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绪论)修订.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181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绪论)修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列文论(绪论)修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列文论(绪论)修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一 教学目的 任务 1 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基本知识 与学生一道探究这种论著体系和思想脉络 以期形成科学的认识 2 通过讲授若干主要篇章 指导学生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内在逻辑 准确领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基本内容 建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 融通各类文艺学美学的理论意识和分析 解决现实文艺问题的实践意识 为学生学习文学史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诸方面相关课程提供理论指导 3 探究如何正确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与学生一起建构一种真正经得起考验的 科学态度 二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学专业高年级限定性选修课 在文学理论课程系列中居于中枢地位 大一文本解读 文学概论大二美学原理大三古代文论 马列文论 西方文论大四 多种专题课 文艺心理学 现代批评方法等 三 学习要求 1 提倡 思 的精神 开放的态度 2 要预习和复习 一定要阅读原著 3 课堂上动手又动脑 认真听讲 把握理路 做好笔记 4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思维训练 注意 逻辑场 5 读一些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绪论 一百多年来 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无一不同马克思的学说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 马克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命运同整个马克思学说一样 在同来自敌对营垒和自身队伍的左的 右的攻击进行不停顿的斗争中 曲折而坚定地前进着 迎击两种倾向 1 历史唯心主义 2 庸俗社会学 形而上学 几个值得回味的事实 1 英国BBC广播公司四次公众投票选举 100位千年思想家 三次首选马克思 2 西方在20世纪30年代 60年代和最近三次出现 马克思热 不仅出现形形色色 西方马克思主义 而且出现 马克思学 次贷危机 后 资本论 火爆 售罄 3 国际文学理论泰斗韦勒克将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 最有生命力 的六种理论之首 后现代理论大家德里达晚年出版著作 马克思的幽灵 当代英国批评家伊格尔顿新近发表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一书 一系列提法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指出了层次相连的三个重大问题 马克主义创始人是否留下文艺理论遗产 这种理论遗产是否构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是否过时 我们对之应取什么态度 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理论遗产问题1 马克思 恩格斯文艺论述的三种形态 专论 兼论 散论为什么会产生 断简残篇 的说法 提供一些历史材料 让大家思考 1 1883年和1895年 马克思 恩格斯陆续与世长辞 第二国际的某些领导人和理论家对马 恩的美学 文艺思想的划时代意义估计不足 甚至根本否认这一遗产的存在 因此 马 恩的一系列关于美学 文学艺术问题的材料 论著 书信等 均被扣压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档案库里 不予发表 不仅普列汉诺夫不知道它们 就是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也没有见到这些宝贵资料 至于那个时代其他人不是对之不予理会 就加以低估 此即所谓今天的 断简残篇 说 但它是出现在马 恩许多文稿被扣压的情况下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权威性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 转机出现于20世纪20 30年代 当时苏联理论界为了出版马 恩的第一部文集和 文献资料 进行大规模资料整理工作 使一大批湮没无闻的著述 书信和其它资料重见天日 被公诸于世 1924年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1925年 马 恩 致拉萨尔 恩格斯 自然辨证法 1931 1932年 恩格斯 致保尔 恩斯特 致敏娜 考茨基 致玛 哈克奈斯 这种整理研究从一开始就 把文艺观点作为世界观 学说的一部分 加强研究各个文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总体上 进行综合理论的研究 1933年 由卢那察尔斯基作序 希列尔和M 里夫希茨编辑的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问世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马克主义创始人的文艺言论的汇编 卢卡契探讨了马恩的美学观点和政治历史观点的联系 希列尔探讨了艺术家的世界观与美学成就间的联系 里夫希茨探讨马克思的哲学任务 美学立场 文学批评的结论分析三者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们都得出结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恩的美学 文学思想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2 当代西方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观点和态度 进入20世纪 西方也开始重视马 恩的文艺理论了 特别是二战以后 形成了 马克思热 出现了 马克思学 一个基本事实已为大家公认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成为文艺学中一个重要的 有影响有权威的学派了 有的西方学者明确地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 必须与之打交道的一种学说 参阅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 新华文摘1983年第1期 概括起来 有四种观点和态度 否定的态度一些长期进行 马克思研究的人 