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江河水》教案 湘艺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4624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江河水》教案 湘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 八音和鸣(三)《江河水》教案 湘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河水教学目标:(1)、了解江河水的音乐表达的情绪思想感情及曲式结构。(2)、提高学生对表现悲伤、哀怨、悲愤情绪的音乐的感受能力。(3)、通过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江河水音乐的速度、力度、旋律的特点及表现的风格,感受音乐的情感。教学过程:本课主要是欣赏二胡曲江河水,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力度、速度、旋律、调性)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描绘的意境。(一)导入:通过欣赏孟姜女理解音乐表现的情绪,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描绘凄凉悲愤的音乐气氛中进入江河水的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的欲望。(二)新授:欣赏二胡曲江河水。1、初步感受: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欣赏全曲,后分组讨论并讲解,全曲的音乐的特点,表现的情绪,分析全曲的结构。2、进一步欣赏,仔细分析,深刻感受。这个环节是重点部分,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像和感受能力。江河水是一首山东民间音乐中发展而来的器乐作品,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特色,后改编为管子独奏曲、二胡独奏曲等曾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岁月”用来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的呼唤,乐曲为单三部曲式。通过教师逐段地现场演奏,学生通过聆听进一步理解每一段的音乐即速度、力度、旋律、调性的特点,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所表现的情绪不同,旋律调性的变化,情感的表现也随之变化。理解每一段所描绘意境。分组讨论全曲的主题思想,(表现旧社会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和悲愤呼唤)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3、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根据江河水的音乐表现的情绪编创一个古代或现实生活中类似江河水、孟姜女中的故事,并编导一些简单的情节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期,欣赏了民族音乐江河水后学生对民族音乐发表一句感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地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学内容丰富,加上分组讨论,个别解说,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富于吸引力。这是一种尝试,今后将不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