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725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2)单元测试 岳麓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xx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辨认的甲骨文 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3.宗法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 家谱 B. 宗祠 C. 族规 D. 授土4.下列对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 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分封制使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形成了“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A. B. C. D.5.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开始崩溃,强大的诸侯国争相称霸,征战不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6.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A古籍的记载 B实物史料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7.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爵位世袭制 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 B. C. D.9.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扩大了疆域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10.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 B. C. D.11.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正确的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迅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应对突发事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专制统治产生的根源A B C D12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13.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14.我国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的国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地方长官都通过任命产生 D都为历代统治者的持久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15.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加强了中央集权 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A. B. C. D.16.下列措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郡县制 封同姓王 推恩令 制钱谷A B C D17.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8.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9.“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这条史实,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河文明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的早期反映,该制度是 A城邦政治 B.中央集权 C贵族共和制 D民主制和君主立宪制20.中国古代管制的演变轨迹,大体是皇帝将身边的侍从人员逐步演化为朝廷的正式官吏,由职秩较低的事务性官吏提拔为位阶较高、拥有相当权力的政务官僚,将身边的侍卫人员提拔为军事将领等。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建立中朝 B.节制藩镇 C.三省六部 D.废除丞相21.下列有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政事,以削弱相权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22.下列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是A西汉设立中朝 B唐设三省六部 C北宋设置通判 D清朝设军机处23.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适合做这篇论文题目的是A. 明清君主专制 B古代中国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24.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过如下现象,请按出现时间顺序排列 首辅“票拟” “三衙”统军 刺史监州 A. B. C. D.25.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加巩固 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A. B. C. D.二、材料题(共3小题,26题20分,27题12分,28题18分,合计50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材料二“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推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明朝后期)材料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归纳分封制与宗法制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其本质是什么?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这是针对汉代以来的什么倾向而发表上述见解的?(7分)(3)据材料三归纳从唐后期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特征;据所学知识用流程式概括本阶段历史的演化线索;图的后半部分显示了五代十国到北宋历史的演化,这两个时期有何内在的必然联系?试扼要概括之。(8分)(4)你认为我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呈何趋势?(2分)26.(1)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呈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3分)(2)建立: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分)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2分)倾向:对秦始皇的评价,主要强调其统治残暴,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2分)(3)特征:中央集权逐渐弱化,地方割据愈演愈烈。(2分)线索:(唐末)“外重内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割据膨胀五代十国。(本问要求突出大事,线索清晰即可,但时序不可颠倒)。(4分)联系: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势力的继续和恶性膨胀的结果。为此,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2分)(4)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2分)27.(12分)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材料三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2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1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4分)(3)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3分)27.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2分)(2)不同意。(1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分)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2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材料二 “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内部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十三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上的“一人一票” 的民主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三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材料四 1949年9月21日至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请回答:(1)秦朝具有创新意义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它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2)英国君主立宪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说明“民主制的到来还要通过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多次改革”来实现的。(3分)(3)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是指什么?“荒唐可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4)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3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28.(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为后世沿用;明清以后,专制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2分)(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分)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2分)(3)“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等政治体制;“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2分)(4)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发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5)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制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政治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民主制度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4分)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二参考答案:xcz1-10 DBDAD BCCDA 11-20 ACADC ABDBA 21-25 DCDBA26.(1)通过分封制,西周的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通过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层层相属的体系,呈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分封制和宗法制条件下的西周社会结构具有族权和政权合一的特点。(3分)(2)建立: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分)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2分)倾向:对秦始皇的评价,主要强调其统治残暴,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2分)(3)特征:中央集权逐渐弱化,地方割据愈演愈烈。(2分)线索:(唐末)“外重内轻”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割据膨胀五代十国。(本问要求突出大事,线索清晰即可,但时序不可颠倒)。(4分)联系: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势力的继续和恶性膨胀的结果。为此,宋初强化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2分)(4)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2分)27.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2分)(2)不同意。(1分)理由: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美国共和政体为范本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2分)这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实现了中国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28.(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为后世沿用;明清以后,专制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2分)(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分)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2分)(3)“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等政治体制;“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2分)(4)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分)发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5)制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制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政治制度要与国情相结合;民主制度并不存在一个固定模式。(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