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天气系统导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306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天气系统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天气系统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天气系统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3课时 天气系统导学案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课时:天气系统【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天气系统”。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锋面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是低压、高压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天气系统气压(气流)系统图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教学目标】 1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2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重难点分析】依据考试说明,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锋面系统,低压、高压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1、复习重点:通过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来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2、复习难点: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天气系统”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天气系统”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锋面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3.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风和准静止锋探究活动1:根据图2“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和图3“暖锋与天气示意图”分析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其过境前后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并完成表1。图2 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图3 暖锋与天气示意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锋面系统投影“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图2)和“暖锋与天气示意图”(图3)。展示导学问题:根据图2和图3,你能说出冷、暖锋判断的依据吗?冷、暖锋雨区的位置及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有何差别?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如何?你能举例说明各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吗?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价。读图2和图3,进行思考与分析,完成表10。1名学生投影自己完成的表1内容,其他学生点评、质疑并补充。由示意图的比较深入到特征和影响的比较,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内容解析图2和图3分别表示“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和“暖锋与天气示意图”。因暖气团较轻,冷气团相对较重,因此在锋的下面总是冷气团,而暖气团总是在锋的上面。在锋面的侧视图上,判断冷锋和暖锋的诀窍是看冷气团的画法,如果冷气团的箭头是直线箭头,表示冷气团主动,为冷锋;如果冷气团是往回拐弯的弧线箭头,表示冷气团被动,暖气团主动,为暖锋。也可根据雨区位置进行判断:冷锋雨区在锋后,而暖锋雨区在锋前。锋面过境前后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特征单调,为晴朗天气;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在锋面附近伴随着冷暖气团的运动,天气变化较大,常有云、雨、大风等天气。表1: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特征比较类型项目冷 锋暖 锋准 静 止 锋符号冷暖气团运动特征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冷暖气团 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暖气团上升状况 抬升沿冷气团 缓慢上升雨区示意图雨区位置降水主要在锋后降水全在锋前雨区延伸到冷锋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实例春季,长江以南地区的阴雨天气等。【典型例题1】(xx年江苏卷)图4是xx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4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的图(图4)。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A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等压线图中各种天气系统的判读和常见的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及图中锋面符号,甲地为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为阴雨天气,故选A;乙地为暖锋锋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故排除B;丙地为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选C;丁地等压线较稀疏,且水平气压存在差异,因此该地有风,气流水平运动,故排除D。【典型例题2】(xx年江苏卷)图5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图5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2的图(图5)。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5.B 6.C思路点拨: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容易发生沙尘暴,故选B。2、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气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线钱,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气温较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考点诠释2:低压、高压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低压、高压系统与天气探究活动2:根据图6“北半球气旋(左)、反气旋(右)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分析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并完成表2。图6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气旋(气压)系统(北半球)投影“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图5)展示导学问题:图5中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有何特点?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如何?能否列举实例说明?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读图5,进行思考与分析,完成表2。1名学生投影自己完成的表2内容,其他学生点评、质疑并补充。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绘图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解析图5表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关于气旋、反气旋的判断,可用“左右手定则”,即在北半球,伸出右手,四指半握,四指指向代表四周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表示中心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如果大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四指指向代表水平气流辐合,可判断为气旋。如果大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四指指向代表水平气流辐散,可判断为反气旋。在南半球用左手判断,方法同上。(注意:气旋或反气旋,低压或高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表2: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特 征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气流运动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呈 时针 由中心向四周呈 时针 垂直方向空气 空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情况天气 现 象常出现 天气多为 天气原 因中心气流 ,空气在 过程中,温度 ,水汽容易 。中心气流 ,空气在 过程中,温度 ,水汽 凝结。实 例夏秋,我国东南沿海的 天气。 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控制亚欧大陆东部的 。三、锋面气旋图7 锋面气旋示意图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3.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气旋(气压)系统(北半球)投影 “锋面气旋示意图”(图6)。展示导学问题:在图6中画出E、F、G、H四处的风向,并判断其性质。在低压槽AB和CD处分别会形成哪种锋面?请在图中用符号表示出来。E、F、G、H四处的天气状况如何?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读图6,进行思考与分析。学生按要求完成图15的绘制,并投影讲解。学生回答有关“锋面气旋”的问题。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绘图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解析图7 表示“锋面气旋示意图”,在对复杂天气系统示意图进行分析时,要注意,锋面只会出现在低压槽中,不可能形成于高压脊中。低压槽中的锋面性质则是根据冷、暖锋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锋面的移动方向则与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即: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移动。典型例题3(xx江苏卷)图7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图7(1)此时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壳内部物质循环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3的图(图7)。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1)A A地位于冷锋锋前思路点拨: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典型例题4图8(xx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1.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壳内部物质循环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4的图(图8)。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D A思路点拨: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2、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重点图像】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图像解读: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由低压槽线位置确定锋线的位置;第二步:根据锋面气旋所在的半球,确定锋线出冷暖气团的相对位置;第三步:根据气旋的运动方向确定锋线处冷暖气团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锋线出锋面的性质;第四步:根据锋面的性质,确定可能出现降水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