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9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1163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9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9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课时规范练9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规范练9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2018湖北襄阳上学期期中)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分布图,完成13题。1.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A.1 0181 014B.1 0181 016C.1 0161 014D.1 0161 0162.对M所在半岛中部地区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描述,较为准确的是()A.温和多雨B.炎热少雨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3.M、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半岛、岛屿众多D.污染物排放过多答案1.D2.B3.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此月份同纬度的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M等压线两边的气压值分别为1 016、1 018,M位于陆地上的高原山地,气压值较低,故M数值为1 016;N等压线两边的气压值分别为1 014、1 016,N位于海洋上,气压值较高,故N数值为1 016。第2题,该地区为北半球,M所在半岛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月份同纬度的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应为当地夏季,故气候特征为炎热少雨。第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存在,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高,往往形成低气压;海洋气温低,往往形成高气压。(2018福建漳州上学期期末)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 0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甲风带与高空风向完全相反C.甲、乙风向相同时同属一个风带D.图中气压带控制下多降水5.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可能的是()A.甲风带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该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C.该气压带与甲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该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答案4.C5.B解析第4题,高空等压面凸向低处,说明为低压中心,对应近地面为高压中心,两侧为盛行风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降水稀少,A、D两项错。如果甲、乙风向相同,则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C项对。近地面和高空受力不同(高空不考虑摩擦力),近地面风带与高空风向不可能完全相反,B项错。第5题,若该图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且甲纬度低于乙,则近地面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盛行西风带,甲为东北信风带。常年受信风带控制容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B项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项错误;该气压带终年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易形成热带沙漠气候,D项错误。(2018四川广安适应性考试)纳马夸兰地区(右图)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多雾,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据此完成68题。6.纳马夸兰的湿季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信风带影响7.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纳马夸兰附近海域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离岸风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8.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答案6.B7.D8.C解析第6题,根据该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其湿季主要受西风带影响。第7题,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降温作用较强,其上空是温暖的热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使得水汽凝结形成雾。第8题,纳马夸兰地区气温较高,降水量少,干、湿季交替明显,雨季短暂,所以决定纳马夸兰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周期的因素是水分。(2018安徽六安一中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据此完成910题。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0.350.20武汉0.270.560.199.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气温C.降水D.河流10.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D.冬季寒冷干燥答案9.C10.B解析第9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原因是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10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完成1112题。11.影响气候区和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河流D.海陆位置12.分布在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风力较弱B.气温较高C.降水较少D.光照较强答案11.D12.A解析第11题,气候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气候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两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第12题,根据纬度范围和海陆位置可知,气候区的R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1314题。13.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A.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14.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乙处气候是因其地处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D.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答案13.A14.D解析第13题,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的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第14题,甲地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乙地位于亚马孙平原,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A项错;甲地不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项错;乙地气候是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C项错;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项正确。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引进外资,开发矿产,发展工业,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1)指出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简析摩洛哥西北部地区“清凉”的原因。(3)从气候角度分析摩洛哥发展农业需要大力兴修水利的原因。答案(1)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2)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沿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3)北部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需要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季降水多,低洼地易发生洪涝,需要修建排涝工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为干旱,需要进行跨流域调水解决南部的缺水问题。解析第(1)题,摩洛哥北部沿海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第(2)题,摩洛哥西北部地区“清凉”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海拔、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第(3)题,摩洛哥发展农业需要大力兴修水利的原因,可以从雨热不同期、降水季节分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等方面回答。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南极大陆素有“白色沙漠”之称,95%以上的面积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另外,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图中A点附近)。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简图及泰山站外景图。泰山站(1)分析南极大陆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原因。(2)说明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科考活动的不利影响。(3)简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4)试分析泰山站外形设计采用圆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的原因。答案(1)南极大陆地处高纬度地区,且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平均海拔高,大风天多,导致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终年被冰雪覆盖,呈白色;南极大陆恶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植被的生长,地表缺少植被,犹如沙漠。(2)地表被冰雪覆盖,不利于科考队员行走和科考设备的运输;气温低,易造成队员冻伤;多大风等,使队员生活工作不便;冰雪环境反光对眼睛影响较大,紫外线辐射较强,危害队员身体健康;冬半年夜长,大多数地区还出现极夜现象,不适合科考活动进行。(3)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且大气污染小,大气透明度高;海拔高,视野开阔;有较长的极夜期,可连续观测。(4)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解析第(1)题,需从“白色”“沙漠”两方面分析原因。从控制该地的气压带、风带推知降水和植被少,因此称为“沙漠”。“白色”是因为南极地区地表终年被冰雪覆盖,缺少植被。第(2)题,需要从严寒、烈风、紫外线、极夜等角度分别说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对科考活动的不利影响。第(3)题,考查天文观测的条件,需要结合昆仑站的地理位置从视野范围、能见度、空气洁净程度、天气等方面分析。第(4)题,需要结合泰山站所处的地理环境,从圆形外表、碟型结构、高架设计等角度逆向推断泰山站外形设计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