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794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创新学案必修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1.交通运输与聚落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cb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时间差异古代我国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我国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近代铁路和公路兴建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地区差异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地区河网密度大,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量大小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慢快运价低高灵活性差居中最好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成本投资少投资大、占地广居中投资大投资大2.货运方式的选择考点突破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的影响2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思考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因交通而起,因交通而衰。分析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提示发展的原因: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衰落的原因:清末京杭大运河的淤塞;海运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 (xx嘉兴3月选考测试)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促进了成渝经济圈更快的发展。读图完成12题。1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A供水 B运输 C灌溉 D养殖2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出行经济成本降低了成渝铁路运力A B C D解析第1题,成都和重庆都位于西南地区,与成都相比,河流在重庆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更显著的功能是提供了水运交通,所以B正确。第2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成渝高铁的通车将缩短旅客往返的时间,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不能降低出行经济成本,可能提高成渝铁路运力,所以A正确。答案1.B2.A考点专练(xx浙江选考模拟卷)读某聚落形态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该聚落的形成主要得益于()A长江 B铁路 C运河 D地形2影响图中城市用地规模扩展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与矿产资源的开发B经济发展与运输条件的变化C人口迁移与产业结构的变化D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的保护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图上信息表明,该城市早期位于运河两侧,运河的运输功能应是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及考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判断能力。1950年以来,该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主要向铁路线、长江沿岸方向扩展。一方面说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交通条件是该城市用地扩展首先考虑的因素。答案1.C2.B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35题。3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4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5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解析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形成三镇格局。随着交通发展,武汉城市形态将进一步沿交通线多轴向发展,这一变化说明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发展。答案3.C4.C5.D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读图,完成67题。6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 B C D7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公路 B管道 C铁路 D水运解析第6题,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量小,运价高,适合运输重量轻、价格昂贵、需长距离运输的大宗货物。图中货物重量轻,价值高,且要求运距长,符合航空运输的特点。第7题,货物重量小,价值不高,且运距短,公路运输最佳。铁路和水运适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大宗货物。答案6.C7.A8(xx浙名校协作体高三下考试)以下交通运输方式中,受雾霾天气影响最小的是()A海运 B空运 C铁路 D公路解析铁路运输载运量大,连续性强,行驶速度较高,运费较低,运行一般不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合于中长途客货运输。答案C考点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必考加试)考点梳理1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加试)(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2)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商业中心商业网点职能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由若干个商店组成,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的需要区位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对交通运输要求高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原因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3.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b加试)(1)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2)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3)城市交通的改善,出行范围扩大,应运而生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4)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考点突破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思考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提示(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例1(xx浙江省4月高考)微商是基于微信生态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会对许多产业产生影响。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受微商冲击较大的有()零售实体店商业地产电信公司航空公司A B C D(2)对微商影响较小的区位因素有()交通市场集聚地价A B C D解析第(1)题,根据微商的定义,可知微商不需要实体商店,故微商冲击较大的是零售实体店和商业房产。第(2)题,根据微商的定义,微商主要利用发达的通信和便利物流运输条件进行销售产品,不需要实体店,故地价和集聚等因素对微商影响很小。答案(1)A(2)C例2(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 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本题可以反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改变能够影响服务业的分布。答案M市是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乙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考点专练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12题。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天津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解析第1题,从题干关键词“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可判断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互相配合,实现了联运。这一变化体现了天津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第2题,注意题干关键词“网购”,即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不需要实际的商业网点,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网购”可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可以排除C项;“网购”这种购物方式更灵活和方便,可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商业联系。答案1.B2.D读我国某城镇区域简图,回答34题。3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A市场最优原则 B交通最优原则C便民最优原则 D环境最优原则4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A邮局和医院需求量大B更靠近国道C地处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D地势较开阔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向门市沿交通线布局在道路两侧,遵循交通最优原则。