斗可休矣。(选自 2019 年 02 月 13 日文汇报,有删改)3.第段“雾霾”一词形象地说明“宫斗文化”具有_性和_性。(2 分) 4.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用“爽”形容观感,反映观众普遍追求影视剧的感官刺激。B.低俗庸俗媚俗的创作,是“宫斗剧”获得观众的重要手段。C.泛娱乐化的环境,导致了“宫斗剧”的作者无视思想启迪。D.缺乏社会责任担当和价值引领使“宫斗剧”失去观赏价值。 5.依据文意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资本逻辑不幸成为近几年影视剧创作的严重阻力。B.观众长期受宫斗剧浸染,将对现实人生产生错觉。C.丛林法则并非完全不可以成为剧情发展的推动力。D.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播放,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6.概括本文三段的论证思路。(4 分) 7.哈姆莱特也写了宫廷争斗、个人复仇等内容,却广受赞誉。结合本文作者的思考,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荷风吹彻 过了桥,就是荷园,周围的时间,属于初秋的黄昏,夕阳从树冠里钻出来,染红蝉鸣之后落向远处的山头。风突然细了,薄了,像一个羞怯的女子,衣裙窸窣,领着一垄的荷向前奔跑,慌不择路地逃出我的目光。荷园在富家湾,顺着土路出我的大兰冲,就尽收眼底了。对富家湾我算是熟悉的,那里有一个大杂院,许多人家混居在一起,我舅公家也住在那。小时候正月走亲戚,最不想去的就是那里,父亲偏偏不照顾我的情绪,硬要扯上我。去舅公家要经过一座桥,桥有三搭,铺着木板,年深月久,木板变了色,烂了边,穿了孔,踩上去吱吱呀呀地响。随着响声,我感到桥在我的脚下喘息,摇晃。河水挤眉弄眼,冷不丁咧开嘴吐出舌头。我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过了桥,趟过一个个泥水坑,我的心还跳得一塌糊涂,像是要破胸而出。我回头望一眼,老觉得这座桥不怀善意。见到舅公,父亲偷偷扯一下我的衣角,我怯生生地叫一声,他答应一声后,继续靠在椅子上抽烟。他的两条腿弓得规规矩矩,长烟杆一头衔在嘴里,另一头搁在燃烧的炭火上,造型滑稽古怪。他的脸好像没洗干净,数不清的斑斑点点摇摇欲坠,我怀疑一有风吹草动,那些黑斑就会像雨点一样落下来。这样一张脸,配上灰尘扑扑的墙壁,使我的呼吸开始变得困难。我不想呆在屋里,推开门出去,外面是一个天井,周围放着风车,锄头,晒垫,箩筐,其间还夹着些坛子罐子,梁上挂着一排晒干的红薯藤。天井的四个角上支着柱子,柱子的颜色难以定义,像黑,像灰,又像白。这些东西好像一直定格在那里,压根没有动过。天井里的苔藓也是,总不见长,薄薄的一层,和头年一样,就连溅到里面的爆竹屑,都保留着去年的样子。这般哀凉的意味,不为别的,仿佛就为坐实一件事情,时间都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从未来过这里。中午,我们围着一张老方桌吃饭,菜看上去不错,大块的鱼肉堆在碗里,我几次伸出筷子又缩了回来,我记起母亲的反复告诫,你去了别人家,鱼和肉不能吃,那是主家待客时装门面的,藏在底下的都是萝卜丝和笋丝。这件事情关系到一户人家或者说一个村庄的尊严,尊严没有贫富之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挑战。饭吃得索然无味,我象征性地扒了几口,放下碗筷匆匆出了大门。屋檐下,堆满了杂乱的柴火,紧靠着柴火的泥巴墙裂纹纵横交错,乍一看以为是一张压平的龟壳。宽大的屋坪里,草垛一个挨着一个,这些牛羊赖以度过漫漫寒冬的稻草,被主人今天扯一把明天扯一把,弄得到处是洞,东倒西歪,像一些残缺不全的日子堆积在那里。鸡,鸭,猫和狗在草垛的缝隙里悠闲地漫步,它们打架,跳跃,歌唱,兴致勃勃,这是属于它们的自由广场。枯黄的杂草中,躺着碗和坛子的碎片,牛粪,鸡粪,废纸屑,蛇皮袋,人经过时,要看准了才能下脚,人们忙着挣一份口粮,没有闲功夫去管这些鸡毛蒜皮。天压得很低,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天空下的老宅,屋坪,屋坪里的我,成为寒风中孤独的存在。父亲出来后,我在他面前甩开大步,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个灰头土脸的地方。我是在一条沥青路上想起这些事情的,路很长,给我提供了足够的回想的时间。我顺着路走,路边的灯柱像两根虚线,向着一片别致的楼房延伸,格桑花簇拥着灯柱下浅绿色的垃圾桶。粉红的自行车游道上,三五个游人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过去。过了游道,拐进一条木走廊,我慢慢地走着,听到鞋底敲在木板上橐橐的响声。几只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向另一片荷叶,一只红蜻蜓刚飞出不远,又依依不舍地折了回来。