依然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之间的联系 总的说来是牵涉和无效的 这一派已经很少了 温和的面貌 相当多的西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但又对之有重大保留 另一种人的观点则是 马克思主义整体也可以承认的 但其中留下了 空场 即包括艺术在内的 人的学说 需要填补 他们从唯心主义出发 认为应在马克思主义中建立人道主义部分 许多人采取把马克思主义同现当代西方某种理论学说结合起来的办法 重新探讨派一些原本就是共产 工人 党员的文艺理论家 批评家 如 法 列斐伏尔 加罗第 奥 费歇尔等人认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毕竟 没有回答当代艺术发展进程提出的新问题 许多观点看来已经 过时 因此他们主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重新展开探讨 显然 这种断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过时 的论点是错误的 但对他们的探讨还是应该具体分析的 持论客观派另有一些治学严谨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得出结论认为 不仅在马 恩那里存在着美学 文艺理论 不仅这种理论是一个不可缺少 不可忽视的重要学派 而且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身已构成一个体系 如 英 柏拉威尔认为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文艺观念的发展 经常不断 始终一贯 他认为马克思的文学评论是由一种总的历史哲学所统摄的 从以上材料可见 实际上存在着马恩的文艺理论遗产 大部分人 包括西方人 认定它具备一个理论体系 二 从19世纪到20世纪 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构成与发展1 马克思 恩格斯的多方面的文艺论述 构筑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体系 确实 马 恩本人由于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 没有写出类似 资本论 那样鸿篇巨制的文艺学 美学著作 但是 需插一句 马克思本人确实准备在完成 资本论 后 写一部评论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的专著 也曾设想撰写一部美学著作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计划没有实现 但是 如果将马克思 恩格斯涉及文艺领域的全部材料收在一起研究 就会发现 这些论述具有三种文本形态 专论 兼论 散论 其中包含着 1 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 2 文学艺术史论的丰富材料 3 文艺批评的大量范例 由具体材料分析 体现原则 方法 而且 这些论述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数量之多 范围之广 十分惊人 马 恩论述总体达数百万字 内容范围横跨六大洲 纵贯古今几千年 涉及所有艺术门类 其中被直接提到名字的作家艺术家达400多位 论述虽外表分散 但内呈逻辑联系 马 恩许多论述存在于政论学术著作 甚至书信 谈话 回忆录之中 但经过研究整理 则清晰地显示出内在的缜密严谨的逻辑联系 理论层次严谨 已经构成完整体系 研究这些论述可以进一步发现 马 恩不仅着力解决了文艺的哲学美学问题 同时也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艺术美学问题 马 恩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的论述 不仅具有作家作品论的意义 更具有普遍的原则和方法论的意义 2 依据有关著作的分类 可以展示马克思 恩格斯文艺论述的理论构成如下 一 文艺本质论 1 文艺在社会历史总体中所占的位置 2 文艺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文艺与社会意识形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 文艺的社会作用 5 文艺的审美特征 6 美 美感 美的规律 7 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 二 艺术发展论1 艺术的起源 2 文艺发展与社会的生产劳动 阶级斗争及一定的经济政治形态之间的关系 3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4 文艺的继承与革新 5 资本主义不利于精神生产 6 共产主义时代的文艺 三 文艺创作论1 文艺的形象性 2 艺术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3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4 典型和典型化 5 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6 创作中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7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 悲剧问题 9 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系 10 风格问题 四 文艺批评论1 文艺批评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人民群众在文艺批评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文艺批评的标准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4 文艺批评的方法 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5 文艺批评的态度 对正 反 敌 我 友的不同 3 列宁 斯大林 毛泽东 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及其他文艺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十月革命前 列宁于1905年发表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指出 文艺应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应是人民的事业 应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1908年 1911年 列宁又发表了一组关于托尔斯泰的文章 为正确评论古典作家树立了典范 1913年列宁发表了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提出了著名的 一个民族两种文化 的论断 十月革命后 列宁针对文化战线的新形势 强调了古代遗产对于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的作用 批判驳斥了 无产阶级文化派 的偏激论点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 1 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辩证关系 