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093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过程 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 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 如道德 宗教 哲学 科学等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决定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注意 1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3 辨析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武德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胡适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2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铁器 封建社会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 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1 基本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基本内容 2 客观要求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 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 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客观要求 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机器化大生产 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铁器 封建主义 奴隶社会 青铜器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适合 打破 适合 适合 适合 打破 打破 打破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性质和变化发展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为经济基础服务 1 服务的方向上 保护自己 排斥异己 2 服务的方式上 强制与非强制 3 服务的效果上 促进作用 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促进作用 适合 适合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生产力 不适合 适合 不适合 阻碍作用 二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基本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2 客观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 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 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 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反作用 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 为什么说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 从存在时间看 它们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2 从涵盖范围看 它们涵盖了社会的经济 政治 文化三大领域 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 3 从它们与其他矛盾的关系看 它们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与发展 4 从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看 它们构成了贯穿与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 社会基本矛盾怎样推动社会发展 生产力变化 生产关系变化 上层建筑变化 生产力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 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 生产力的发展 三 两个矛盾的关系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更根本 规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程度 3 两个矛盾相互联结 相互制约 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 二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 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 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二 阶级斗争作用的表现1 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2 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3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最集中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中 一 社会革命1 社会革命的含义 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2 社会革命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的决定性环节 3 社会革命的根源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4 社会革命的实质 它是社会形态的变革 三 革命和改革在会发展中的作用 1 改革的含义 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 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2 改革的作用 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 改革的根源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 4 改革的实质 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 自我更新 自我完善 二 社会改革 1 科学 科学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 2 技术 广义 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 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狭义 专指生产技术 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操作手段 程序与方法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二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2 科学技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3 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三 科技革命与 全球问题 1 什么是 全球问题 它是指人类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世界各国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短缺 能源枯竭 环境污染 生态失衡等 2 全球问题 的实质 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矛盾的反映 首先 全球问题 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其次 全球问题 深刻地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3 解决 全球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 必须通过制度变革 观念更新和国际合作来加以解决 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 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 2 当代人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3 实现经济 环境 资源 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1 人类社会是一个经济 政治 文化等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2 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 相互制约 不可分割的 3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应该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 五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 最革命的力量 2 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3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注意 根据这一原理 我们党提出了 生产力标准 的思想 即把生产力作为判定社会进步与否的客观标准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三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 英雄史观1 含义 它是指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 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一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2 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 1 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帝王将相 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 2 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认为社会历史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的 历史的意义在于 超人 的诞生 超人 具有 决定一切的力量 人民群众 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形的材料 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 唯意志论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 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历史者 英雄之舞台也 舍英雄几无历史 尼采 梁启超 宿命论 奴隶主贵族是 神 用 金子 做的 具有统治能力 农民和手工业者是 神 用 铜 和 铁 做的 只能被人统治 宇宙精神是历史必然性的基础 历史人物不过是 宇宙精神 的受托人 柏拉图 黑格尔 民本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诸侯之宝三 土地 人民 政事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君以此思危 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孟子 荀子 二 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这是由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得出的 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上看 就是物质生产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 而是人民群众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一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丰收图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编钟 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秋收起义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制约条件 1 客观经济条件 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 政治条件 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 3 精神条件 主要指传统 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 思维习惯 价值观念等 三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 进步的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 反动的历史人物 2 作用 1 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 2 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 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一 杰出人物及其作用1 定义 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 推动历史进步 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正面人物 包括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科学家 艺术家等 杰出人物作用 爱因斯坦 进步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发起者 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真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毛泽东 列宁 孙中山 邓小平 马克思和恩格斯 3 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即 时势造就英雄 1 时势召唤英雄 2 时势锻炼英雄 3 时势筛选英雄 4 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1 历史主义原则 2 阶级分析方法 二 普通个人的作用 1 普通个人作用的表现 1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参与者 2 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3 在现代普通个人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 超常性影响 普通个人的作用 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毕升 瓦特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 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 超常性影响 比尔盖茨 1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2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大泽乡起义 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秋收起义 三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一 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1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二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孔繁森在阿里 一切依靠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 开国大典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与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