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734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编 热点专题突破 专题2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概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在历史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异彩纷呈,境遇迥然。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统治而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改良运动,如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改革如果不适合本国国情,就会产生负面作用,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和解体,如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落后哪里就离不开改革!教材联通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革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虽然变法失败,但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3.19501952年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民主革命。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是一场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5.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上升。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亚洲强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4.“苏联模式”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来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由此改变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苏联模式过分偏重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苏联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5.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缓和了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先例。拓展提升1.分析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有哪些?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顺应人民意愿。2.中外历史上成功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改革要从实际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要勇于创新,不同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和谐发展。走进中考1.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B.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C.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D.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2.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D)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3.从1978年到xx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67.6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0倍。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是(D)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4.在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整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这些措施的特点是(A)A.通过立法干预经济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全力发展重工业5.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B)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片中的历史材料二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之为“农民的伟大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心,得民意,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材料三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材料四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使得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顺应民心、得民意”的关键点是什么?概括实行这一制度起到的作用。答: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国家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3)针对材料三出现的问题,国家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强企业的活力?答: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根据材料四,指出1993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中共哪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来的?这个体制的建立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四大。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改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答: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要长久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并深化改革。(言之有理即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材料三“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林肯请回答:(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概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答:主张废除。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答: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社会。(3)材料三中,美国总统林肯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答: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比较日本、俄国两次划时代意义改革的相同点。这些大国的崛起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答:核心主张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启示:要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