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9520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秋分一过,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文化的纽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A. B.C. D.答案D解析错误;不符合题意;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是心灵的港湾,说明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正确且符合题意;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体现了,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2.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且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古琴被列入“非遗”,是基于()A.保护古琴民族情感集中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B.保护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标志研究中国文明演进传承民族文化C.保护古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D.保护古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中国古琴是中国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利于保护古琴、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繁荣世界文化,C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标志是传统建筑,不是古琴,B错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字,不是古琴,D错误。3.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材料表明()文化对人能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地位突出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优秀文化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故符合题意;“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符合题意;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4.我国旅游法对“文明旅游”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必须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这一规定()体现了尊重及维护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促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对当地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公民和国家形象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C. D.答案A 解析题中“文明旅游”的规定,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进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故当选;“对当地文化的认同”说法错误,排除;不是该规定的作用,不选。故本题选A。5.有人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两梦相克,零和争斗,只能两败俱伤;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表明()A.不同国家梦想的共性是双方互学互鉴的前提B.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C.不同国家梦想的个性是不同国家冲突的根源D.各民族间经济、政治的不同决定了梦想的不同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要尊重文化多样性,B说法正确;文化的差异性是双方互学互鉴的前提,A说法错误;C夸大了文化的作用,应排除;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6.文化“走出去”要找准双方的契合点,既要展现中华文化特色,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欣赏习惯。这说明在文化交流中()A.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B.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C.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要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答案 A解析“找准双方的契合点”,说明中外文化具有共性,“既要展现中华文化特色,又要符合当地民众的欣赏习惯”,说明中外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故A 当选;B、C、D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7.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B.C. D.答案D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文化有优秀和落后之分,说法错误;题中在微信公众号上,几万人一起读诗,微信公众号属于大众传媒,因此体现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故符合题意;“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体现了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故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8.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口号是“点燃你的激情”, 体现了“桑巴之都”的特色。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过去奥运会都会精心设计打动人心的口号以期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举办奥运会()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促进了各自文化的发展是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标示着各国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A. B.C. D.答案D解析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选;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化的趋同”说法错误,不选。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入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A. B.C. D.答案B 解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正确。习近平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正是因为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0.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这表明()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C. D.答案D解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错误;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错误;“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一些经典名句至今仍家喻户晓”,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题意。11.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答案C解析材料中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故C说法正确,入选;A、B两项夸大了中国式过年的作用,排除; 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故排除。12.拦街福是温州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传统拦街福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去粗存精的工作,将其成功打造成旅游节的重头戏。上述事实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B.传统文化在继承后得到发展C.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D.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答案A解析题干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顺应时代的变动性,A符合题意。B说法不对,继承与发展没有先后顺序。C与题意无关。D说法不对,先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3.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对待传统“孝”文化的态度,没有强调文化交流,排除A、C。传统的“孝”文化并不是陋习,排除B。D正确表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故答案为D。14.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挖掘当地地域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即继承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表述不正确;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二者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表述错误。15.“义”是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为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为人民幸福追求公平正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辨是非的“侠义”“江湖义气”,则会使人误入歧途。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A.彻底地改造 B.全面地肯定C.全盘地否定 D.批判地继承答案 D解析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D项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也不是彻底改造,A、B、C三项说法均错误;故选D项。16.影像的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说明 ()A.新传媒已取代旧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日渐重要答案C解析A错误,新传媒并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排除。B错误,科技进步并不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故排除。C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让文化在瞬间传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入选。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17.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表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A. B. C. D.答案 B解析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个性,符合题意;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8.习近平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艺术创作者()以大众文化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活水深入群众实践并服务于群众关注并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根本途径A. B.C. D.答案C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错误;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实践并服务于群众,关注并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故符合题意。答案选C。19.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答案C解析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说明在实践中出现的这一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故C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涉及人民群众和检验标准的问题以及文化创作的灵感,故A、B、D不符合题意。20.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孝为先”等主题创作的剪纸画,是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这一艺术创作形式()A.决定着中华文化发展方向B.扩大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C.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D.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答案D解析A项观点错误,排除;B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其基本特征,又因时而变,并没有打破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排除C;D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艺术创作形式推动了文化在实践中变迁,故入选。21.某市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规”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这些作品重新解读、建构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A.传统文化能满足人民的各种精神需求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答案B解析微电影、微视频“作品重新解读、建构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说明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B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A说法错误;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能决定文化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说法错误。22.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化进现在的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由此可见,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过程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过程A. B.C. D.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排除;观点表述错误,应改为“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3.“抛弃墨水,拥抱键盘”, 从2016年秋天开始,芬兰教育界将放弃使用了几个世纪的书写系统,正式进入数字时代。由此可见()A.现代教育方式变革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B.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文化变革的先导C.信息技术实现了新媒体对旧媒体的替代D.科技运动推动了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答案D解析墨水被键盘替代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的,D入选。教育方式的变革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A表述不科学。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先导,排除B。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排除C。24.“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发言告诉我们()文化创新应以传统文化为源泉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文化创新就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A. B.C. D.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文化创新应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在此过程中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说法错误;说法表述不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5.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配以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A. B.C. D.答案 C解析科学技术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故不符合题意;材料“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说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故符合题意;“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说明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故符合题意。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12分)答案(1)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解析 本题属于认识类的文化生活试题。解答认识类的试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综合分析。可以考虑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以及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等角度。27.杭州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最近几年,杭州市利用人文区域优势,在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的服装工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优秀服装设计师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发展中国丝绸服装贸易的同时,也对外传播了中国的文化。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杭州市是如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9分)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杭州市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立足经济发展,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做到首先尊重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2)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杭州市积极发展服装贸易,不但在商品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因素,而且直接对外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3)文化是多样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杭州市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面向世界,注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加强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尊重差异,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解析本题要求从材料中找出杭州市的具体做法。根据“工业发展进程中” “贸易的同时”“交流与合作”等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解答。28.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9分)(2)除通过互联网展示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6分)答案(1)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的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解析第(1)问,首先定位设问的主体即科技创新,其次分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最后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以及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等)入手,如扩大含有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的出品;也可以从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去”)的角度入手,如在国外举办主题展览,加强国际合作等,言之有理,即可。29.2016年,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之际,中山装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中式礼服的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它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是一种中国人的特殊符号,体现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国人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中山装在民间逐渐淡出,但其民族复兴精神却得以保存。当年中国人脱下中山装是因为在强调个性的年代里,中山装无法给予人们个性的表现。而如今的中山装将大量流行元素与经典版型结合,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元素,无论是从材质还是从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山装不再是单一的制服,而是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既不落后世界潮流,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变化使得中山装被视为众多品牌中难以取代的经典。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14分)答案(1)文化具有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中山装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文化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意识,体现“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2)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中山装传承着礼义廉耻、祖国统一等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是一种中国人的特殊符号。(3)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新中山装在保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元素,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广泛吸收欧美服饰并揉合中国传统意识,坚持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了中式服装文化的发展。解析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是说明“中山装设计”背后的文化底蕴。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可从文化具有多样性,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等角度分析,组织答案时理论与材料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