第4题,甲、乙位于同一道路两侧,市场需求量,国道位置、地势状况相同,但乙地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答案3.B4.C5(加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_地区(填字母)最有可能为商业街。(2)A、B、C、D四地中_商业网点密度最大,原因是什么?(3)写出A、B、C、D四地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解析第(1)题,商业街多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市中心。第(2)题由于市中心人口多,市场广阔,商品生产能力强,商品流通速度快,所以市中心商业网点密度最大。第(3)题,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受市场、交通、地租等因素影响。答案(1)B(2)B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商品生产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速度快。(3)BCDA。6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对外交通口岸转移路线图中得知,最早阜阳的对外交通线是_;目前,阜阳的主要客货流是通过_运输完成的。(2)交通口岸转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3)未来的商业区建立在、的_处合理,理由是_。答案(1)泉河铁路(2)泥沙淤塞,航道变浅(3)京九铁路的贯通,使阜阳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客货流量大课时训练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度。图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图,图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A北京、福州 B广州、乌鲁木齐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B快速文件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解析第1题,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第2题,根据图,可知乙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符合水运特征;同理可判断甲、丙运输方式分别为:公路和铁路。答案1.D2.B3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发展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解析高铁站要远离市中心,由于高铁的巨大带动作用,会促进郊区城市化;城市空心化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高铁站的建设。答案D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Aa Bb Cc Dd5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B沿湖分布C沿交通线分布D沿等高线分布解析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b聚落位于铁路、公路、河流交叉路口地区,相对于其他三个聚落交通更加便利,因此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第5题,图中的聚落以靠近铁路、公路分布为主。答案4.B5.C6在古代,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B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C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D北方没有沿河设置的城市解析古代我国北方城市多为团块状,南方城市多沿河道呈带状分布,与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而在交通方式上,北方陆路干道附近或南方沿河地区交通便利,易形成城市。答案C7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很大。读下图,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A、C城市形态呈带状与公路交通有关BA、B、C等城市空间形态沿水运交通干线扩展CD城市的空间形态与铁路无关DA、C间公路的修建对两城市形态不会产生影响解析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A、B、C、D城市形态呈带状,这与河流、铁路等交通干线有关。A、C间公路的修建对两城市未来的城市形态会产生一定影响。答案B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客运站示意图”,回答89题。8在高铁客运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9高铁客运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解析第8题,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第9题,图示显示高铁客运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客运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答案8.D9.A(xx浙江十校联盟3月适应考)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贯通仪式隆重举行,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完成1011题。10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A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级 B形成新的交通枢纽C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 D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11港珠澳大桥主体以隧代桥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大桥的建设成本 B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C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 D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解析第10题,港珠澳大桥的修建使得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不能提升香港和澳门的城市等级,也不会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对于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没有影响,故选D。第11题,以隧代桥,会使建设成本增加,A错。不会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B错。减少桥梁建设对海上运输的影响,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C对。对于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D错。故选C。答案10.D11.C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13题。12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13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解析第12题,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发展速度较运河前期明显变慢。第13题,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沪铁路的兴建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答案12.C13.D14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简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聚落、河流、公路在图中的分布描述即可。第(2)题,C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聚落较多,商业网点密度较大,D位于山区,情况与C地相反。第(3)题,河港废弃之后,聚落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商业网点将减少。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2)C处商业网点密度大于D处。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3)E地聚落空间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15(加试题)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所在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进行探究性学习。读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其所在城市道路交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形成该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A、C、D中,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B是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3)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判断的理由是什么?(4)交通可能给该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图中A位于市中心,B位于市郊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交会处。城市以铁路为发展轴,沿铁路延伸。铁路线穿过城区,给城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和污染问题。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产生噪声,给城市造成污染。答案(1)铁路。(2)A市场最优交通最优(3)铁路线铁路线穿过市区,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问题,影响市民生活。(4)问题: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建议: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处理措施;广种花草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