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 1925年 2 提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创作方法的观念 联共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 毛泽东同志于1940年发表的 新民主主义论 论述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新文化的建设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1942年发表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是一部纲领性文献 它全面总结人类文艺的历史经验 科学地揭示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以及文艺创作 文艺批评的规律 阐明了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 1957年发表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和 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提出了著名的 双百方针 1956年的 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中提出了 民族化 的问题 周恩来同志在解放后日理万机的情况下 特别重视文艺工作 曾多次就文化工作发表讲话 1961年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着重谈了艺术民主 尊重艺术规律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中以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取代了过去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提出 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更需要人民 此外 与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同时代还有一系列文艺理论家做出贡献 如 法国 保尔 拉法格 拉法格文艺论集 德国 梅林 梅林文艺评论文选 俄国 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集 卢那卡尔斯基 论文学 高尔基 论文学 论文学 续 等等 另外 我国的瞿秋白 鲁迅 胡风 冯雪峰 周扬等人的著作也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 再有 20世纪以来形形色色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及美学理论不断兴起与发展 虽然情况复杂 可也提供了许多值得批判借鉴的思想课题和资料 1 反映论模式 匈 卢卡契2 生产论模式 法 马歇雷3 发生学模式 法 戈德曼4 否定论模式 德 阿多诺 霍克海默5 精神分析论模式 德 马尔库塞 弗洛姆 本雅明 6 存在论模式 法 萨特7 结构 解构主义模式 法 阿尔都塞 德里达 福柯 巴赫金8 文化唯物论模式 英 威廉斯9 审美意识形态论模式 英 伊格尔顿10 辩证批评论模式 美 杰姆逊11 生态论模式 美 莱易斯 加 本 阿格尔 法 高兹等 三 坚持与发展 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文论 1 要 坚持 则必须 发展 要 发展 首先要 坚持 关于两个区别 在坚持 发展这一对概念中 我们首先还要提 坚持 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 谈不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那种所谓 发展 只能是背离和歪曲 两个区别 1 要把 坚持 同 教条 区分开来 要把同现代迷信相关联的教条主义同坚持基本原理区别开来 决不可将教条主义同坚持基本原理相混淆 2 要把 发展 和 代替 区别开来 发展 是有一个先决条件的 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与 宗派主义 相似东西 它决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 僵化不变的学说 恰巧相反 马克思的全部天才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 他学说的产生还是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马克思主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世界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 既认为自己是人类思想文明发展成果的直接继续 又认为自身也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聚合和爆破 但如何发展 这里有一个原则界限 是站在马克思提供的立场上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考察 审视周围的一切 从而丰富发展自身呢 还是用放弃这种立场观点 方法 而用其它的所谓各式各样的理论来改造 填补 代替马克思自身呢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新的世界观是完整的 它本身就是对一切加以审视 从而不断发展丰富自己 其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观点 方法 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而这种基本原理 原则一万年也是有效的 决不能为别的理论所 代替 2 批驳几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错误见解 A 所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艺论述是 片断的 零散的个人见解 B 所谓马 恩的文艺论述只涉及了 文艺的外部规律 而没有涉及 文艺内部规律 此说不科学 因为规律不能分内外 历史唯物主义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规律 也为揭示文艺本质规律奠定了基础 此说不实事求是 实际上马克思 恩格斯的文艺论述大量而全面地探究了文艺自身的各种问题和规律 C 所谓 马克思主义文论 现实主义已经过时 此说把 现实主义 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简单化了 现实主义 有四层含义 现实主义文学精神 现实主义基本创作方法 美学原则 现实主义一般创作方法 文艺思潮 现实主义艺术手法 逼真写实 D 所谓 完整 就不能 发展 发展 就不能 完整 完整 是指理论体系的结构程度 并不是说 封顶 或 面面俱到 发展 也不是说 弥补缺陷 真理是一条长河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人类文艺理论发展链条中崭新的一环 它正在而且必将循着人类历史实践所开创的河道一浪接一浪 奔涌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