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考评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3076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考评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考评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质量考评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质量考评高三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病毒感染会引起动植物、人体患各种疾病。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以复制的方式增殖C.在细胞内增殖,在细胞外代谢D.引发肺炎和结核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2.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B. ATP、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0、N、PC.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3.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磷脂是构成一切生物都必不可少的物质B.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细胞核增多D.人的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胀破的过程未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中的过氧化氢酶可用吡罗红染色剂来鉴定,呈现红色B.酶能在常温、常压下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D.低温可使酶的活性丧失5.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C.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某研宄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h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光照强度/klx0 (黑暗)暗)abcde白瓶容氧量/ (mg L-1)31016243030黑瓶溶氧量/ (mg L-1) L1)333333A.若只考虑光照强度,该深度湖水中所有生物在晚上8 h内呼吸消耗02的量为7/3 mgB.光照强度为e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C.当该水层中的溶氧量达到30 mg/L时,光照强度将不再成为限制溶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D.若将eklx光照下的白瓶置于bklx光照下,瓶中光合生物细胞的C3含量会增加,C5 含量会减少7.某动物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 DNA分子数的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存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中心体移向两极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A. B.C. D.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质上的DNA只有在S期才解开双螺旋结构B.癌细胞内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C.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的细胞群体,可观察到少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若在G1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M期的细胞比例会增加9.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B.分别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萌发的种子探宄细胞呼吸的方式时,不必进行遮光处理D.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叶绿素a色带最宽,说明叶绿素a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大10.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SIRT1的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延长老鼠寿命,还能推迟和健康有关的发病年龄,另外,它还能改善老鼠的总体健康,降低胆固醇水平,甚至预防糖尿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SIRT1这种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老鼠细胞内所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摄入较多的胆固醇有助于健康C.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中葡萄糖的含量应比正常人的要高D.老鼠处于衰老过程中,体内细胞都出现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等现象11.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快B. 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C.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D.无氧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唯一来源12.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 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A.15/28B.13/28C. 9/16D.7/1613.已知某雄蛙的基因型为DdRr,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组成分别DR、 Dr、dR、dr的4个精子,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A.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该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14.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四倍体西瓜(4N)及四倍体产生花粉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其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表示减数分裂产生花粉,表示花粉经过有丝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C.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图中和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1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16.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 (缺失A2、A3)、L (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突变株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缺失)。若将X与 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 A. A2小段B.A3小段C. A4小段D.A5小段17.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D.抗利尿激素释放后并发挥作用使尿量减少18.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B.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此过程涉及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1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合理的是A.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正常的免疫反应B. 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20.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相应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剌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浆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22.某病原体能够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侵染竹子后,会使其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激素B.未被侵染的竹子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低而表现为生长受抑制C.侧芽生长失控是由于该部位生长素含量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变大导致的D.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2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和胰髙血糖素在升高血糖含量时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B.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且在发挥作用后灭活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24.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1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况+1之间的关系,直线 p表示Nt=Nt+v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25.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B.人们在稻田里进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属于机械防治D.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第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其中第2629题为必考题,第3031题为选考题)(一)必考题(30分)26. (8分)如图所示的密闭透明玻璃装置内放有萌发的种子(下铺一层吸满水的棉布)和一绿色盆栽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的种子可使装置内的 增加,进而有利于盆栽植物的。(2)若棉布吸的水用180标记,而用于浇盆栽的水中不含180, 一段时间后发现盆栽植物合成的葡萄糖中含有180,则该过程中,180所经历的物质依次为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3)如果把通气孔堵塞,一段时间后,盆栽植物叶绿体中C3含量较通气孔堵塞前 (填“增加”或“减少”),C3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4)若要利用图示装置来检测该盆栽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则如何操作?(写出简要思路即可)。 。27. (7分)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1)登革热病毒入侵后,部分B细胞分化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特定抗体。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一般需要什么条件? 。(2)有人认为,受病毒刺激而产生的M抗体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请结合上图简要分析其依据是 。(3)患者初次感染时,14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G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检测到G抗体。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G抗体迅速出现的原因 。(4)上图显示了登革热患者康复主要依靠哪种免疫? 。28.(8分)摩尔根利用果绳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是红眼果蝇,这表明 是显性性状。(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绳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 : 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3) 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 。结果预期: 。若子代中 ,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29. (7分)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一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 流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 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每个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2)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 。(3)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 ,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所以需要合理密植。(二)选考题(10分)30.(10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接种方法为 ,与基本培养基(只含碳源、无机盐、水)相比,待测培养皿中的特有的成分有 。(2)进行过程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原因 是。从 培养基上获得相应的营养缺陷型菌株。釆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 。(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选填“菌落A”或“菌落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 洗涤3次,并制成菌悬液。吸取hnL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15mL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皿底划分五个区域,标记为A、B、C、D、E。在划分的五个区域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 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A、D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营养缺陷型菌株属于 。31.(10分)【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PBR322质粒进行重组,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牛的受精卵,使其发育为转基因牛,再通过细胞工程培育为转基因克隆牛。PBR322质粒含有两个抗生素 抗性基因和5个限制酶切点(如图2)。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显示的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图中过程需要的酶是 。与过程比较,过程所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图1中的mRNA是从人体的细胞中获取。 (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判断,如图3所示: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不能在培养基B上生长、繁殖,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 ,即目的基因插入了 中。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上不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B上能生长、繁殖,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 ,即目的基因插入了 中。如果受体菌在培养基A和培养基B上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则使用限制酶a的切点是图2中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