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7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教材回扣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139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7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教材回扣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7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教材回扣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7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教材回扣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7讲 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教材回扣 岳麓版单元特征概览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包括了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文学和戏曲成就。其阶段特征如下:1.古代艺术: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风格。从文字、书法、篆刻到绘画、雕刻、戏曲,艺术门类齐全,而且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2.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各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创造出了灿烂的精品。从先秦的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它们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第27讲汉字与书法及笔墨丹青(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广东考纲1.汉字的起源演变。2.书画的发展。汉字与书法1.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2)成熟: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3)统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使用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六国。统一: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书艺历程(1)书法书法特点.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b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有机融合。发展历程.魏晋: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b隋唐: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c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d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拓展链接】汉字的演化演变规律:由图画到符号、由繁到简。笔墨丹青1.历程(1)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2)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3)西汉时期: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4)魏晋时期:文人画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5)唐代:唐代绘画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吴道子。(6)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7)明清时期:文人画受时代影响,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特点(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又有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拓展链接】中西绘画比较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像,着意刻画,敷色多彩,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作。一、书法艺术史料一“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今隶,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楷书也是众人创造的,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汉字的故事史料二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法国丹纳艺术哲学1下列哪种字体是史料一中提及的中国两种书法字体()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史料一中提及的两种书法字体是楷书和隶书。是小篆;是商周的甲骨文;是隶书;是楷书。故选。【答案】D2史料二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你认为丹纳的主张是否正确?请结合唐宋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加以说明。【提示】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的产物。正确。隋唐统一,经济繁荣,思想开放,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宋朝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讲究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二、绘画艺术史料一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又载: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世说新语巧艺史料二清明上河图史料三宋马远山径春行图1根据史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顾长康是谁?理由是什么?【提示】顾长康就是顾恺之。顾恺之长期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这与史料一的记载是吻合的。2史料二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什么?属于哪一画种?【提示】对于研究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风俗画。3史料三反映的绘画特点是如何体现理学思想的?【提示】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体现出宋代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对应学生用书第166页)中国古代书画的基本特征突 破 提 示书画艺术的特征由创作者及其风格、书法本身风格及演变和鉴赏书画的主体、书画的功能等决定。归纳时除考虑以上因素(特征)外,还要注意从书画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背景这一纵向特征归纳。另外注意横向(同一时期)比较,即同一时期不同书画的特征归纳。1中国书法基本特征(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讲基本构成元素为线条,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是运动方向性和不可重复性的过程。书写过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注重整体的协调美。创作过程是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特殊过程。(2)从鉴赏主体的角度讲书法作品给人一种时间推移的印象。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体验到当时的创作心态。(3)以汉字为载体,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及时代性。(4)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构成古代书法的主要字体。(5)书法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具有特殊审美价值。2中国绘画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4)从绘画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xx届茂名月考)社会环境、审美欣赏角度的不同,决定了书法的不同特点。下列关于古代书法艺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晋代书法表达对意境、神韵、风骨的追求,体现“尚韵”唐代书法气魄雄伟,注重规范和法度,体现“尚法”特色宋代书法追求个性,以书达意,忽略法度,形成“尚意”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折射出时代巨大变动的征兆ABC D【解析】书法的特点取决于时代的特点以及那个时代特定的审美角度。晋代反省汉末社会危机、唐代统一王朝的气魄、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渐趋衰落的封建统治决定了各自时代书法的特点。以上叙述都是正确的。【答案】A(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考情概览考点频度:6年1考考查特点:1选择考题统计xx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第19题。(xx安徽高考)xx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下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思路点拨】本题创设新的命题情景,从全新的角度,考查书法知识,形式新颖,极易被接受。其解答路径如下:审题干“行书”“墨润万变”巧排除A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是隶书B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大,属楷书C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有审美和实用价值,判断为行书D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具审美价值,应是草书得答案C,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幅度不是很大,但从艺术角度审视,考查空间会很大,复习时注意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认识典型书法艺术家的作品及特点。,2.能力角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适当挖掘与教材有关的网上材料,提高鉴赏书法艺术作品的能力。,3.史论角度,综合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认识书法艺术演变的时代背景。,)古代中国绘画成就考情概览广东高考近6年没有在本考点上命制题目考题统计无(xx安徽高考)右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思路点拨】本题从图片角度切入,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特色显明。其解答路径如下:审题干苏轼枯木怪石图巧排除A根据画面特点可知是文人画,强调的是意境,反映作者的心境B不符合画面特点C画面未体现,故排除D非图片信息,故排除得答案A,1知识角度,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这个角度主要是通过典型作品与典型时代的高度结合来实现。,2.能力角度,典型作品的赏析与判断。提供历史上典型的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作品得出其时代性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热点角度,以书画收藏热为切入点,考查书画艺术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68页)考向一中国古代书法艺术1(知识角度)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与书法相伴而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BC D【解析】说法错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排除。【答案】B2(能力角度)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根据题干“隶书矣施之于徒隶也”分析,D项符合题干意思。A项不符合题干内容,C项史实错误。B项不符合题目内容,隶书出现的先后顺序颠倒。【答案】D考向二古代中国绘画成就3(知识角度)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千里”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解析】根据题干所说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反映的是画家注重意境情趣,应该属于文人画的范畴,故应选择C。【答案】C4(知识角度)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有()小贩挑着烧饼担子沿街叫卖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窦娥冤市民聚集听说书字画铺当街而设A BC D【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直接排除,因为清明上河图为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画中呈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而窦娥冤是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因此它不可能成为此画的表现对象,故答案为D项。【答案】D5(能力角度)2011年6月1日,画世660年,遭火殉360年,分隔两岸60余年的富春山居图(见右图)得以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此次合璧,既是文化盛事,又是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下列关于此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画应该属于文人画B该画的特点是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该画是工笔重彩画的杰作D该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于一体【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可知,此画为文人写意画,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6(热点角度)右图是xx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它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它的大眼睛表示一个摄像头,头上的黄灯代表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伦敦出租车,而手上则戴着代表友谊的奥林匹克手链。这幅图画应属于()A油画 B彩陶画C文人画 D风俗画【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绘画艺术。从材料看,象征意义形象生动,符合风俗画的特点,故选D。【答案】D综合运用7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唐代绘画书法作品材料二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请回答:(1)统一繁荣开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盛唐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盛唐绘画书艺的风格特点。(2)一定时期的绘画作品,是那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请结合材料二图片加以说明。(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绘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1)、(2)问扣准图片信息回归课本找出对应的唐宋书画特点及原因。第(3)问考查书画特点,主要考查记忆能力。【答案】(1)绘画: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景象;书艺:书法风格多样,草书狂放不羁,楷书注重法度。(2)山水十二景以“残山剩水”的构图特点反映南宋政权苟安江南、不思进取、国家分裂的政局特点。(3)中国绘画中,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