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6016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第二章第六节大气环境保护(大纲版)一、选择题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四点主张: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实行互利共赢是目标,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合国讲坛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立场。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世界和我国的影响的叙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解析:全球变暖并不一定导致全球各地气温持续上升,它是波动性上升,而且不同地区上升幅度也不一样;我国有的地区降水量将增加,有的地区降水量将减少;全球变暖对河流水位有影响,但并不都是上升;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会减少,因为气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答案:D2.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原因是 ()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多发达国家最先被淹没发达国家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发达国家没有酸雨等问题A. B. C. D.解析: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程度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同时发达国家资金充足、科学技术水平高,理应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承担相对更大的责任。答案:B3.根据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我国应 ()A.禁止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B.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依赖发达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D.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利用率解析:A项中“禁止排放”不合乎实际。B项叙述是防治酸雨的措施。我们不能依赖发达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同时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采新能源。答案:D读“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45题。4.与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相比,xx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岸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沿岸xx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答案:D5.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答案:C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读图回答69题。6.能造成伍拉斯顿群岛这些现象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C.酸雨腐蚀 D.大气能见度下降7.该大气环境问题发生在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8.引起伍拉斯顿群岛上生物的眼睛和皮肤受损的是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9.针对该大气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是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处南美洲南端,造成当地这些现象出现的大气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在2227千米高度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出大量氟氯烃化合物。为保护臭氧层,需要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答案:6.B7.C8.A9.C下图是欧洲某年降水pH值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10.下列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 ()A.西班牙、瑞典 B.瑞典、德国C.德国、冰岛 D.冰岛、意大利解析: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而把pH值小于4.5的雨水称为重酸雨。从图上看,西班牙的pH值为5.3,冰岛的pH值为5.4,意大利的pH值为5.1,瑞典和德国的pH值均为4.3,因此酸雨最为严重的两个国家为瑞典和德国。答案:B 11.西欧的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的酸雨为硫酸型,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国家B.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多含硫酸C.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中60%以上是煤炭D.我国是森林破坏非常严重的国家解析: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煤的燃烧,所以我国的酸雨为硫酸型。答案:C12.欧洲不仅酸雨严重,而且其冰川损失也尤为严重,这表明 ()A.欧洲损失的冰川总量最多B.欧洲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C.欧洲变暖趋势尤为明显D.欧洲工业发达解析:冰川融化与酸雨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这表明欧洲变暖趋势尤为明显。答案:C 2009年8月6日,为期两天的第40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与会的15国领 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向太平洋岛国提供帮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读1880年至1980年世界海平面变化图,回答1314题。13.根据图中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1880年至1980年世界气温 ()A.呈直线上升趋势 B.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C.变化不大 D.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解析:从图中可直接分析得出。答案:B14.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太平洋岛国面临的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B.举国搬迁至其他国家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D.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故针对性措施是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答案:D15.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解析: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知有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答案:A二、综合题16.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时称臭氧层空洞。南极臭氧空洞在季最大。(2)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生物界的影响有。解析:读图,结合教材知识,可解决相关问题。答案:(1)150200DU以下春(2)氟氯烃(3)紫外线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大,抑制人体免疫力农作物受害减产,森林等有机物受损,危及海洋生物生存,导致生态平衡破坏17.(xx延安模拟)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材料2: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1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材料2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5)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可结合图示回答。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第(4)题,CO2浓度升高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两方面有关。第(5)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导致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4)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增多。(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