就在我边走边看的时候,高擎的荷叶,红,白,紫的荷花,傻乎乎的莲蓬,拖家带口向我涌来,一瞬间把我包围了,淹没了。我慢慢累了,坐在木亭子里歇息,有孩子在亭子里卖莲蓬,四个扎成一把,十块钱,我买了一把,剥一个放进嘴里,嫩,甜,脆,比板栗的味道好。晚风送来密集的荷香,这清香缠绕的荷风,把我送往李白王维的唐代,周敦颐杨万里的宋代,送往冰心和朱自清。我看到鱼一条跟着一条来回,戏弄低垂的荷叶,听到桨声欸乃,一只乌篷船摇碎江南的早晨,采莲女子湿漉漉的笑声,接二连三地落向叶面,花间,莲蓬,水里,即将消失之前,又被那支长篙悠闲地搅起,打湿了女子的衣衫。一个荷园,让我轻而易举地凌越了时间,穿过千山万水。我默默安坐,心被很多陌生的东西摩擦着,分明是在故乡,却有挥不去的异乡的气息。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失忆症患者,可以去往很多地方,单单回不到过去。过去仿佛被一刀两断,连根拔起,我遗忘了过去,过去也遗忘了我,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一个这么无情的人。我的乡愁已然下落不明,无处寻觅,不过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我很坦然地接受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夜就要来了,一群鸟从荷风中飞过,我举起相机准备拍下来,鸟很快飞走了,不见了,像在有意回避我的镜头。我意识到,我已经打扰到它们了。(选自 2018 年 9 月 11 日文汇报笔会)8.赏析第段划线句。(3 分) 9.第两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4 分)10.赏析“荷”在文中的作用。(4 分)11.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4 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8 分)浣溪沙(宋)苏轼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注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镊:拔去。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 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3 分)兵政集训小叙今之谈兵者,必曰司马法。何至读孙、吴兵法,其无所习见于步伍行阵者,谬以李广简易、程不识烦扰为言,是将尽古人之法而刍狗之。每见介胄之士,桓桓握槊,平居矜斗乐战,一旦俾之勒兵统卒,冥然且不知功守之大致。嗟夫!天地间事必有法,无文武巨细精粗一也。国家诸制大备,凡刑狱钱谷典章,靡不时广厉而饬新之。惟兵法则寥寥,二百载未见有施之训肆者。岂真以千万年承平,无所庸于武事也?亦不然矣。夫南北边鄙晏然不语兵,脱一旦有事,则蓄之不豫,求之仓卒,将安施之?余猥有事于西南夷,率所辖戍卫武弁子弟,属有司群而教之。问古之兵政书,云边鄙地无有,且不知田穰苴与孙、吴诸家为何物。即其书在矣,太史公谓“其文少闳廓深闷”,故且未暇用也。李唐以后,类多伪书,难以尽用。间阅经传子史诸家,凡有切于兵戎之事者,摘其要,汇为三卷,名曰兵政集训,出而梓之。匪徒以广荒陲之耳目,亦因以自考所事,庶几不悖于古人成训与否。夫兵非易谈也,上将用之以道,中将用之以法,下者用之以幸。若不知有法,行且悖道,乃遽使之婴旗鼓,登坛坫,推毂以出,何异委爱子于庸医,以封疆为博进,必无幸矣。古今土大夫,于司马、孙、吴兵法为谈者非不多,然其善用者,不少概见。故赵之长平,马之街亭,非不知法,不知道也。古今得失鉴观,或者其在斯乎?(选自周大理明农堂集)注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A.则、耶 B.且、矣 C.故、也 D.或、耳 22.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不要将爱子交给庸医,否则如同作战不讲兵法一样不幸。B.如果懂得兵法,且用兵合“道”,往往能获得意外成功。C.下等将领用兵,期望侥幸取胜,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败。D.上等将领往往懂得兵法中的道,故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23.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3 分)学者循其迹,悟者超于神,故未有不习而能悟者。A.第段末尾 B.第段末尾C.第段末尾 D.第段末尾 24.分析第段所用说理方法的作用。(4 分)25.概述作者编写兵政集训的意图。(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