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053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3单元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学案 鲁教版学习目标定位知识体系预览1.识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2.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3.应用:学会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核 心 知 识 再 现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著名侨乡,改革开放政策优惠。【特别提醒】 珠三角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意识超前并富有开拓精神;开放、开发早,为以后的发展赢得先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提示(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2.经济发展成就(1)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2)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比重有何变化?提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越高?提示不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工业产值。高 分 素 养 提 升(xx河南郑州模拟)读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回答(1)(2)题。(1)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采矿业(2)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郊区环境优美C.市区劳动力短缺 D.郊区地价较低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示时间段后期,城市化水平提高,而工业化水平降低,据此可推断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不是农业、工业、采矿业,而是第三产业。选C。第(2)题,由于工业企业占地面积大,支付地租能力低,而郊区远离市区,地价较低,且土地广阔,因此厂址选择在郊区可以降低投资成本。选D。答案(1)C(2)D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一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稳居各省级行政区之首3.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差异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多以及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等,但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并非没有差异,不同的地域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模式主要推动力过程珠三角模式工业化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工业化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工业化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工业化靠近大城市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边贸发展边境贸易发展城市化【技巧点拨】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分析方法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2.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真 题 考 向 探 究考向一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化1.(xx上海地理,1920)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1)2000年到xx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 B. C. D.(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解析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xx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第(2)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答案(1)A(2)A考向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作用2.xx浙江文综,37(3),8分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舟山市xx年和xx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xxxx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8分)解析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两大产业就业人口增加越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大。答案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考点二珠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核 心 知 识 再 现问题表现原因对策生态环境形势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工业发展和人口激增;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人地矛盾加剧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力来规划发展目标重复建设突出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城镇规模要适度;搞好区域规划,加强分工与合作,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协调与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提示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高 分 素 养 提 升(xx安徽模拟)读我国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村产业的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城市化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产业比重上升D.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整体上提高了经济效率(2)生态城镇将城镇视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兼具的复合生态系统,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下列关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经济快速发展C.强化城镇辐射作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D.构建稳定的生物群落,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随着农村产业向城镇不断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镇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上升,但农业产业比重可能会下降。选C。第(2)题,题干中提到生态城镇“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故生态城镇主要强调的是生态功能,A、B、C表述的是社会、经济功能。选D。答案(1)C(2)D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类问题解决对策工业化问题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寻找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城市化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珠江水质恶化;城市酸雨现象严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2.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真 题 考 向 探 究考向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与措施(xx上海地理,14分)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xx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xx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材料二xx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对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评价,其实是对人地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的考查。第(1)题,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注意仅归纳流动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可。第(2)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其实就是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地区城市化的三大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过程,具体就“就地式”语言组织具体化一点即可。第(3)题,考查其具体意义,可调动相关城市化意义并结合我国特色来回答。答案(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xx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产业结构变化看:xx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任答三点即可)(3)为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就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缩小城乡差别;可以避免城市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城市病”(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任答两点即可)课后作业一、选择题(经典高考题)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xx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1.xx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xx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看出,城市人口比重在30%以上,再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第2题,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xx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答案1.B2.D(xx安徽淮南二模)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xx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A. B. C. D.4.该国最可能是()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日本5.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动力导向型工业解析第3题,1960197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减少的不多,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很快,说明其他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快,总就业也增长,排除B、C;1980199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都迅速增长,也反映这一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快。故选D。第4题,根据xx年总就业人口接近8亿,可以推知为中国,故选B。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吸引大量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集聚。故选C。答案3.D4.B5.C(经典高考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完成67题。6.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7.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解析第6题,从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第7题,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A、B。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答案6.B7.C(xx洛阳模拟)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89题。8.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9.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解析第8题,甲省为我国辽宁省,该省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9题,对于该省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答案8.A9.D(xx西安模拟)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读表完成1011题。1965年1990年2000年xx年辽宁省34.1%50.6%54.2%63.3%广东省17.6%23.6%55.1%66.2%10.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 B. C. D.11.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解析第10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第11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答案10.D11.D二、综合题12.(xx广东省广州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 000万元以上的村庄。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有700多个“淘宝村”。xx年以前,山东省曹县丁楼村(如下图所示)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贫困村,为生计大量农民进城打工。直到他们在偶然之间接触到了“淘宝”,发现了一个为学校、影楼、戏班等提供演出服装的商机,逐步从给别人做衣服到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形成了“淘宝网店演出服饰加工销售”的经济模式,并遍地开花。目前,全乡32个村成为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形成了一个演出服饰产业集群。(1)分析xx年以前丁楼村工业区位的不利条件。(2)分析目前丁楼村发展演出服饰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3)指出丁楼村从“贫困村”到“淘宝村”变化的地理过程,并说明判断依据。(4)随着演出服饰生产规模化、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生产工厂留村还是进城,丁楼村村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你是赞成留村还是进城,请阐述理由。解析第(1)题,注意“以前”“不利”。第(2)题,注意“目前”“优势”。第(3)题,从产业看,农业向工业转变;从人口的身份看:从农民向工人转变;从土地的利用看: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由此确定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城市、乡村二者之间的基础设施、土地成本、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论述。答案(1)远离市场;运输不便。(2)接近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答对其中3点即可)(3)地理过程: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判断依据:产业:从农业向工业转变;人口:从农民向工人转变;土地: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4)进城:从以成本低廉转向以品牌等较高附加值的服装产业转型,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通达度;有利于提升品牌,产品升级、换代;有利于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留村:在扩大规模生产中,继续发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协作、基础设施等优势;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优惠政策,如用水、用电、税收等。(注: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3.(xx河北保定模拟)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城市群发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是指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三纵”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京哈京广沿线经济带和包头银川西安重庆贵阳昆明沿线经济带。下图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材料二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1)每一个城市群都有核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哪里?(2)我国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发育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位于哪里?(3)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简要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本地区人口最多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第(2)题,根据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可知,我国城市群发育程度呈现出自东向西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的城市群发育程度较高。第(3)题,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快;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目前制约环渤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资源不足(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天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答案(1)北京、上海、广州。(2)自东向西降低。东部沿海。(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快。水资源不足。(4)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平原面积广,腹地宽广;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